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依托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沙地丰富的土地资源和风光能资源,采用“新能源+治沙”模式,统筹推进三北工程攻坚战和新能源建设,探索出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统筹生态能源安全风电光伏架起“蓝丝带”
鄂尔多斯沙化土地面积广阔,风光能资源得天独厚,既是防沙治沙的重点区域,也是传统能源升级转型的关键区域。
今年以来,鄂尔多斯围绕《三北工程六期规划》《内蒙古自治区光伏治沙行动实施方案》等,结合当地实际,细化具体工作方案,聚焦光伏开发与沙漠综合治理有机融合,制定了《鄂尔多斯市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实施方案》,编制出台《鄂尔多斯市“三北”工程六期(2021—2030年)建设方案》,创新打造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示范样板,为筑牢祖国北疆万里绿色屏障、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奠定坚实基础。
鄂尔多斯沙化土地治理任务占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片区70%,面对库布其沙漠、毛乌素沙地南北呼应的包围之势,鄂尔多斯分类施策、突出重点,高起点规划建设库布其沙漠“光伏长城”和毛乌素沙地风电光伏“一廊多点”工程。在库布其沙漠北缘、黄河以南,规划建设总长约400公里、平均宽约5公里、总面积约2400平方公里“光伏长城”,容纳1亿千瓦装机容量,完成光伏治沙400万亩、生态治沙800万亩,构筑“生态长城、绿电长城、产业长城、创新长城、富民长城”。在毛乌素沙地南缘布局建设长约150公里“一廊多点”风电光伏项目,容纳5000万千瓦装机容量,完成风电光伏治沙70万亩、生态治沙230万亩,建设毛乌素沙地上下风口阻隔带和东部生态林提质增效区、西部荒漠草原保护修复区、生态红线巩固提升区。
政策保障“强心剂”治沙跑出“加速度”
为高标准部署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项目,鄂尔多斯按照总体筹划、分步实施、率先突破的原则,成立6个专项工作组,明确各相关单位责任,形成协同联动工作合力。建立联席会议推进机制,强化组织保障,细化工作任务,加强统筹调度,做好项目建设工作提前量。同时印发《关于国有资本支持风光氢储产业的指导意见》,推进国有资本参与风电、光伏产业。专门成立三北工程推进中心,集中专业技术骨干中的优势“兵力”,负责全市三北工程、项目建设以及质量监督等技术性、辅助性工作。出台《推进“三北”六期等重点生态工程建管创新九条举措》,推动三北工程重点项目建设,确保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落实落地、融合发展。
全市各旗区迅速打响2024年三北工程攻坚战“第一枪”,全力拉开春季造林绿化序幕。
达拉特旗按照“东部歼灭、南部围堵、西部封禁、北缘锁边、中部切割”的模式,开展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生态治理集中攻坚行动,力争全年完成生态建设40万亩以上。
鄂托克前旗组织3500余名干部职工,集中一周时间攻坚毛乌素沙地西南缘锁边带,压沙植绿1.4万亩。
杭锦旗开工建设库布其沙漠北缘420公里防沙护河锁边林带、库布其沙漠腹地240公里风沙路径阻隔带项目,全面阻止库布其沙漠南移北扩。
乌审旗先后发动党员干部群众和驻地企业职工3.1万余人,依托“三元套嵌”工作法开展工程固沙、造林和种草,现已开工95个共7.2万亩施工点,毛乌素沙地下风口呈现万人压沙的宏大场景。
鄂托克旗全年聚焦南部区域规模化沙地立地条件,布局建设防沙治沙和“一廊多点”风电光伏项目,提升土地增值和综合效益,实现毛乌素45万亩裸露沙地全面治理。
准格尔旗正式启动荒漠化综合防治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暨“四个百万亩”建设工程,大力推行“光伏+治沙+农林+旅游”和“板上发电、板下种植”发展模式,实现向光要电减排、向沙要绿固碳、向绿要地增效。
创新打造“新引擎”激发治沙新动能
鄂尔多斯在三北工程六期重点项目中,依托光伏治沙项目,构建“生产制造+工程建设+运维服务”新能源绿色总部经济基地,培育壮大新能源全产业发展链条,打造光伏治沙创新平台。完善“先建后补”“以工代赈”机制,优先使用本地机械、施工材料,鼓励农牧民直接参与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建设,支持嘎查村集体经济组织以资金、资源、土地等入股,构建“基地+企业+合作社+农户”多层次利益联结,拓宽村集体增收渠道,促进“新能源+治沙”项目与配套产业协同发展、融合共赢。
同时,鄂尔多斯大力实施多场景融合治理工程,已并网和新建新能源大基地项目采取“林草结合”模式,运用“林光互补”“草光互补”生态技术,与种植养殖、生态旅游等“光伏+”项目相结合,形成“板上产绿电、板下生绿金、板外带旅游”三产融合发展新模式。
目前,鄂尔多斯市库布其沙漠“光伏长城”项目已在沙漠东西两段同时开工,相向而行,计划年内新增沙化土地治理面积195万亩。现已集中开工26个重大项目,新能源总装机2024万千瓦,完成防沙治沙面积71.11万亩。(文:秦舟、辛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