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逐一翻过玉米叶片,才能看到背面的红蜘蛛。也只有走到群众中去,融入群众的生产生活,才能真正对群众的所思、所需、所盼感同身受。”这是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白晓艳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走上工作岗位28年,她始终与土地为伍、与农牧民为伴,用心用情守护着“金色丰收”的希望。
在白晓艳的办公室,与人大代表相关的材料都被单独保存在纸袋中,方便随时查阅。她说:“人大代表脚下多沾泥土,建议才更有力量。”2023年,她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深感使命重大。2024年,她的调研足迹遍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农业主产区。全县农业生产情况、耕地保护落实情况、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每一个问题,白晓艳都能做到心中有数。
履职这些年,白晓艳提出过不少与“水”相关的建议。“2023年,西北地区旱情导致农业减产,农户们哭诉着让我想想办法。”白晓艳介绍,张掖市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是全国重要的玉米制种基地,水不仅关乎经济发展,更关乎民生福祉。
今年,白晓艳有了新的思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是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大的资源主体,境内天然林绵延千里,分布有964条冰川、225万余亩湿地,黑河、石羊河、疏勒河三大内陆河及其33条主要支流流经和发源于肃南山区,是我国现阶段不可多得又亟须保护的水生态区域之一。
白晓艳说:“通过稳定生态功能,保障水源持续供给,这是从根本上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法。”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白晓艳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她的主持带动下,肃南累计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实施冷凉灌区春小麦优良品种栽培示范、脱毒马铃薯培育与推广、高寒山区人参果栽培示范等10多项科技示范项目,以及优质饲草栽培、草地贪夜蛾监测与疫情防控、制种玉米转基因成分检测等76项高效新技术。这些项目不仅提高了农牧民收入,也为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病虫害一直是农牧民的心病,也是直接影响收益的“拦路虎”。针对这一难题,白晓艳带领团队积极钻研、反复试验,综合推广应用了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目前,全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已达20万亩,惠及农牧户2000多户。
“全国人大代表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白晓艳说,她将继续怀揣着对土地和农牧民的热爱,带着科技的种子,走向最需要她的地方,倾其所有服务民生,守护这片土地上的希望与丰收。(文:果叮咚、安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