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的乐曲离不开错落的音符,美丽的图画融汇了斑斓的色彩。在中国北疆版图,连绵不绝的黄沙与坚韧不断的绿意交融,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的荒漠化防治新画卷。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受影响人口最多、风沙危害最重的国家之一。党中央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把防沙治沙作为荒漠化防治的主要任务,大力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修复与民生改善相结合的荒漠化防治道路,实现了荒漠化和土地沙化面积“双缩减”,铸就了伟大的“三北精神”,树立了生态治理的国际典范。
2024年6月17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也是《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通过30周年纪念日。中国将“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作为活动主题,响应坚决打好新时代“三北”工程攻坚战的总动员令,把“三北”工程建成功能完备、牢不可破的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交上中国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一份完美答卷,展现新时代荒漠化防治大国新担当。
久久为功科学推进荒漠化防治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国荒漠化防治顶层设计不断强化,重大工程建设稳步实施,各项制度体系日趋完善,荒漠化防治工作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荒漠化防治道路。
以制度规划擘画发展蓝图。《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颁布施行,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防沙治沙专门立法的国家。如今,《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21—2030年)》已印发实施,《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十三五”建设规划》《国家沙漠公园发展规划(2016—2025年)》等重大规划相继实施,并出台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国家沙漠公园等一系列相关规范性文件,使得我国的防沙治沙事业发展一直走在制度规范的轨道上。
以工程建设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相继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京津风沙源治理、石漠化综合治理、北方防沙带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带动重点地区集中治理、规模推进。全国累计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3.31亿亩,石漠化治理面积6082.63万亩,封禁保护面积2707.5万亩,设立国家沙漠公园128个、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41个,我国53.1%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持续推进实施重大工程项目,是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根本举措。
以督查考核压实防治责任。国家林草局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等六部门开展了“十二五”“十三五”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工作,作为对各有关省级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强化了地方政府防沙治沙责任意识,压实了地方政府责任,保障了各项防治措施落实,有力推动了防治工作。
以调查监测加强基础支撑。构建了以五年一次的宏观调查为主体,一年一次的林草生态综合年度监测、专题监测和定位监测为补充的“空天地”一体化荒漠化沙化调查监测体系,圆满完成了第五次、第六次全国荒漠化沙化调查和岩溶地区第三次、第四次石漠化调查工作,全面掌握全国荒漠化沙化石漠化状况和动态变化情况,为防治决策、科学编制规划和实施综合治理提供了翔实的数据支撑。为适应新时代系统治理要求,林草湿荒综合普查正全面展开。建成了林草生态感知系统沙尘暴灾害应急处置管理平台,完善了重大沙尘暴灾害应急体系,特别是在每年重点监测期,以遥感监测和地面监测为主、信息员测报为辅,实时跟踪监测沙尘天气发生、发展过程。
当前,我国荒漠化、沙化土地治理呈现出“整体好转、改善加速”的良好态势。同时,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程度重、治理难的基本面尚未根本改变,我国荒漠化防治和防沙治沙工作形势依然严峻。
进入新时代,荒漠化防治高质量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必须进一步坚持系统观念,统筹生态保护修复,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科学开展荒漠化防治工作,为荒漠化地区发展绿色富民产业注入新动能,推动荒漠化防治工作上层次、开新局。
坚持系统观念,实现全要素统筹、全系统施治、全面性覆盖。统筹植被建设、防沙治沙、水土保持、草原修复、湿地保护、矿山修复等综合治理,统筹推进重点区域生态综合治理,强化区域联防联治,构建点线面结合的生态防护网络。着力培育健康稳定、功能完备的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系统,稳步提高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坚持科学治沙,全面提升荒漠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水,是荒漠化地区最重要的资源之一。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必须坚持以水定绿、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大力发展节水林草。科学选择植被恢复模式,合理配置林草植被类型和密度,坚持乔灌草相结合,营造防风固沙林网、林带及防风固沙沙漠锁边林草带等。同时,要因地制宜、科学推广应用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
坚持绿色惠民、工程富民,推动沙区生态与产业融合发展。将各项荒漠化防治工程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防沙治沙和民生改善,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协调,全面激活发展新动能。在符合条件地区创新推广光伏治沙模式,探索光伏板上发电、板下种植养殖新模式;践行大食物观,通过防沙治沙、改良土壤和科学种养殖,打造林果、瓜果、木本油料等生产基地;科学、适度开展沙漠旅游,渐受追捧的沙漠旅游是善用沙的生动体现,为沙区创造更多发展新机遇。
面向未来,我国荒漠化防治内涵更丰富,任务更艰巨,前景更光明。
协同作战实现攻坚战良好开局
1978年正式启动实施的“三北”工程伴随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是我国荒漠化防治伟大成就的集中体现。
“三北”工程承担着抵御风沙、保持水土、护农促牧的重要任务。截至2020年,已累计实施五期工程,完成造林保存面积4.8亿亩,治理退化草原12.8亿亩,治理沙化土地5亿亩。工程区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著,农田林网初具规模,有效促进了群众增收致富,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四十六载栉风沐雨,“三北”工程曾被授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500佳”奖章、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优秀实践奖等,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治理的典范,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2023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发出了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努力创造新时代防沙治沙新奇迹的动员令。
新时代,新使命。作为一项国家重大战略,“三北”工程建设翻开崭新的一页。
一年来,顶层设计不断强化,各级党委政府精心部署推进。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意见》。国务院建立由13个部门组成的“三北”工程协调机制,制定“1+N+X”工作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家林草局等部门修编《三北工程总体规划》,印发《三北工程六期规划》。财政部制定印发《关于财政支持“三北”工程建设的意见》,设立专项补助资金重点支持“三北”工程建设。国家林草局第一时间组建“三北”工程攻坚战专班,先后在辽宁彰武、内蒙古磴口和甘肃民勤召开现场推进会启动三大标志性战役,印发《三北工程建设主要技术规定(试行)》,启动编制《三北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将“三北”工程纳入林长制考核等。
三北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坚决扛起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的政治责任,成立了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攻坚战领导小组或协调机制,印发了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或方案,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攻坚战任务,高位推动攻坚战。
一年来,以重点项目为抓手,上下联动,挂图作战。
国家林草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建立重点项目库,研究形成2024年重点推进项目清单;今春以来,组织15个工作组分赴三北各省区开展包片蹲点调研,指导地方做好项目谋划和落地。各地相继发布关于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的省级总林长令,明确年度任务,督促开工建设。
一年来,大力发展光伏治沙等新质生产力,跨区域联防联治已成广泛共识。
国家林草局会同国家能源局等发布《关于有序推进光伏治沙项目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推进荒漠化防治与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建设,促进光伏产业和防沙治沙融合发展,因地制宜、科学有序实施光伏治沙项目,积极探索板上发电、板下修复、草光互补等新技术模式。积极探索以工代赈、以路治沙、央企合作等新机制、新模式,不断释放内生动力。
省区间、省区内部积极部署推进跨省区、区域间联防联治。辽宁、河北、内蒙古、吉林和黑龙江等5省区坚持系统观念,科学安排重点工程项目,稳步推进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毛乌素沙地周边的甘肃庆阳、陕西榆林、内蒙古鄂尔多斯、宁夏石嘴山和吴忠等4省区5市签署联防联治合作协议,共同编制联防联治重点项目布局方案,合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
一年来,全行业、跨行业科技力量向“三北”进军,科技挂帅引领工程建设新路径。
国家林草局成立“三北”工程研究院,初步建成“三北”工程生态感知平台并形成“三北”工程本底数据库,实施七大科技行动计划,制定发布攻坚战10个关键技术研发“揭榜挂帅”项目榜单,全面推进15个科技高地建设,组织三北地区93个生态站组建联合观测网络。科技部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2个专项中,布局“三北”防护林稳定性与生态功能提升等项目。科技部、水利部、生态环境部、中国科学院、国家林草局等共建跨部门、跨领域的三北地区生态系统监测体系。
“三北”工程攻坚战启动一年来,各地各部门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统筹协调,创新体制机制,强化要素保障,合力攻坚、协同作战,攻坚战实现良好开局。
积极履约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
2023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上强调,要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积极参与全球荒漠化环境治理,重点加强同周边国家的合作,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荒漠化防治,引领各国开展政策对话和信息共享,共同应对沙尘灾害天气。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1994年6月17日,法国巴黎外交大会通过《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自1997年《公约》对中国生效以来,中国始终致力于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与世界携手防沙治沙。近年来,中国不断开拓“一带一路”荒漠化防治合作机制,引领《公约》良性发展,推动全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凸显了负责任大国担当。
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举,在引进、应用、推广国际先进理念、技术和管理方法的同时,中国积极向国际社会输出治沙技术和经验,为发展中国家提供防治荒漠化和土地退化管理和技术培训,举办了一系列荒漠化防治重要论坛和国际会议,有力推动世界荒漠化防治事业发展。
在与《公约》秘书处的紧密合作中,中国承办了亚洲防治荒漠化部长级会议、妇女与防治荒漠化国际会议、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早日全球纪念活动等重大活动,在华建立了防治荒漠化国际培训中心、国际荒漠化防治知识管理中心,先后举办9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推广分享荒漠化防治技术和经验,受到《公约》各缔约方,特别是受荒漠化影响的发展中国家一致好评。
2002年、2009年,《公约》秘书处两次授予中国国家林业局“防治荒漠化杰出贡献奖”。中国治沙典型案例成为《公约》大会文件和最佳模式汇编的重要内容。中国治沙典型牛玉琴、石光银获得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的“拉奥博士奖”和“杰出林农奖”,治沙英雄王有德的事迹视频在《公约》专门网站播放。宁夏中卫沙坡头、新疆和田和内蒙古赤峰敖汉旗因治沙成效显著获得“全球环境500佳称号”。
进入新时代,中国荒漠化防治国际合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016年,中国举办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全球纪念活动暨“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共同行动高级别对话,发布《“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共同行动倡议》。
2017年,中国成功承办《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承办的第一个联合国环境公约大会。习近平主席为大会致贺信,号召国际社会“共同推进全球荒漠生态系统治理,让荒漠造福人类”。大会审议通过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2018—2030年战略框架》《鄂尔多斯宣言》等多项决议,为全球履约事业指明了方向。
2022年,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以视频方式出席《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干旱与土地可持续治理峰会,提出中方三点建议:一是切实加强国际合作,国际社会应向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伸出援手。二是坚定推进绿色发展,欢迎各方积极参与。三是有效完善国际规则,构建公平合理的荒漠化治理体系。
2023年,中国推动中阿干旱、荒漠化和土地退化国际研究中心和中蒙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相继挂牌成立,进一步引导《公约》良性发展,全力推动全球荒漠化防治进程。
多年来,中国以荒漠化防治实践为基础,向全世界生动、系统宣讲“生态文明思想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治理理念。在全球荒漠化防治事业发展中,中国已从追随者成长为重要推动者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引领者。
“三北”工程的伟大实践,成功打造了荒漠化防治的中国标杆。打好新时代“三北”工程攻坚战,将为推动全球荒漠化防治提供全新的中国方案,贡献超凡的中国智慧。
百舸争流千帆竞,万木迎春草色新。面向未来,中国将锲而不舍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坚定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持续推动荒漠化防治全球治理。(文:黄山,原标题:展现新时代荒漠化防治大国履约新担当——写在第30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到来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