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第六届(2015)中国苜蓿发展大会暨国际苜蓿会议”在安徽省蚌埠市召开,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中国奶协名誉会长刘成果,全国畜牧总站党委书记、中国畜牧兽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何新天,全国畜牧总站副站长贠旭江,欧盟干草协会(CIDE)、美国牧草联盟(NAFA)和阿根廷农牧业研究所(INTA)主要负责人出席会议。
来自世界各地的苜蓿生产加工销售研究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共计800多人参加会议相关活动。省畜牧兽医局董卫星局长和蚌埠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应邀参加会议。
刘成果会长在会议主旨演讲中阐述了本次会议在安徽省蚌埠召开的原因,一是安徽省和蚌埠市高度重视苜蓿产业发展。尤其是蚌埠市用十万亩良田尤其是基本农田种植苜蓿,既需要远见卓识又需要巨大的魄力,同时还有将土地大规模集中流转的组织实施能力。二是具有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安徽省发展苜蓿产业转变了苜蓿只在干旱地区种植的惯性认识,开创了在年降雨量超过1000毫米的地区大规模种植苜蓿的先河。同时在苜蓿利用上,干路不行走鲜路,做不了干草,就发展半干青贮,开辟了苜蓿加工利用新领域,形成了南方地区苜蓿产业化利用新模式,改变了我国北奶南运、北草南调的传统路径。同时10万亩草、4万头牛、600吨加工厂的配置,实现了草畜乳一体化,有效保障了产品质量安全,现代牧业的常温乳连续两年获得了世界食品品鉴大会金奖,为我国乳业争取了荣誉。三是为奶牛养殖场解决环保问题开辟了新途径。4万头牛的粪污采取干湿分离的方法,固体粪污变成牛床垫料,液体粪污变成沼液灌溉苜蓿基地,沼气用于发电。基本解决了大型奶牛场养殖污染难治理的问题。本次会议吸引了200多名国外代表,各国草业精英聚集安徽省,交流苜蓿生产发展经验,共谋苜蓿发展大计,为安徽省提供了一次难得学习机会,将会为安徽省现代草牧业发展发挥良好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