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接地气成果惠“三农”
科研,贵在求真务实,农业科研,面对的是农民和土地,是最接地气的科学研究。白晨从小受土默川黑土地熏陶,不仅为人朴实,而且做事扎实,一步一个脚印,他们的科研成果都以最快的速度转化成了生产成果。他也成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贴心人。在农科院,白晨的科研态度,以扎扎实实接地气受到同行们的敬仰。
本世纪初,针对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减轻农民劳动强度,特别迫切。白晨,这位最能体谅农民难处的科学家,从上世纪90年代末就组织科技人员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于2006年育成了我国第一个集遗传单芽、雄性不育、抗丛根病于一体的甜菜品种甜单1,在区域试验和大面积生产示范中平均含糖率突破17%以上和根产量超过60吨/公顷。2010年又育成的单芽抗丛根病雄性不育杂交种内甜单2,在区域试验和大面积生产示范中平均含糖率16.74%、根产量73.07吨/公顷。2012年育成内28102的单芽抗丛根病雄性不育杂交种;2014年育成内2963的单芽抗丛根病雄性不育杂交种。这些品种的育成,为我国实现纸筒育苗、精量机械化播种等高效栽培技术和对丛根病进行综合防治提供了可能。专家组鉴定认为:白晨的科研成果很大程度上改变近几年来我国遗传单芽抗丛根病品种主要依靠国外引进的现状,从而为确保我国甜菜种子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为摆脱甜菜种子受国外控制这一潜在危险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当然,也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与此同时,白晨积极开展甜菜生物技术与转基因研究工作。2009年利用甜菜的叶芽、丛生芽的诱导分化率达到70%以上,解决了甜菜组培的瓶颈—分化率低的问题。这一年,他还在国内首次利用SSR、SRAP等分子标记技术对我国甜菜三大产区有代表性的300多份育种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并进行了类群划分,为更好的组配或选育出优异的甜菜杂交组合开辟了新路,受到全国同行专家的高度肯定。在甜菜转基因技术研究方面,为提高甜菜的抗旱、抗寒和耐瘠薄性,他和他的团队从强旱生植物沙冬青中克隆了沙冬青脱水素基因(DHN)和AmERF转录因子基因,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这些成果,对提升我国甜菜产业的科技创新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
白晨的贡献,为我国“三农”问题的高档次解决树立了一个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