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弯哎?几十几道弯上,几十几只船哎?……”一曲高亢嘹亮的漫瀚调,在黄河“几字弯”上空回荡。
北京向西遛个弯儿,鄂尔多斯准格尔。滔滔黄河水,飒飒大漠风,黄河与长城在这里深情握手,农耕文明、草原文明在这里和谐交融。“锦绣中华”多姿多彩,准格尔旗好似一处浓缩的“华夏景观”。这里,有着北疆草原的昂扬豪迈,有着塞北高原的厚重质朴,鸿雁飞过天空,骏马踏浪而来,更有真诚热情的准格尔人民。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展览”“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第二季)”“准格尔旗北京文化旅游周”……今年1月份以来,准格尔旗屡屡“吸睛”,成为“暖城”鄂尔多斯的“显眼包”。
往昔,多少人在这片热土上传播文明,缔造传奇。今朝,准格尔旗展现出“千亿实力旗区”的广阔胸襟,奋勇前行。
故物生华,春和景明
“沙圪堵画中嵌,古城遗址一大片。十二连城多积淀,地下埋着瓦罐罐。”
大漠与长城交融的独特地理位置,赋予准格尔旗历史的辽远与苍凉。古老的准格尔大地上,各民族出入往来,留下星罗棋布的文物古迹,承载起悠久灿烂的文化。
准格尔旗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一件磁州窑作品:“大元国内”铭白釉褐花罐。此罐外貌端庄,方唇直口,器表绘牡丹花卉图案,从胎质、釉色到器型都显示出典型的磁州窑风格。尤为令人瞩目的是,罐体上从右至左书写的3行15个汉字:“至元二十二年,大元国内,二月二十日。”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国”,并非“囗”里面一个“或”,而是“囗”里面一个“王”,与现代简化字的“国”非常相似,代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
准格尔旗博物馆现有藏品1100件(套),珍贵文物89件(套),可以称得上“古城遗址不断代,文化遗存无缺失”。准格尔旗博物馆原馆长刘卫军介绍,在元代瓷器纪年款落款还未形成定制的时候,制瓷者能留下如此准确的制作时间信息,在同时期的瓷器遗存中实属罕见。
如果说浩瀚的史书描绘了历史的主干,那文物则填充起了不为人知的细枝末节。文物保护点217处,墓葬33处,支撑起准格尔旗文物大旗的地位,但分布广泛、数量庞大且保存状态各异,无疑给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挑战。
但准格尔旗对文物保护的坚持与努力从未停歇,文保工作者踏遍青山,初心不改,用自己的脚步和汗水,一块块拼凑出属于家乡的历史印记。
庙塔石窟寺,墙体用片石垒筑,鳞次栉比,很有特色,是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之一,周围荒无人烟,曾经在年久失修以及岁月侵蚀下,石砌佛塔的塔基接近坍塌。
准格尔旗及时对庙塔进行保护修缮,并专门聘请文物保护员,每月巡查8次,将巡查照片、视频上传到市文物监管平台。文物旁边还有24小时监控,任何人接近都会听到“您已进入文物保护范围,请规范自己的行为”的提醒。
老一辈深入挖掘,使得尘封的历史重见天日;年轻一代不断运用新技术,对文物进行更加科学的保护和修复。
今天,当人们凝视这些古老遗址和精美艺术品时,仿佛触摸到了古人的脉搏,在品味历史的同时,更加珍视和尊重这片土地的文化底蕴。
走南闯北,西口融情
准格尔旗,连接晋陕和内蒙古,是当年“走西口”从水路渡口进入河套地区的第一站,由此开启了一条延续几百年的民族融合大通道。
在中国近代史上,曾有过三次人口大迁徙,分别是“闯关东”“下南洋”“走西口”。晋西北和陕北地区水瘦山寒,十年九旱,再加上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贫苦人只好远走他乡,另谋生计。一张拍摄于清朝末年的“走西口”老照片上,衣衫褴褛的百姓扶老携幼,拉着辎重物品的牛车或驴车紧随其后,长长的队伍看不到头。
准格尔旗大口古渡对岸,是山西省河曲县的西口渡口,当年的“走西口”就从这里开始,现在古渡口因安全问题已停航多年。大口村村民张三恩,是30多年的老船工。他说,过去水量相当大,舟船简陋且水流湍急,除了人之外,木轱辘牛车、马车等大型辎重都要渡河,相当危险。
大口村因“走西口”得名,村里的李氏祠堂记录了李氏祖先从陕西“走西口”、扎根准格尔的过程。现在,李氏第九代后人依然保留同陕北地区相似的生活习惯。
刘卫军说,“走西口”的“口”是汉族和少数民族互市的一个关卡,当时人们把长城以南叫“口里”,长城以北叫“口外”,从“里”到“外”,就是“走口外”。光绪年间,一部二人台《走西口》在长城沿线传唱,之后“走西口”就取代了“走口外”,成为特有的文化名词。
但这条路并不好走,不仅路途遥远、交通不便,而且盗匪很多,容易遭遇不测。“哥哥呦走西口,妹妹呀发了个愁。提起哥哥走西口,妹妹呀泪长流。”一首民歌,浓缩了多少人的悲欢情愁。
从大口村继续北上,是准格尔旗纳林村,汉代曾因盛产糜黍得名“美稷城”,是当年“走西口”打尖过夜的必经之地。陕西省府谷县古城乡,是前往纳林村的重要站点。
一段带着浓重陕北口音的顺口溜相当诙谐:“头一天住古城,走了七十里整,虽然那个路不远,我跨了它三个省;第二天住纳林,碰了个蒙古人,说了两句蒙古话,甚也没听懂。”
大量中原人带来的农耕文明在肥沃的草原上生根发芽,随之而来的中原美食,如驴肉碗坨、酸粥、黄米油糕等,浓缩成在异域他乡温暖人生的家常美味。
“吃惯了羊肉喝惯了醋,各族人民相好一搭搭住。”碗坨,原流行于晋陕一带,由荞麦制作,口感筋软耐嚼。碗坨的流行促进了内蒙古地区荞麦的大量种植。酸粥,原流行于山西,是偏酸饮食习惯下的替代品。繁重的体力劳动后,一碗糜米酸粥下肚,浑身清凉爽快,成了准格尔人最平凡的乡愁。
纳林村村史展厅里,陈列着各种来自中原的农耕工具。有张照片很有特点,两头骡子一前一后,中间架着一顶小轿,便是“走西口”的常用交通工具“骡驮轿”。
新中国成立后,“走西口”仍在继续。纳林村村史展厅里,挂着陕西府谷人郭苏留的照片。他是地毯工艺美术师,带着先进的编织技术来到内蒙古,创办了纳林地毯厂,1987年被原轻工业部评为全国轻工业劳动模范。
纳林地毯厂生产的地毯图案精致,远销欧美,当时年创利税百万元,最兴盛时员工上千,6家分厂吸纳数千名家庭妇女在家门口致富,成为当时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纳林地毯的品牌流传至今,现在纳林村仍在制作地毯。兴业民族地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里,先进的地毯编织技术同本地特色羊毛结合,创新产品更受欢迎,数架织机上各色毛线纵横交错,极具民族特色的地毯成品挂在旁边,仿佛巨幅画卷。
历史上的“走西口”,不仅是一部顽强拼搏的移民史,更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同时也是蒙汉民众缔结友谊、共创文明的发展史。数百万汉族移民,为了生存留下的足迹,成为开启蒙汉融合、社会变迁的钥匙。
如今准格尔旗境内,远去的历史与耀眼的现代图景交相辉映,沧桑巨变中的历史脉络依然清晰,蒙汉人民共同培植的“走西口”精神,在这片广袤大地上生根绽放,已成为准格尔旗独具风采的地域文化。
和合共生,蒙汉情缘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准格尔占了三十三。西口古道车马店,百里长川现眼前。”
漫瀚调,诞生和流传于准格尔旗的传统音乐,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蒙汉文化融合的璀璨之花,从明清时代开始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演唱风格和表演形式。
辽阔的地形地貌造就了漫瀚调的高亢嘹亮,因为山多且远,两个山头上的人对话,必须提高音调和音量。在准格尔旗,人人都是歌者,普及程度就好比在东北说起扭秧歌。
从清朝晚期秋收,汉族麦客和蒙古族长工的小憩拉歌,到新中国成立后即兴讴歌山乡巨变,再到面对日新月异的生活,唱时事,唱梦想,一词多曲,一曲多词,现编现唱的漫瀚调因开放和包容的形式,自由地吸收着各种新元素,传递着时代声音,记录着社会变迁。这就是漫瀚调强大的生命力。
五一假期的最后一天,准格尔旗乌兰牧骑演员、漫瀚调非遗传承人王慧萍难得有空在家。几天前,她在北京参加准格尔旗文旅周,在中华世纪坛上用一声“亲亲”请全国朋友来草原做客,“这儿也好来那儿也好,不信您来眊一眊”。
这天中午,她用了差不多两个小时给家人做了一道菜——黄河大鲤鱼,高堂健在,孩子嬉闹,家中无限温馨。王慧萍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她回忆起自己走上漫瀚调专业之路,很是感慨。
从小家庭条件不好,但父母干农活时哼唱的漫瀚调,仿佛有种去掉生活苦涩的魔力。随口的几句哼唱好似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像柴米油盐一样不可或缺。当时家里的鸡下了蛋舍不得吃,去集市卖掉,也要买录音机和漫瀚调的磁带。
王慧萍师从奇附林。奇附林1953年出生于一个蒙古族农耕家庭,在沙漠里放过羊,修过黄河大堤,经常用歌声来调剂生活。多年的艺术传承,使他成为远近闻名的漫瀚调歌手,并凭借一首《天下黄河》一路唱到中央电视台。
奇附林打了个形象的比方:“漫瀚调实际是一个大杂烩,说白了就是用蒙古短调做皮儿,汉语歌词做馅儿,包成一个整体。馅儿的内容很丰富,而皮儿就基本不变了。”比如《天下黄河》,在晋陕和内蒙古就有三种唱法,在陕北就是信天游风格,在山西就是爬山调,在内蒙古就是漫瀚调。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奇附林作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无论走到哪里都笑容满面、精神饱满。他相册中有不少同外国友人的合照,其中一位法国人漂洋过海来拜师。
王慧萍作为年轻的传承人,也受到很多关注。在外地演出时,她经常能遇到热心观众来后台询问:“你唱的是什么呀,真好听!在哪里能听到呢?”
现如今,准格尔旗有6个漫瀚调传习所,分布在各苏木乡镇街道的居委会、党群服务中心里,方便爱好者来切磋交流、一展歌喉,不少人有着二三十年的功底。
准格尔旗乌兰牧骑队长王伟业介绍,当地将漫瀚调与交响乐相结合,创作了6部大型剧目,这种跨界的合作不仅丰富了漫瀚调的音乐内涵,也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其中,漫瀚调音乐剧《同心记》,更是一部展现蒙汉民族融合发展、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艺术佳作。
准格尔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会会长郝千福说,漫瀚调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音乐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的象征。它见证了蒙汉两族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传承文化的辉煌历程,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力量和蒙汉情谊的历久弥新。
非遗传承,守作匠心
郭沫若曾这样盛赞民间剪纸艺术,“一剪之巧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在准格尔旗北京文旅周上展览的非遗项目中,几张剪纸作品吸引了众多目光。它和平时熟知的单色剪纸迥然不同,造型古朴、色彩绚烂,还融入了许多蒙古族元素,彩色花纹的黑色骏马,白底蓝花的蒙古包,穿着绚烂民族服饰的蒙古族汉子,生机盎然的活力扑面而来。
同样惹眼的还有面塑魔礼青、魔礼红、魔礼海、魔礼寿,“四大天王”气势十足,经过一双双巧手加工,面塑表现力丝毫不输别的材质。
剪纸、面塑都是准格尔旗的非遗项目,中原地区的技法随“走西口”传入内蒙古后,与当地民俗融合,传承已有百年,整体风格粗犷、刚健,朴实、敦厚,装饰性强且生动耐看。此外,还有蛋雕、刺绣、陶艺等众多民间艺术形式。
艺术的传承并非易事,在一些地方,传统民间艺术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幸运的是,在开放、包容的地域文化影响下,准格尔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并学习这些传统艺术,用自己的热情和才华,不断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发展,将非遗技艺代代相传。
在准格尔旗暖水乡暖水小学,有一间特殊的教室——剪纸工作室,墙上、架子上摆满了各色剪纸作品,有大大彩色眼睛的黑色兔子,浑身彩色花纹的老虎,花团锦簇的作品让人应接不暇。
如此抓眼球的剪纸,都出自暖水小学美术老师杨秀荣和她的学生之手。杨秀荣是蒙古族,有20多年剪纸经验,她大胆使用撞色、跳色,作品非常绚烂,曾获2023年鄂尔多斯传统手工艺精品展三等奖。
孩子们的作品同样天马行空。比如龙年系列剪纸,绿色的龙憨憨胖胖,咧着大嘴特别喜庆,有的龙挑着灯笼,有的龙骑着七彩鲤鱼,还有的抱着白菜寓意“百财”。
读小学时,杨秀荣因剪纸作品《秋收》被老师肯定与剪纸结缘。现在,她也希望在学生心中种下一颗小小的种子,期待有一天生根发芽,开出一片片美丽的花。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准格尔面塑非遗传承人叶爱连的家在薛家湾镇,家里大大小小的篦子上摆满了各式花样的面塑,简单的有十二生肖、瓜果蔬菜,复杂的有寿星公、枣山。其中一个中国结面塑,连流苏都是飘逸的形态,甚至还有让人垂涎欲滴的“炖羊肉、炸鸡、炸丸子”。
千百年来,面塑艺术在黄河流域流传甚广,是红白喜事、传统节庆离不开的艺术品。明清时期,晋陕捏面人传入内蒙古后,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面塑技艺,也寄托着“走西口”后人对祖辈的思念。
叶爱连说,小时候母亲把蒸熟的小面人炕干,给她装在兜里。“大面娃娃烤得焦黄焦黄,今天吃个手,明天啃个耳朵,最后剩下大大的身子就舍不得吃了,巴掌大的小面人能啃个十来天。晚上睡觉时放在枕头旁边,时不时拿起来看一看、闻一闻。”焦香的面馍承载着她对母亲最深的思念。
孩童时萌发的感情,现在也传承到孩子身上,叶爱连很欣慰。“女儿的手艺又快又好,甚至有了中国工笔画的韵味,小外孙女也会这门手艺了,有一天还信手捏了一只Hello Kitty。”现在她不时去小学做面塑教学,看着孩子们迫不及待想吃的样子,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童年。
是什么让准格尔旗的民间手工艺不断创新、延续、传承与发展?准格尔旗文化和旅游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张强这样解释,“在每年的传统节日、大型节点,像元宵节、杏花节、漫瀚调艺术节、那达慕等,我们都会去宣传这些传统手工艺,让这些艺术形式为大家所熟知、所喜爱。”
准格尔旗现有15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擅长的非遗技艺,除了剪纸和面塑外,还有传统手工地毯制作、植物印染、蛋雕、漫瀚调、粗瓷制作、灯游会等20多项非遗,汉文化和草原文化深度融合,既保留了晋陕两地的民俗神韵,又充满了内蒙古的草原芬芳。
张强介绍,近几年准格尔旗把对传承人的补贴纳入财政预算,还出台了乡土拔尖人才政策,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去鼓励“守艺人”,2023年制定了传承人评审办法,还对传承人的作品进行登记,不仅增强了版权意识,更对艺术作品加以保护。
在准格尔旗,“守艺人”守护的是传统技艺以及技艺背后对家乡的热爱,而“守艺人”身后,是一个又一个落到实处的政策,在守护一颗颗质朴善良、热爱生活的匠心,也守护着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时代风华,美丽经济
大漠雄风起,宝地藏黑金。几十年前,准格尔矿区一片荒坡秃岭,黄沙漫天沟壑纵横,不像现在绿意盎然,植被分布错落有致。昔日“天上无飞鸟”的露天煤矿,已华丽转型成为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国家矿山公园,准格尔旗也成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先行区。
走进国能准能集团国家矿山公园,花团锦簇、空气清新,能深切感受到“硬核工业”握手“诗与远方”。
露天印象展览馆,由黑岱沟露天煤矿第一调度楼改建而成,正对着当时的第一采坑区。十几年前,这里曾经沟壑纵横、植被稀疏,是被称为“鸡爪子”山的露天煤矿,现在成片的杨树葱葱茏茏。
展览室外放置了几架望远镜,游客可以看到准能集团已复垦的区域和退役大型采矿设备,了解露天煤矿开采的基本过程。
身高一米八的游客坐在巨无霸矿用自卸卡车车轮的轮毂里,就好像一只旋转滚轮里的仓鼠,“这也太大了!”看到《流浪地球》中的同款挖矿车照进现实,这位游客不禁发出感慨。看别的车底盘,需要趴在地上脸贴地面,而看这款630E的底盘,需要挺直腰杆仰着脑袋。
这辆巨无霸矿车有3层楼高,一车能拉290吨,加一次油需要约5万元,换一个车胎50万元。这辆工作了30余年的矿车,目前被“光荣返聘”接待游客了。
复垦,重遇绿水青山。经过多年的研究试验,准格尔矿区筛选出苜蓿、新疆杨、樟子松、油松、山杏、沙打旺、紫穗槐、沙棘等,适应能力和固氮能力较强,生长速度较快、易成活的树种,建立了灌草型、乔草型、乔灌型和乔灌草型等4种较为科学的生态结构模式,植被覆盖率由原始地表的25%提高到80%以上,水土侵蚀量比原来减少80%以上,使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发展。
“纳日松有美景看,千年油松是奇观。打鱼划划渡口船,水旱码头榆树湾。黄河峡谷好景观,三面临水称雄关。”既有塞外高原的粗犷雄浑,也有江南水乡的温婉秀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塞北高原与黄河拥抱的古老土地上绘出了壮美山水画卷。
古有古的韵味,新有新的风采。准格尔旗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措施,从引进客源、扩大文旅消费、投资兴业等多角度提出明确支持标准和丰厚福利,成就了更加开放、包容、大美的文旅营商发展环境。
一往无前,风尚铸魂
“千里疾风万里霞,追不上百岔的铁蹄马。”
在广袤的大草原上,经常可以看到彪悍的蒙古马群风驰电掣,云鬃飞扬,气势如虹,一往无前。蒙古马在中国三大名马中耐力最好,虽体型矮小,但身躯粗壮,生命力顽强,很多洋马在长途跋涉中都败下阵来,而恶劣的气候和环境却阻挡不了蒙古马前进的步伐。
5月4日晚,因游客增多,准格尔旗一家酒店的厨师长岳军换忙得不可开交。他总说自己是一个吃百家饭长大的孩子,无论走到哪里都念家乡的恩。从一名孤儿,到一名光荣的武警战士,再到退役后成为劳动模范,岳军换走出了一条不畏艰难、奋发向上的人生之路。
1971年农历八月,薛家湾镇一户贺姓人家,第9个孩子出生了,因为实在养不活,便把孩子送给一户岳姓人家。养父给小男孩取了个响亮的名字,叫军换。奶妈的奶水加面糊糊,小军换平安长到4岁。
美好的生活总是短暂,养父和奶奶的相继离世,带走了温暖军换的港湾,从此忍饥挨饿是家常便饭,每天除了挑水担土,还要放驴养羊,饿得实在没办法时甚至喝凉水充饥,四处流浪的军换衣服“都是露肉的”。
面对残酷的现实,小军换也哭鼻子,但伤心过后他依然振作起来,想各种办法自食其力养活自己,有时候去砖窑厂搬砖挣几毛钱,有时候去小旅店烧火帮工。虽然蓬头垢面,但无论在哪里都没有被嫌弃,收获的更多是善意和同情。有好心村民给过酸粥、油糕,也有干部模样的人给过饭菜,甚至有位乞丐救了两三天没有吃饭的他。
1987年,军换通过了参军的各项检查,戴着大红花开启了军旅生涯,这时终于能吃口饱饭了。也许是常年挨饿,军换对烹饪特别感兴趣,被分到炊事班后,更是勤学苦练,多次受到表扬。退伍后,他凭借过硬的烹饪技术开始闯荡社会。1998年在呼和浩特,他就可以拿到2000元的月薪。
经过磨砺的人,更有定力和韧性。这些年,岳军换多次获得“准格尔旗劳动模范”“鄂尔多斯市劳动模范”“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在烹饪领域各种金奖拿到手软,他依然保持谦逊低调。
饮水思源,面对外地各种优厚条件他从不动心,因为这是他的家乡,有他的亲人,还有施舍一粥一饭的父老乡亲。经他负责的酒店餐饮部,每月所收购的农副产品为当地农民和养殖户增加收入66万余元。他所带领的厨务班子吸纳当地劳动力400余人,食品年产值达4000多万元,年上缴税金100多万元。为回报社会,他动员身边人积极加入志愿服务队,参与扶贫济困、关爱帮扶。他就像一匹“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蒙古马,将退役军人的“赤胆忠心”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
类似这样坚韧不拔的普通人,在准格尔旗还有很多。在教育战线30多年呕心沥血,获得英语教学改革巨大成效的普通女教师赵睿;衬衣洗得发白,秋衣袖口到处都是线头,却坚持20多年出资30万元资助44个贫困学子的普通工人刘显亮;卖光了自家自留羊和鸡蛋,骑着毛驴买树苗,动员全家老少挖坑担水,硬是在寸草不生的沙漠种活了树的苏巴音,在全旗推广他的造林法,掀起了植树造林高潮,并坚持几十年生态建设取得巨大成功;从负债经营起步,拉着23名下岗工人艰苦打拼,将内蒙古高原的杏仁露推向全国的刘战先;微信昵称“蒙古马”,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安达救援队创始人韩伟……无一不是奋勇争先的“蒙古马”。
在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中,蒙古马是奋斗不止、自强不息的象征,其“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优秀品质,早已深深镌刻在草原儿女的灵魂深处。草原因马充满勃勃生机,“蒙古马精神”催人奋进。
鄂尔多斯市政协副主席、准格尔旗委书记苏新亚说:“下一步,准格尔旗将以办好内蒙古的‘两件大事’为主抓手,以‘要干就干一流,要做就做最好’的自信,以‘快步跑、争一流、作贡献’的决心,担重任、挑大梁、走在前,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准格尔新篇章。”(记者:刘婧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