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草原儿女> 草原骄子

潘志荣:“游牧”在草原的双语检察官

2015-11-02 10:26:44 | 来源: 正义网 | 作者: 周凌如 高顺华 | 责任编辑: 许浩成
摘要: 下午15时许,潘志荣前往巴音花镇吉忽龙图嘎查牧区对图布沁家进行回访。为了这顿饭,潘志荣驱车从包头市达茂旗百灵庙镇,经过近4个小时的颠簸,赶到了140公里的车程外那个孤零零隐藏在草原深处的蒙古包。

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派驻满都拉镇口岸检察室主任兼石宝镇检察室主任、一级检察官潘志荣,长期奋战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扎根基层30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基层检察官爱岗敬业、崇法尚德的职业操守和为民务实的责任担当。图为,潘志荣在满都拉镇口岸检察室接待两位从牧区前来寻求援助的村民。闫昭

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派驻满都拉镇口岸检察室主任兼石宝镇检察室主任、一级检察官潘志荣,长期奋战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扎根基层30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基层检察官爱岗敬业、崇法尚德的职业操守和为民务实的责任担当。图为,潘志荣在满都拉镇口岸检察室接待两位从牧区前来寻求援助的村民。闫昭摄

下午13时许,一位耄耋老人来到满都拉镇口岸检察室希望得到法律援助,潘志荣与老人交谈了半个小时后,老人带着满意的笑容离开了检察室。图为,潘志荣扶着老人下台阶。闫昭

下午13时许,一位耄耋老人来到满都拉镇口岸检察室希望得到法律援助,潘志荣与老人交谈了半个小时后,老人带着满意的笑容离开了检察室。图为,潘志荣扶着老人下台阶。闫昭摄

扎根祖国北疆草原三十年,他把牧民当亲人,不分份内份外为群众排忧解难,被牧民亲切称为“一叫通”。踏遍全旗12个乡镇苏木和90%以上的牧场牧点,走羊盘、进毡房,踏贫问寒,办案600多件无一错案,化解矛盾纠纷近百起,他是“游牧检察官”,也是牧民心中的好“安达”。为了能熟练运用蒙文蒙语与蒙古族兄弟释法说理,他刻苦研读,虚心请教,从一个“汉鸭子”成为地道的“蒙汉通”。

他就是潘志荣。

今年53岁的潘志荣是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满都拉镇检察室的检察官。“法律有时是冰冷的,但如果一个检察官的心是热的,就可以用法律的睿智照亮草原人民的世界。”谈起自己一刻未离草原的检察事业,这个被牧民亲切称呼为“潘大哥”、“老潘”的男人,笑容朴实。

下午15时许,潘志荣前往巴音花镇吉忽龙图嘎查牧区对图布沁家进行回访。闫昭

下午15时许,潘志荣前往巴音花镇吉忽龙图嘎查牧区对图布沁家进行回访。闫昭 摄

清除侵牧害牧“蛀虫”的“游牧检察官”

从到任时起,潘志荣便开始了“游牧检察”,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基层农牧区度过。2015年8月的一天,像往常一样,潘志荣和监所检察科的同志又在牧区的草原路上,这次是去查干哈达苏木那仁宝力格嘎查回访社区矫正人员,经过了2个多小时的颠簸来到了牧民齐某家。

“现在牧民的牲畜饮水都成了问题。”当被问到有什么困难时,齐某一脸无奈,他告诉潘志荣,自家附近的集体草场被嘎查支部委员会书记朝某擅自决定办到了其儿子的名下,套取国家禁牧补贴款。朝某把草场用围栏围住,牲畜饮水的一口井也被围在里面。

“周围牧民多次请求朝某,留一个口允许牲畜通过饮水,都被拒绝了。”齐某表示,问题已经向旗里反映多次,一直得不到答复,正准备农闲时领着牧民去北京上访。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潘志荣回到单位后立刻向检察长汇报了情况,检察长决定由潘志荣和监所检察科的同志开展初查工作。

为了及时固定证据,潘志荣三天走访20多户牧民,晚上10点多才能吃上饭。

经过辛苦的取证,依法查明了朝某以第二轮草场承包时不慎遗漏本嘎查四户牧民为由,擅自决定将那仁宝力格嘎查五千多亩机动草场承包给该四户牧民。同时,他还伪造了关于遗漏问题的处理意见和会议纪要,又私自将一户牧民拟承包的1886亩草场改在自己儿子名下,套取了该草场的国家禁牧补贴款41865元。

2015年9月11日达茂旗检察院决定对朝某立案侦查,同日决定对其刑事拘留。

朝某被查处的消息传来,那仁宝力格嘎查牧民都拍手称快,有的牧民要给潘志荣打电话,有的牧民要请潘志荣吃饭。潘志荣只和牧民们说:“维护牧民的合法权利,打击侵牧害牧犯罪是一名检察官应该做的。”

类似的群众诉求和案件线索大部分都是潘志荣走出来的,如今53岁的他仍是检察院里最忙的一个,几乎每户牧民的蒙古包和牧场都留下了他的身影,每个牧民手中都拿着印有他手机号的“检民联系卡”。

在潘志荣的办公室里,已经存放了3本民情日记。这些厚厚的民情日记记载了达茂旗12个苏木、乡镇农牧民群众的各类诉求,他走访时都完整记录下来,逐渐解决,逐一反馈。

下午16时许,潘志荣来到巴音敖包苏木跃进嘎查银盖河牧区帮助两家牧民化解一起矛盾纠纷。图为,老大娘送潘志荣走出门口。闫昭

下午16时许,潘志荣来到巴音敖包苏木跃进嘎查银盖河牧区帮助两家牧民化解一起矛盾纠纷。图为,老大娘送潘志荣走出门口。闫昭 摄

“双语”办案的“蒙汉通”

2014年7月19日,达茂旗人民法院法庭上,坐在被告席上的巴某,惊讶地看着站在离自己不足两米远,用一口流利的蒙语与自己对话的汉族检察官潘志荣。

没有激烈的辩解,在这场针对巴某的撤销缓刑听证会上,巴某当场流下了悔恨的泪水:“我不该违反规定不按时去司法所报到的,我不该轻视法律。”

4个月前,包头市达茂旗人民检察院派驻满都拉镇口岸检察室在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专项检查时发现,一位名叫巴某的社区矫正人员一直未到司法所报到。

2011年,由于醉酒后的巴某频频对妻子施暴,被殴打致伤的妻子不堪其扰,选择报警。巴某因故意伤害罪被达茂旗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获刑后的巴某仍不悔改,在社区矫正期间吸食毒品,被达茂旗公安局决定强制戒毒。2013年7月12日巴某被包头市戒毒所提前释放,之后一直处于脱管状态。

潘志荣将与巴某交好的朋友作为行动突破口,多次劝说,终于说动了巴某的朋友,将巴某劝返达茂旗。

潘志荣用蒙汉双语办案的例子有许多,作为一名汉族检察官,他凭借自身的努力成为了地道“蒙汉通”,在他的带动下蒙汉双语诉讼成为达茂检察的品牌。

当年,初到检察院工作的潘志荣发现,日常工作中接触的牧民大多说蒙语不懂汉语,虽然自小长在牧区,但他所掌握的日常用语难以准确熟练的释法说理。

于是,潘志荣借来《蒙汉词典》,开始了长期朝五晚十的学习生活。早上,天刚蒙蒙亮,他就起床骑上自行车去院里记词根、练口语。下班后,同事们回家了,他还在院里背诵蒙语词义,办公室里的灯每每到9点才会熄灭。一有时间,他就会向身边的蒙古族同事虚心请教当地的蒙语发音,说的不对就一遍遍练习。

现在,潘志荣案头有一本被翻得破烂、卷边,没了皮子,看不到名字,出版于1985的《蒙汉字典》。这本字典跟了潘志荣20多年,字典翻烂了,他也成了“活字典”。

一旦有外出参加蒙语人才培训的机会,只要时间允许潘志荣都会主动争取。2013年,在全区蒙古语文翻译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里,与80、90后学员一起学习的潘志荣显得有些特别,他是班里年龄最大的学员,也是最勤奋的学员。“牧民群众和检察工作都需要蒙语,现在法律知识更新很快,不学习就跟不上形势。”面对质疑,潘志荣语气格外认真。

下午18时许,潘志荣来到白音查干嘎查牧区看望自己资助的斯琴高娃一家。闫昭

下午18时许,潘志荣来到白音查干嘎查牧区看望自己资助的斯琴高娃一家。闫昭 摄

潘志荣的老伴告诉记者,由于“老潘”工作太忙,这是一家三口第一次坐在一起合影。闫昭

潘志荣的老伴告诉记者,由于“老潘”工作太忙,这是一家三口第一次坐在一起合影。闫昭 摄

助人为“习”,“份外”也是“分内”

历经几个小时的车程来到斯琴高娃的家时,草原的夜幕早已降临。见到风尘仆仆的潘志荣,等候在门口的斯琴高娃显得有些激动,她的儿子秦达孟刚刚完成了大学学业,成为了镇上的一名幼师。

四年前,潘志荣在寻访时了解到,斯琴高娃的丈夫因脑血栓半身不遂,家境非常贫困,儿子秦达孟被大学录取后也因交不起学费而准备弃学。潘志荣主动承担起秦达孟的大学学费,一资助就是四年。

其实,潘志荣家的生活并不十分富足,直到2010年,他家才从原本的平房搬进妹妹单位的住宅楼,为了便宜一点,他选择了顶楼,没装修,也没买新家具,沙发已经用了十几年。节俭的潘志荣从不愿给自己买新衣服,一件羽绒服穿了8年仍在穿。给儿子购买新鞋,为了让他多穿几年,故意买大三个尺码,孩子只好垫上鞋垫“凑合”穿。

在潘志荣妻子的印象中,潘志荣对自己和家庭要求苛刻,却尽最大的能力去帮助他认为需要帮助的人。“达茂旗牧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哪里有困难、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潘志荣。提起这句话,潘志荣的妻子既欣慰,又心酸。

今年8月19日,潘志荣帮助打井的牧民巴图斯楞要请他吃饭,以示谢意。“其他的饭可以不吃,但这顿饭必须去吃。”潘志荣说。

为了这顿饭,潘志荣驱车从包头市达茂旗百灵庙镇,经过近4个小时的颠簸,赶到了140公里的车程外那个孤零零隐藏在草原深处的蒙古包。

盘腿坐在59岁的牧民巴图斯楞蒙古包里炕上的时候,潘志荣像坐在自家炕头上一样随意,面前是一碗凉水和一碗刚煮好的奶茶。端起凉水“咕嘟咕嘟”喝下去后,他抹嘴赞道:“甜!这井真的打好了!”

去年年底的一天,潘志荣接到了牧民巴图斯楞大女儿葛根塔娜的电话……

巴图斯楞老两口原本在满都拉镇东队有草场,一直以放牧为生。上世纪90年代,在重划草场时,因为历史原因,他家的草场被划没了。经数年反映,旗里从机动草场里,给老两口重新划拨了草场。

回老家生活成了巴图斯楞老两口最大的心愿,但草场的现实状况,却让他们一度觉得,此生已无望达成此心愿。

巴图斯楞老两口5000亩大的牧场位于几个高低起伏的山包上,干旱天气的肆虐,使得草原只能见到稀疏的青草,随处裸露着坚硬的沙石地。这样的牧场,在无机井的情况下, 不要说饲养牲畜,就是人也无法生存。

万般无奈下,他的女儿抱着试试看的心情,给潘志荣打了电话。

“放心吧,我给你找水务部门解决,一定让你的父母能回自己的牧场生活!”素昧平生,又非本职工作,潘志荣完全可以推脱不管,但他仍放在了心上。

此后,潘志荣几次找到旗水务局领导,今年开春后,水务局将巴图斯楞的情况上报,最终为其争取到抗旱扶贫资金,确定了打井事宜。

7月初,在葛根塔娜陪同下,潘志荣和打井队负责人去草场进行了勘察,选定了打井位置。打井那天,潘志荣特意赶到了现场查看,直到打下70米,看到出水后,潘志荣才放心离开。

像这样为群众办实事已不是第一次发生,“别人能找你,证明你活得有价值,对别人,对社会有用。人活在世,能让人说句好,这就是我求的最大回报。”谈起自己的助人为“习”,潘志荣神色淡然,语气坚定。(文/见习记者周凌如通讯员高顺华)

作者:周凌如 高顺华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