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蕃古道越千年

发布时间:2024-05-08 10:05:20丨来源:《瞭望》新闻周刊丨作者: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玉树位于青藏高原腹地,1300多年前就因地处唐蕃古道重要枢纽而商贾云集。如今的玉树,霓虹下的喧闹点亮着高原。时间将多少古道淹没在黄沙尘土之下,这座古道重镇依然保持着繁华与喧嚣。

初到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感觉这座高原小城是个奇迹。

从西宁出发,历经近十小时车程,当奇伟的雪峰、开阔的原野也变得单调乏味时,一连串路灯撕开了山谷的幽暗,开阔的马路、喧闹的广场渐渐出现在眼前……这里是玉树,令人在空旷的荒野中偶遇繁华,在静谧的自然中邂逅喧嚣。

玉树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1300多年前就因地处唐蕃古道重要枢纽而商贾云集。

跨越千年,如今的玉树,霓虹下的喧闹点亮着高原。在历史长河中,时间将多少古道淹没在黄沙尘土之下,这座古道重镇依然保持着繁华与喧嚣。

当地群众在玉树藏族自治州成立 70 周年庆祝大会上表演传统赛马(2021 年 8 月 4 日摄,吴刚摄 / 本刊)

玉树千年 唐蕃古道

玉树市政府所在地东南部的贝纳沟,陡峭崖壁下,文成公主庙依山势而建。院内香烟缭绕,院外流水潺潺。历经1300多年,这里依然香火不断。一旁的山腰上,汉藏双语书写的“玉树千年唐蕃古道”清晰醒目。

公元641年,文成公主从长安出发由唐蕃古道入藏,经过贝纳沟休整时,令随从工匠在悬崖上雕刻九尊佛像,留下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60多年后,金城公主入藏,看到崖壁上的浮雕佛像,便在佛像外建起一座殿堂以避风遮雨。

自古以来,玉树就是唐蕃古道的重要枢纽。

唐蕃古道是我国著名的三大古道之一,有着“丝绸南路”之称。古道起自唐王朝国都长安(今陕西西安),终点为吐蕃都城逻些(今西藏拉萨),全长3000余公里,跨越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五省(区),其中一半以上路线在青海境内,是唐代中原地区去往青海、西藏乃至尼泊尔、印度等国的重要通道。

《新唐书·吐蕃传》记载:“度悉结罗岭,凿石通车,逆(迎)金城公主道也。”由此可见,吐蕃非常重视对唐蕃古道的经营和维护,以便利于同中原地区往来交流。

回望历史,这条古道因商贸交往而繁盛——

“金玉绮绣,问遗往来,道路相望,欢好不绝。”描写了文成公主入藏后,唐蕃古道上双方使节、商人等频繁奔波于此路的繁荣场景。据记载,自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吐蕃首次遣使入唐开始,到9世纪中叶,200多年间唐和吐蕃双方使臣往来200余次,包括和亲、修好、议盟、封赠、朝贡、慰问等。

明清以来,茶马贸易成为唐蕃古道青海段商贸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各种商贸活动的发展兴盛,沿线涌现出丹噶尔、多巴、西宁、结古等众多贸易城镇。玉树市结古镇(现结古街道),就是由此兴起的贸易重镇。直至近代,这个高原古镇仍是青、藏、川之间民族贸易的汇集之地。

古道见证着汉藏民族文化的交融——

学者认为,唐蕃古道青海段承担着传播技术、文化、思想等功能,发挥各民族间交流思想、交接情感、交融血脉的特殊作用。

相传,一千多年前,文成公主将纺织和刺绣技术、药材、工艺品、茶叶、谷物、生产工具、书籍通过唐蕃古道带到吐蕃,架起汉藏文化交流的桥梁。唐蕃古道青海段所经地区多民族聚居,先后有羌、戎、匈奴、鲜卑、吐蕃、蒙古等20多个民族繁衍生息,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共同托起了唐蕃古道青海段的重要历史文化地位。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孙发平表示,唐蕃古道是唐王朝和吐蕃王朝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也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大型线性文化遗产。“这条古道既是汉藏民族文化交融的桥梁和纽带,也拓展了中国与南亚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民族文化交流,是一条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走廊。”孙发平说。

古道的传说穿越千年依然壮美凄婉——

文成公主庙,悠悠千载香火不断,酥油灯盏昼夜长明,这是汉藏两族群众对文成、金城两位公主共同的纪念。她们远嫁吐蕃,串起民族团结的纽带,少小离家再无归期,留下凄婉动人的传说。

相传,文成公主走至赤岭摔碎皇后赐予的宝镜,化为今天的日月山;遥望东方,思乡泪水流成了如今的倒淌河……铜镜不会摔碎,倒淌河也并非思乡的泪水,然而时至今日,这些古老动人的传说仍在口口相传。

站在文成公主庙前幽僻的小路眺望,人们仿佛还能看到千年前那浩浩荡荡的送亲队伍中,有两位少女不时转头,回望家的方向。

悠悠千载 繁华依旧

绚烂的霓虹点亮了玉树的夜晚,往来的商旅搅动着街角的深巷,咖啡厅、酒吧、餐馆、小卖店密集排列在街路两旁,几乎都要营业至深夜。

跨越千年,玉树以不一样的景象,展现着唐蕃古道的今日繁华。

如今,地处青海、四川和西藏三省区交界地带的玉树市,仍是三地间的重要通衢和贸易集散地。由于交通便利、公共服务水平较高,四川石渠和西藏昌都的群众习惯于到玉树市看病。一些成都人到石渠出差工作,也会选择坐飞机到玉树市,再从玉树市出发前往石渠。大量来自四川甘孜和西藏昌都的外来人口,活跃着这个县级市的本地经济。

与千年前相同,天南地北的商贩、南来北往的游客,密集的人流支撑起玉树繁荣的商贸。

接近凌晨,喧闹的人流虽已散去,大街上依旧可以看见三三两两的行人。一些小店还在等待迟归的客人。

“这里虽处于高原,但人流密集,生意好做。”玉树市民主路上,经营一家玉树特产店的老板操着一口江浙口音,他以前店后厂的形式进行着牛肉干加工与销售,收入不菲。

与这家店临近的奶茶店里,两位“90后”年轻员工正准备收工回家。他们分别来自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和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五湖四海的人们在玉树聚集,消费能力强,今天的奶茶营业额就超过万元。”来自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小伙子说,他们每天都要经营到深夜。

玉树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科科长更松白玛介绍,玉树市经营主体超1万家,其中个体工商户7000多家,企业2000多家。虽然单体规模不大,但整体数量多、活跃度高。

与千年前不同,如今支撑玉树商贸的不再是物流不畅条件下的物资交换需要,而是人们对文化和旅游资源的强烈需求。

从玉树市出发,沿国道前行2个多小时,便能抵达玉树市安冲乡结拉村。清澈的河水从这座古村落边流过,传统藏式石砌房屋错落有致,吸引着游客到这里体验乡村文化旅游。

2019年,外出打工的本地人才卓玛带着大半辈子的积蓄回到结拉村。她走访考察,全力修缮、保护传统的藏式建筑。2022年,传统村落乡村民宿——益曲卡山庄正式营业,村集体也投入资金入股。

有赖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文化元素,许多游客喜欢到山庄里休养、冥想,体验牧场生活。山庄吸纳了很多乡村工匠,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冲藏刀、擦擦、牦牛绒制品都受到游客喜爱。2023年,山庄接待游客近3000人,为村集体分红20多万元,吸纳了十几位本村村民就业。

玉树市文化资源丰富,拥有全国文保单位5家,省级文保单位14家。“每到旅游旺季,玉树市一房难求。”玉树州文体旅游广电局副局长葛立维说,打卡文化遗迹正逐渐成为玉树旅游的主角。2023年,玉树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90.6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8亿元,同比增长20%。

古道新生 时代坐标

在历史长河中回望,伴随政治经济中心不断东移,唐蕃古道曾一度沉寂。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从西部大开发到东西部协作,国家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建设投入,唐蕃古道以全新形象焕发新生。

近年来,玉树州依托地震灾后重建的交通路网,形成以结古为中心,以国道214为主骨架,以县乡公路为辐射的立体公路交通网络。

翻越雪山,征服冻土,唐蕃古道不断开辟新径。2024年1月5日,国道345青海玉树杂多连接国道317西藏巴青段公路竣工通车。青藏中线(唐蕃古道)进藏自驾旅游线路随之重磅推出。

距文成公主庙约10公里,一座并不起眼的机场,飞机起降不断。玉树机场建在海拔约3950米的高原地区,彻底改变了这里陆路进出的单一交通格局。“如今,玉树机场已开通至北京、成都、西宁、西安的航班,最多时每日有11个航班,22个起降架次。”青海机场公司玉树机场分公司总经理李宝宝介绍。

互联网上,一条虚拟商道正在延展。风干肉、全脂牦牛奶粉、果酱酸奶、蕨麻、藏式糕点、青稞面……在玉树市藏族女孩代青永措的直播间里,多平台粉丝总量已经过万,一些土特产品供不应求。

这位27岁的藏族姑娘,家住玉树市巴塘乡相古村。2019年大学毕业后,她选择回乡接手家中濒临倒闭的农特产品店铺。2022年,她尝试直播带货,如今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网红”,实体店铺也开到了拉萨和西宁,2023年销售额近300万元。

时代的前行让古老的唐蕃古道四通八达、立体展开。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前所未有的保护力度更赋予唐蕃古道全新的发展底色,推动玉树成为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出玉树市西行200余公里,来到玉树州杂多县昂赛峡谷。澜沧江从深谷中奔流而出,山坡上草密林深、奇石耸峻,白唇鹿、雪豹、藏狐等高原生灵隐匿其中。久居这里的牧户,散放在山坡的牧群,星星点点分布着,一切都是那样和谐而安宁。

这里便是三江源国家公园核心区所在地。2021年10月,我国宣布正式设立第一批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位列其中。“国家公园的设立,让唐蕃古道有了新的时代意义。”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澜沧江源园区管委会规划财务部部长牟永红说,国家公园的首要功能是生态保护。而相比于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的特殊之处在于向公众开放,为公众提供亲近自然、体验自然、了解自然以及作为国民福利的游憩机会,提供一定的社会服务功能。

通天河渡口,河水滚滚而下;星星海、苦海岸边,碧波微起,随风荡漾;巴颜喀拉山口,雪峰耸立,直抵云霄……穿过自然的静谧,遇到城市的喧嚣,现实与传说、当下与历史在这里交错,穿越千年的唐蕃古道以全新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文:陈凯、汪伟、柳泽兴、白玛央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