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艳梁农业机械化种植专业合作社,一款新型玉米收获“神器”——自动脱粒收割机正在大显身手。这款收割机在隆隆作响的机械声中,将金灿灿的玉米粒从卸粮口飞泻而下。种植户赵亮高兴地说:“这个收割机真是太方便了,籽粒直收不仅能减少粮食损耗,还能提高收益。”
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中提出,推进农牧业机械化、智能化,加快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园区和农业产业强镇。近年来,兴安盟把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抓手,聚焦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促进农业全程机械化转型升级,加大农机科技创新力度,落实完善补贴等保障政策,全盟农业机械化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和显著成效。
实施保护性耕作827万亩;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面积186万亩;顺源16公里/小时高速智能免耕播种机成功研发;全盟机械化代耕、代种、代收社会化服务面积分别达285.3万亩、307.77万亩、489.8万亩;持续推进农牧业全程机械化示范补助项目实施,争取示范项目2个、补助资金60万元,分别为扎赉特旗绰勒银珠水稻专业合作社“水稻旱种水管”全程机械化、突泉县肉牛养殖种养结合全程机械化……一个个数字、一项项成绩,农业机械化为兴安盟实现粮食产量“十四连丰”打下了基础。
“新农具”为农业生产“换挡提速”,农民依托政策扶持和科技赋能迎来了丰收年。日前,在绰勒银珠水稻专业合作社水稻种植基地,现场测评了采用寒地水稻旱作节水直播高产栽培技术(简称“水稻旱种水管”)种植水稻的亩产。合作社负责人朴成奎介绍说:“今年一亩地产粮900多斤,比去年采用传统插秧技术每亩增产100多斤。”
“水稻旱种水管”与传统插秧种植相比,免去了育苗、泡田、打浆、插秧等前期作业和用水环节,具有节本、节水、增效的优势。“通过这种技术能够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3个人一天就能播种200多亩地,节省了不少人力。而且,比起传统插秧种植,每亩地还能节省成本300元以上,节水30%左右。”朴成奎说。
农用机械的价格少则几千元、动辄上万元,对于普通农民而言,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用好农用机械补贴,是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今年,兴安盟围绕农业机械化发展需求,积极争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19亿元。在及时足额的补贴拉动下,全盟新增高性能免耕播种机、精量播种机2300台,新增联合收割机256台,累计配套应用北斗导航无人驾驶辅助系统872台套,无人机保有量达到308台,进一步优化了耕、种、管、防、收全环节农机装备结构,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91.6%以上。
农机显身手,农业迈大步。“深耕”希望的田野,兴安盟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应用,为全盟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让农业生产越来越有“科技范”。(文:张昕阳、姜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