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这事得自己跑法院、跑镇里,来回折腾七八趟都未必有结果。现在旗综治中心把人凑到一块儿,一次性就把赔偿的事定了,我们省心又省力。”近日,在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居力很镇兴隆村党群服务中心,村民潘小冬握着调解员的手连声道谢。当天,一场由旗综治中心牵头的调解会温情落幕,7户村民因农田受损与涉事公司的纠纷,在多部门协同下顺利化解。
事情要从一场意外说起。今年8月,当地一家公司在施工作业时,不慎将农药误洒至兴隆村农田,导致7户村民5亩玉米地出现不同程度受损。眼看即将成熟的庄稼受影响,村民们与涉事公司产生纠纷。居力很镇司法所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联动村委会,并上报科右前旗综治中心。接到诉求后,旗综治中心迅速启动“联合调解”机制,统筹法院、司法、村委会等多方力量,带涉事双方到田间实地核查损失,逐项梳理诉求、释明法律责任。最终,涉事公司当场承诺按约定标准赔偿,双方握手言和,一场村民与企业间的纠纷就这样解决了。
“自入驻旗综治中心以来,我们彻底改变了‘等案件上门’的模式,转而‘送服务下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有温度的司法服务。”科右前旗人民法院居力很法庭庭长王红影说。
这样的高效解纷场景在科右前旗已成为常态。今年以来,科右前旗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列为苏木乡镇重点工作,明确年内建成15个综治中心并实现全旗实体化运行,通过“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机制设计,打破部门服务壁垒,让群众“只进一门、只跑一地”就能解决问题。
“科右前旗综治中心以‘两个贯通’为核心抓手推进矛盾化解,横向打破部门壁垒,推动法院、司法、苏木乡镇政府等单位从‘单打独斗’变为‘协同作战’,实现诉求‘一站式受理’,纵向健全旗、镇、村三级联动网络,依托‘统一受理、分类流转、闭环管理’机制,做到‘小事村社解、大事协同办、重大纠纷逐级攻坚’,确保群众诉求全链条可溯、全流程高效处置。”科右前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副主任刘红英说。
如今,从邻里口角到民生纠纷,从田间地头的矛盾到企业与群众的分歧,越来越多的问题在科右前旗综治中心得到妥善解决。这种“家门口的调解服务”,不仅让群众少跑腿、少费心,更以实实在在的成效拉近了司法与群众的距离,让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融入每一次成功调解的细节里,为基层治理注入温暖活力。
(来源:科右前旗融媒体中心,文:赵永慧、满都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