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兴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维护人类的整体价值和长远利益而开展的一项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工作。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通过,标志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导、世界各国参与的非遗保护工作已经达到了新的阶段。中国作为非遗资源大国,积极投入到这项工作中。2004年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我国成为全球率先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国家之一,2024年是我国加入该《公约》20周年。20年来,我国始终坚持贯彻《公约》精神,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非遗保护成为中国文化建设事业中的一大亮点。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讲》作者马盛德作为中国非遗保护20余年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曾深度参与国家层面的非遗保护工作。在非遗的实践、管理、研究等领域有着丰富的经历。该书从非遗的基本概念、具体实践、存在问题及相关对策等进行了学术梳理和学理分析,全面介绍中国丰富而独特的非遗资源,深入阐述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系统总结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典型而生动的案例解读和分析是本书的一大特色。读者不仅从中可以欣赏到我国丰富而独特的非遗,还可以了解到20年来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和中国经验,是一部了解中国非遗保护发展历程的重要著作。
【作者简介】
马盛德(1959—),撒拉族,青海循化县人。曾任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巡视员(主持工作),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学会副会长。现任国家非遗展览展示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中央民族大学“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舞蹈学院民族舞蹈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南通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特聘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宗教舞蹈及非遗保护管理与研究。出版《西北地区信奉伊斯兰教民族婚俗舞蹈研究》《青海宗教祭祀舞蹈考察与研究》《中国民舞》等专著;发表《仪式与舞蹈》《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要关注的几个问题》等论文百余篇。
【书籍简介】
作者:马盛德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4年
ISBN:978-7-100-23884-7
目录:
前言
第一讲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
第二节 非遗概念和定义的解读
第二讲 非遗的特征
第一节 活态性
第二节 流变性
第三节 共享性
第三讲 非遗的价值
第一节 非遗是人类爱好和平的共同需求
第二节 非遗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创造性产物
第三节 非遗的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
第四节 非遗的文化认同价值
第五节 非遗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第四讲 非遗的分类
第一节 《公约》五大类与《非遗法》六大类
第二节 实践层面的十大门类
第五讲 非遗保护20年(一):评定与申报
第一节 20年来的主要工作成果
第二节 2005年国务院关于非遗保护的两个重要文件
第六讲 非遗保护20年(二):非遗保护方式的探索 1
第一节 抢救性保护
第二节 生产性保护
第七讲 非遗保护20年(二):非遗保护方式的探索 2
第一节 整体性保护
第二节 立法保护
第八讲 非遗保护20年(三):多种实践并行
第一节 工作机构和队伍基本确立
第二节 建立相关重要机制
第三节 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假日体系、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四节 少数民族非遗保护情况
第九讲 目前非遗保护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 造成非遗项目濒危的七大因素
第二节 目前存在的其他主要问题
第三节 有关非遗保护理念的讨论
第十讲 目前非遗保护工作的对策思考
第一节 提高对非遗保护理念的正确认识
第二节 非遗保护措施的探索
结语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
序
文: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王宁
本书是一部全面介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书,全书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的定称与定名、外延和内涵,分析了它的特征与价值,概括了中国非遗现有的分类,梳理了中国20多年申报的代表作的种类和实体,堪称一部中国非遗的知识百科全书。在这部书里,作者对非遗的申报与评定、保护方式的探索、保护的工作机制和法律机制等多方面情况进行了介绍,书中还涉及关于非遗政策与实施,涉及进行各种工作原则和事实,因此这部书也可以视为一部非遗保护的工作手册。最后,这部书提出了作者对中国非遗保护存在问题和解决策略的思考,这两讲,是作者以自己多年工作积累的经验,与工作伙伴、有兴趣的读者的真诚的交流。
在21世纪的开端,经过申报、评定,公布了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3年颁布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由此开始,到2023年不过20年。就历史的长河而言,20年弹指一挥间,一切也都如在眼前。本书的作者马盛德,跟了这项工作20多年。联合国“公约’的颁布在中国引起震动,面对这个生疏的名称和新鲜的事物,对“公约”的学术理论解读工作,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承担,马盛德当时的职务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科研处处长,关于非遗保护和“公约”解读工作的许多研讨会,都是他在王文章院长领导下组织的。为此,他积累了当时国际与国内各种规定和原则的现实文本,目睹了一切定名、定实改进和发展全过程。之后的10年,他是在非遗保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层面工作。离开非遗司后,他更是以专家的身份亲临非遗现场,把握事实、了解详情、推动发展……再加上,他自己不但是民间舞蹈的舞者、西北舞蹈文化研究的学者,还与许多非遗代表人物结为朋友。这样的作者,应当是这部兼有知识百科和工作手册的书最为合适的撰写人。
作为一个完全外行的旁观者,在这样一部极为专门的书面前,对书的内容我是无由置喙的。想说的话都在题外。
我曾经想,非遗问题的提出,对中国,究竟意味着什么?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中国需要一个崭新的文化来适应新的民主制度发展和人民的教育需求。五四新文化运动首次提出“大众的文化”,但这样的文化究竟在哪里?像钟敬文先生这样的人民的学者,始终坚持中国大众文化和上层文化结合起来才是全部的传统文化。他们认为,没有大众文化的中国文化不可能是全面的,甚至不可能是真实的。然而在中国古代,几乎一切人民的创造都只能假手于权力也就是上层文化的提倡和推崇才能保留下来。人民的口头创作,一旦形成文字,便在健康、积极的进取中,夹杂上萎缩、妥协、取媚与消沉,而这些强加于人民的糟粕,反而成为“底层文化”的标志。几千年来,被穷困闭塞紧紧压迫,求生抗死,努力生存,自尊自爱,乐观积极的善良百姓们,究竟为人类贡献了什么,这远没有形成深刻的认识。当教育完全无法覆盖到他们的头上,思想完全无法变成文本,改造世界的双手只能以乞讨的方式伸向苍穹的时候,我们的人民究竟是一种什么样被扭曲的形象?只有在非遗保护的国际课题提出以后,我们才第一次关注了人民的创造。从那些代表作的传承人那里,直接看到了我们未曾看到的形象,领会了那些不经渲染却自带光环的智慧,体验了那些超越了生活的简陋而表现文化无限丰富的创造。这22年,非遗的保护,是在真正的创造者群体里进行着的。这些年,让我们把人民的创造归还给人民大众,不再顶替他们去享受辉煌。
非遗的保护,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人民”观念的延续与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倡的“民主”精神的弘扬,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表征。马盛德的这本书告诉了我们这一切,它揭示了一种也许我们还没有真正意识到的、人民赋予这件事情的光辉。
2023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