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草原儿女> 草原骄子

巴·毕力格的漫画情结

2015-11-02 15:20:00 | 来源: 正北方网-内蒙古日报 | 作者: 赛男 温迪 | 责任编辑: 许浩成
摘要: 采访巴·毕力格,正值他的漫画展在内蒙古美术馆开展,虽然展期正好安排在工作日,但前来参观欣赏的人还是络绎不绝。”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油画家博·阿斯巴根这样评价毕力格的漫画:“无数牧人发自内心的咏唱,成就了丰富的游牧文明的精神创作。

没有国界的世界语

漫画,作为讽刺与幽默的独特艺术形式,为各个层面的人们所喜闻乐见,人们习惯把漫画称之为“没有国界的世界语”。毕力格,作为一名漫画界的后起之秀,对漫画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在揭示、展现个人所承载的痛苦时,通过漫画引申到民族和人类的痛苦,这是漫画艺术的普世价值。每个漫画家,都是关注社会的。但在揭示痛苦的时候,要有一颗博爱、柔软、悲悯的心。就像奶奶的心一样。

因此,在他的漫画作品中,草原是取之不尽的创作题材,展现一名草原儿子的执着之爱,是他画作中永恒的主题。我们还是从他的绘画生涯来探寻他的精神世界吧。

几年的打拼,毕力格的艺术之路开始畅通,他从简单的构思画作,到重视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偏爱运用人物形象、色彩来表达思想,尽量少用文字衬托。多年坚持下来,已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就在他的漫画作品日益成熟时,中国漫画界却由于漫画人才短缺和一些错综复杂的原因,进入了瓶颈期。关注漫画的人越来越少,很多杂志报纸也取消了漫画专栏,这样就造成单幅漫画的发表空间也越来越小。这也是业内漫画家所面临的最大困扰。

谈到这种状现状,毕力格感慨良多。他说:“当时,我的心境就像我的作品《难题》——那个站在跑道上迷茫的赛手就是我。当时,我已经感觉到我们民族正在发生令人担忧的变化,语言和传统生活方式的丢失,我们所珍惜的那些温暖、诗意的情感正在渐渐消失。经济大潮席卷了草原的每一个角落,这股浪潮像一部巨大的机器把整个社会异化了。传统的丢失往往会造成民族精神的丢失,于是我们徘徊在‘传统符号’面前,不知何去何从。”

一席话语,让我们真切地读懂了一位漫画痴迷者的内心世界。他先买了一台电脑,安装好后,播放着他最喜欢的音乐。然而毕力格没有完全沉醉在音乐里,他用最快的速度学会了电脑操作。从此,电脑成了他离不开的创作伴侣。如今,网络也是他的伙伴,它为毕力格打开了另一扇窗,让他看得更远,创作的领域更宽,技巧更熟,从设计画册到动漫制作,已是样样精通了。

巴·毕力格的作品多以蒙古元素为主,这些蒙古符号,使得作品中充满民族特色,以其独具诗意和旷达的作品风格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美丽而辽阔的草原,是巴·毕力格童年温暖的记忆。

漫画《缝补》是在网上疯传很久的一张图片,画面是一位年迈的额吉,趴跪在草原上一针一针仔细缝补被路撕开的草场,路的尽头是一辆摩托车的背影。那条路是撕痕,是地球的伤口,草原的伤口,人心上的伤口。它正在隐隐作痛。那个缝补的老额吉,和善,慈祥,悲悯。爱,沿着伤口,沿着轨迹,延伸。

毕力格的《缝补》之所以这样震撼人心,就因为画作抓住了草原生态需要呵护这样一个主题,以对草原的大爱发出令人窒息的呼喊。不管是谁,每次看到这样的漫画都有莫名的感动,草原似乎把所有的苦难都留给了这位漫画家,他如一个孤独的呐喊者在灵魂深处行走。在他的漫画中我们能看到一个蒙古汉子对草原生态的忧虑,也能看到他悲天悯人的大爱情怀。

毕力格对草原的眷恋是与生俱来的,长在骨子里融化在血液中的情愫。他虽然在草原小镇工作,生活的空间相对狭小,每天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学生,既热闹也十分单调,但他的心态却非常平静。他认为,有一份工作,还拥有小镇,拥有一大群热爱生活、向往未来的孩子,他的《巴·毕力格漫画集》就是在学校帮助下出版的。回乡教书,当美术老师也算没离开专业。每天看书,画画儿,教学生。在书籍中找到了安宁,在漫画创作中有了精神寄托,在教书中享受着青春的欢乐。人,少了欲望,多了追求,少了埋怨,多了满足,便是走向成功的起点。毕力格做到了,因此,他时时快乐,时时向上。

  《渴望》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