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里不及“医”路有你:科右中旗创新“123”诊疗机制

发布时间:2024-05-22 16:40:00丨来源:草原云丨作者:丨责任编辑:

科右中旗创新“123”诊疗机制助推医共体建设走深走实。

基层医疗卫生是一个地区乡村振兴最有力有效的答卷,是最贴近百姓的健康福祉。作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旗县”,在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常在乡、常惠乡的诊疗春风已经吹到了老乡家门口”“更舒适的环境、更优质的诊疗、更便捷的服务正在覆盖城乡”“小病不出门、大病不出旗的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初见雏形”。

这场惠民答卷,起笔于增强农牧民就医获得感,落笔却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探索与打磨。

“1”份为民初心,守护群众健康“最后一公里”

“无论大病小痛都希望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家门口就医总是不放心。”科右中旗人民医院医务科主任苏广辉告诉记者,许多基层百姓对于乡镇医疗卫生机构缺少了解和信任。

科右中旗蒙医医院医共体总医院在高力板镇义和道卜分院开展健康义诊活动。

与苏广辉一样,科右中旗蒙医院副院长包海霞长年坚持在临床一线,救治众多重症患者的经历让她深知医共体建设的重要性。“有些病隐匿性强,往往到大医院就诊时已经到了危急边缘。”

“2022年全国县域内就诊率约为92%,而我们同期的县域内就诊率仅为90 %,比全国平均水平少了近2个百分点。”科右中旗人民医院宣传科科长马海龙介绍说,县域内就诊率反映着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居民就近就医的便利程度。

科右中旗蒙医医院医共体总院到高力板镇义和道卜分院开展健康义诊。

“一定要让关口前移,切实提升基层首诊能力!启动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让旗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抱团发展!”

当地医共体建设答卷由此落笔。

“2”家龙头医院,让基层老百姓更有“医”靠

“我们这里毗邻东三省省会城市,距离省会城市平均不到400公里,这些省会城市大医院成为不少乡镇居民的就医首选。”谈及实施初衷,科右中旗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斯日古楞说,推进医共体建设是我们的必由之路,也是自救之路。

科右中旗蒙医医院医共体总院到杜尔基镇分院开展健康讲座暨义诊活动。

在这样的地理区位下开展医共体建设,难度可想而知。“如何才能让资源、医保资金、患者在医共体的服务体系内流转起来?”对于改革者们来说,一个“共”字几多不易。

以“龙头医院”为纽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分别由科右中旗人民医院、科右中旗蒙医院牵头,沿2条交通主干线布局组建2个医共体。

2023年年初,当地组建“科右中旗人民医院医共体”“科右中旗蒙医院共同体”。以创建“一办五部一中心”为切入点,实行医共体内统一管理。同年8月,两个医共体总院正式挂牌运行,单个医院转变为整个县域内医共体卫生体系的整体发展模式由此肇启。

“3”级联动模式,在家门口实现“病有良医”

这一天,吐列毛杜镇的家庭医生接到签约农牧民韩布仁陶特格的电话,要求上门看一看。老人摔了一跤,胸口感到十分疼痛。因老人年龄较大,在检查老人没有外伤后,家庭医生张生建议其到分院拍个片子以求安心。

这边片子刚刚拍完,科右中旗人民医院医共体总院医学影像中心值班医生就通过“万里云”远程影像系统收到了来自吐列毛杜分院的CT照片,立刻出具了详细的诊断报告。

“我们目前医共体共10家基层分院,后续其他分院也将逐步实现影像中心互联互通,他们做的X光片、CT实时传过来以后,我们就帮着完成诊断报告。”该院医学影像科主任邵艳红说,这样不仅能解决基层卫生院诊断人员不足的问题,而且病人交的是基层医院的收费标准,享受的是上级医院的诊断水平,少掏钱还少跑路。

五一节前,科右中旗人民医院医共体巴仁哲里木分院内科收到了患者包铁龙送来的一面锦旗。“真的十分感谢各位大夫的救命之恩,要不是你们救治及时后果难以想象。”康复后的包铁龙,在家属的陪同下来到医院表达感谢。

事情发生于两个月前,当天上午因头部不舒服,他被家人紧急送往巴仁哲里木分院。经诊断该患者为突发性脑出血生命垂危,必须马上转院。

巴仁哲里木分院紧急将情况报告给科右中旗人民医院医共体总院,接到报告的同时总院迅速启动紧急转诊流程,为其开辟转诊“绿色通道”。在医共体的协同下,包铁龙被迅速转运至总院卒中中心,经过全力救治,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

从“不信任、不了解”跨越为“十分感谢、愿意相信”,这是兴安盟科右中旗实施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最亮眼的成绩单,是“旗县+乡镇+村”三位一体的基层医疗保障体系结出的硕果。

科右中旗人民医院医共体总医院挂牌成立。

春风如沐,泽被乡里。在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的加速推进下,这场全民共享优质医疗卫生服务的普惠春风终于吹到了家门口,吹进了老百姓的心坎里。(文:周丹丹,原标题:春风十里不及“医”路有你——科右中旗创新“123”诊疗机制助推医共体建设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