首页> 草原儿女> 草原骄子

王文才:大漠深处说书人

2015-12-02 11:57:30 | 来源: 正北方网-内蒙古日报 | 作者: 赛男 张晓艳 | 责任编辑: 许浩成
摘要: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王文才的父亲王振兴是乌审旗无定河镇萨拉乌素村有名的民间艺人,“陕北说书”更是拿手绝活。12岁那年,由于家庭贫穷,刚刚小学五年级毕业的王文才,开始给生产队放羊,一直到16岁,生产队解散,王文才开始跟随父亲及村里的其他艺人学习陕北说书。

 

原标题:大漠深处说书人王文才

时下,很少提到民间艺人的故事了。然而,在广大的民间,人民群众非常需要民间艺人对生活的滋养,挖掘民间艺人,应该是记者的一种职责。结识王文才,就是基于这一理念的催促。金秋时节,在瓜果飘香的无定河畔,“怀抱三弦、腿绑甩板”的民间说书人王文才随便来一段,那里便攒成一个民间的舞台,领娃娃、携老人的男男女女都是王文才的“粉丝”。草根王文才,人如其名,是活跃于大漠深处的说书人,更是传统文化的坚定守望者。适逢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的讲话一周年,记者走近了这位草根艺人。

  文思流淌三琴弦

王文才的文思张口就来,好似随时流淌在他的三根琴弦里,其实,这是奔涌于他血脉里的文化因子。

1968年,王文才出生于乌审旗无定河镇河南村。虽说家庭物质生活窘迫,但王文才自小就不缺文化的熏染。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王文才的父亲王振兴是乌审旗无定河镇萨拉乌素村有名的民间艺人,“陕北说书”更是拿手绝活。靠着自己吹拉弹唱的“功夫”,王振兴轻轻松松就拉起了一支民间表演队伍,在其他文化活动极其稀有的穷乡僻壤,这支非专业表演队伍为周围的村民们带来了无尽的快乐,王振兴也因此在村里树立了极高的威信。

“长大了也去说书”是王文才想都不用想的理想。但父亲更希望他能安心读书走出黄沙漫漫的村庄,可是事与愿违。12岁那年,由于家庭贫穷,刚刚小学五年级毕业的王文才,开始给生产队放羊,一直到16岁,生产队解散,王文才开始跟随父亲及村里的其他艺人学习陕北说书。

由于这是父亲的“绝活儿”,王文才也对“陕北说书”格外青睐,虽说兄弟3人在父亲的调教下个个都能独当一面,但父亲最终选择了把自己“衣钵”传授给了王文才,看中的正是王文才的天赋。24岁时,希望技艺更精湛的王文才只身一人来到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投师于陕北著名说书艺人张俊功,张俊功的亲身传授让王文才镀上了“真金”,两年的学习时间里,王文才在说书的手、眼、表情、语气、唱腔等表演技术方面节节拔高。

“学艺时候很多人都不同意,邻居们也笑话我,说书都是盲人,你咋学说书了?”谈起学艺的种种过往,王文才一下子感慨良多,因为家庭贫困,再加上自己没好好上学,十里八乡的人们也没人愿意将姑娘嫁给一个“说书将”,“所以我26岁才结婚,在我们那个时候26岁结婚算是很晚了。”王文才笑着说。

幸运的是,王文才和妻子是“同道中人”。2001年,由于表演队伍不景气,他和妻子走进旗政府所在地嘎鲁图镇成立了一支婚庆礼仪队,业务不少、日子不错。但是王文才一想到优秀的民间艺术精华在落寞中渐渐趋于失传便心生不安。2007年,王文才找到了几个村里的文艺能人,重新拉起了一支民间文艺队伍,但观众不感兴趣,表演队的发展举步维艰。王文才决定创新表演方法,少模仿和传唱别人的作品,而是把陕北传统文化与本土民族特色相融合,将对故乡的赞美与生活的热爱写进了自己的作品里。

弹拨起心爱的三弦,文思泉涌的王文才在短短几年来创作出了大量作品,《党的政策暖人心》《反腐倡廉促发展、服务基层话改革》等“陕北说书”迂回跌宕、脍炙人口,很快便得到了群众的点赞和喝彩,进社区、入农户,王文才的“陕北说书”在基层的“根”越来越牢。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