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第一书记王生智:扎根基层做奉献 书写驻村新答卷

发布时间:2025-03-26 11:10:00丨来源:中国网丨作者:丨责任编辑:中国网

2021年8月,邮储银行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支行行长王生智到果洛州玛沁县下大武乡年扎村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期间,王生智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把工作做实,把实事办好,带领年扎村“两委”班子和全体村民稳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年扎村牧民群众的钱袋子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他个人也先后荣获“全省优秀驻村干部”“青海好人”荣誉称号。2023年7月,驻村期满的他主动申请留任年扎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继续书写属于他和年扎村的乡村振兴故事。

角色转换的破茧之路

四年前,当这位金融系统的“白领精英”初到年扎村,面临的不仅是角色转换,牧民们持疑的眼神、语言不通的窘迫都是难以逾越的“鸿沟”。

翻开王生智的驻村日记,每户牧民的基本情况清晰可见:牧户的“冬窝子”“夏窝子”具体住址、华群家的安全饮水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2023年已打机井,饮水问题已解决)、才吉卓玛家的孩子4岁了该上幼儿园了、肉保家的夏季草场得翻两座山……他白天进村入户向群众学习藏语,晚上挑灯更新牧户家庭信息,硬是把全村179户牧民的牲畜数量、草场位置、饮水安全、孩童入学等情况全部刻在了脑海。

金融活水的润泽之路

王生智结合原单位岗位职能,针对牧区“贷款难”“怕负债”的症结,创新推出“流动金融服务站”,把银行柜台搬到牧民帐篷前,多次入户讲解贷款政策。

牧户王杰抚摸着刚买的牦牛感激地说道,“王书记带来的不只是贷款,是打开新生活的金钥匙,我买了200多只羊、20多头牛,使我增加了养殖致富的信心。”当年不敢贷款的牧民,如今个个成了精打细算的“草原企业家”。截至目前,在此模式基础上共建立信用村3个,评定信用户325户,累计投信用户小额放贷款226万元。

心系牧区的为民之路

2022年8月,果洛连续两日突降暴雨,王生智知道年扎村70多岁高龄的沙旦夫妇家住深山沟里的河道旁,连续暴雨极易导致山水冲坏房子,且家中没有劳动力,立刻组织驻村工作队员驱车50多公里赶赴沙旦家。通往沙旦家的山路本就崎岖,一边靠山、一边是高几十米的悬崖,连续的暴雨更让道路难以通行,车走不了,他们就徒步前往,第一时间为沙旦在半山搭建了帐篷,配置了取暖用具和基本生活用品。

每年年末,王生智就挨家挨户走访开展收入测算工作,蹲坐牧民多杰家的帐篷前,两人用夹杂着汉语的藏语热烈讨论,核算下来,多杰去年的收入大约有5万元左右,多杰古铜色的脸庞绽开笑容。这样的事只是驻村工作的一个剪影。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他时刻牵挂着脱贫户家庭,进村入户询问他们身体健康状况,了解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叮嘱牧民群众保重身体。同时,为牧民宣传乡村振兴及惠民政策,并为他们怎么样致富出谋划策。针对家庭条件相对不好的牧户为他们送上大米、油等慰问品。

从邮储银行班玛县支行的行长到驻村第一书记的身份转换,从不懂藏语到与牧民群众无障碍沟通,从身边一个个陌生的面孔到知根知底,无数个日夜里,他始终如一、孜孜不倦,用言行践行担当,以实干服务群众,铺开年扎村乡村振兴故事的华丽篇章。

(供稿:玛沁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