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七点的祁连山,天色未亮,陈卫国便早早忙活了起来。不一会儿,肉汤与奶茶的香气飘满了整间平房。
吃饱喝足后,世代放牧的陈卫国一家开始了他们秋季最重要的活动——将家里的199只羊从位于祁连山腹地的草场运往60公里外的一片枣林。在那里,他们一家与羊群将度过整个冬季。
随季转场是牧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中国游牧民族世代传承的生活智慧。然而,与其他地方的冬夏季牧场转换不同,在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异地借牧”成为了广大牧民近年来新的“潮流”。
为了更好保护祁连山生态环境,减少天然草原载畜量,牧民们在冬季选择不再去牧场,而是进枣林、入农田。这时,广阔的农区里玉米、麦穗等已经收割完毕,而留在地上的大量秸秆、粮食粒儿及草叶就成了牲畜们过冬理想的食物。
肃南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作为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大的资源主体,保护区面积近六成都在肃南县域范围之内。
10月15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镇隆丰村的牧民在驱赶羊群(摄影:新华社记者张睿)
近年来,每年10月至次年3月,20万头(只)左右的牛羊从肃南牧区“浩浩荡荡”出发,前往周边县区的农区庄稼地里借牧。平常长满了制种玉米、苜蓿等庄稼的农田,在冬季便“铺”满了成群的牛羊,祁连山下近107万亩天然草场得以休养生息。
十年前,肃南县就有一些牧民开始了租地借牧的探索。当时由于牛羊数量不断增加,传统放牧方式给祁连山下的草原生态带来巨大压力。
为实现草畜平衡,保护脆弱的草原生态系统,牧民们或骑摩托或开车,来到山下周边的农区给牛羊“物色”过冬的地方,相中借牧点后,便与农田的户主签订协议,择日便举家带着牛羊来到庄稼地里过冬。
这项由当地百姓自发探索的生态保护“新路子”,在收到良好成效后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推广与扶持。
如今,肃南县每年持续加大政策扶持、不断强化技术服务,相关部门在借牧前期便早早开展入户走访,了解牧民的草料储备、借牧农田、母畜产羔等生产生活情况,全力为异地借牧群众提供服务保障,帮助广大牧民实现了“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收”。
10月15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镇隆丰村的牧民将羊群赶往运输车上,准备运往临泽县的异地借牧点(摄影:新华社记者张睿)
伴随天色放亮,祁连群峰的轮廓被阳光勾勒出来,气温逐渐升高,陈卫国和帮手在羊圈里支起棉被作为移动护栏,将四处乱蹿的羊群一批批赶到卡车的升降机上。
长时间的劳作让陈卫国额头上沁起层层汗珠,但他脸上的笑容却一直没断。他说:“我们家从2020年开始异地借牧。这里海拔高,冬天把牛羊赶到更暖和的农区,成活率也高,而且租金也不算贵,枣林的话每亩只有60元左右,玉米地大概每亩在150元左右。”
他表示,自己所在的肃南县康乐镇隆丰村世代都以放牧为主,如今村子的牧民在冬季几乎都选择了异地借牧,相比购买储存草料,租用农区的庄稼地成本更低,更重要的是“保护祁连山生态就是保护家园”已是牧民的共识。
异地借牧刚开始时,由于规模较小、交通不便,许多牧民只能选择徒步转场的方式。“2020年第一次借牧时,因为要赶牛羊,60公里的路我们走了5天,每天只能在路边休息,现在就方便多了。”陈卫国说。
据介绍,伴随牧区基础设施与道路越来越好,如今大多数牧民都可以用大卡车运送牛羊,卡车上还装上了“电梯”与三层货架,让装羊卸羊等工作更加轻松,60公里的路仅需一个半小时便可到达。
尝到借牧“甜头”的并不只是肃南县的牧民们。对出租方农户而言,冬季牛羊下山在农田采食玉米等秸秆,大大减少了农户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秸秆处置费用。同时,借助牲畜粪污还田,不仅有效减少了化肥使用量,还降低了农资成本,农户经济收入得到进一步增加。
这一诞生于山间地头的创新做法,为祁连山下的农牧产业发展带来了保护与发展的双重收获。
据当地草原监测部门统计,截至2022年,肃南县天然草原亩产草量较2010年提高了20.6%,牧草平均高度达到19厘米,平均总盖度达到78.2%,农区秸秆资源化利用率得到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