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草呼吸天上的风——深切缅怀人民歌唱家德德玛

发布时间:2023-12-28 21:11:29丨来源:内蒙古画报丨作者:阿古拉泰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编者按


一个月前的今天,著名歌唱艺术家德德玛老师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76岁,她为北疆文化繁荣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和广泛赞誉,引来社会各界的深切悼念。著名诗人阿古拉泰撰写的这篇怀念文章真切感人,表达了人们对德德玛这位德艺双馨人民艺术家的缅怀之情。

2023年11月28日是寒冷的。这一天,以歌声温暖大地拥抱天空,并以其顽强意志与执着信念感动生活的人民艺术家德德玛,停止了她一生的歌唱。


德德玛的猝然离世,牵动了太多人的心。人们怅然若失,放下了手中的一切。痛楚,哀惋,悲伤,茫然。一个人的离去,竟让一向平稳的日子感到了意外的失重,让一贯欢愉的生活感到了别样的孤独。平台上,满满都是她的歌声和影像,天南地北同为一个人举办线上音乐会,宛如一百个德德玛在同声歌唱!人们试图以这样的方式,挽留住她的脚步,挽留住她的呼吸,挽留住她动人心扉的歌喉……


人们像失去亲人一样悲泣,像失去部分生命一样伤痛,像失去精神的毡房一样感到寒冷而又无助……


熟悉和不熟悉的人们,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对这位才高行洁艺术家的怀念与敬重。这样的时刻,令人心存感动又心生敬意,这样的世界令人牵挂又依恋,这样的人生舞台值得驻足、倾心并为之歌唱!


1947年,德德玛出生在阿拉善额济纳一座灌满风沙的蒙古包里。大漠孤烟,预示着这片热土上将会有梦飞天;长河落日,告诉人们这里有一片晚霞会比朝阳,更红,更火。


13岁,德德玛进入乌兰牧骑,开始了她一生极不平凡的歌唱。披沙沥金,绝非一时之功。沉寂,累积,萃取,她以七十年的奋斗不断升华,让美妙的乐音翻山越岭奔腾四海,她永不停歇地歌唱着,直至生命最后一个音符……


她被誉为草原夜莺,却始终收拢着翅膀。她的舞台越来越大,却一直走着沙海一样浩瀚的漫漫长路。她用最简洁最笨拙的方法涵养着与生俱来的秉赋天赐,点滴不舍,从而成就了一位超越时代与地域的歌唱家。生命的两端,她都在蹒跚学步,这是她走路的样子,也是她学习生活的状态。艺术的天空下,她一直把自己当作一个求知若渴的孩子,因而,她的歌声才如此清纯透明,感人至深,深受人民大众喜爱,天地也为之侧耳倾听!


面对人生,她不断求索而不是索取;面对艺术,她博采众长,兼收并蓄;面对生活,她心怀感恩,敝帚自珍,小心翼翼;面对病魔,她紧咬牙关,顽强抗争,百折不挠;面对生死,她达观坦然,她说,人要讲理,有来就有回,该走就走,只不过转场前要打扫干净,尽力留下多一点好听的声音;光荣与苦难于她是孪生姐妹,胼手胝足、相映生辉。她说:“没有苦就没有甜,就没有德德玛。苦和乐,是我的左手和右手。”


在她艺术如日中天的时候,一株迎风歌唱的胡杨訇然倒下。我们发现,一株倒下的大树比站立时更加高大。倒下,并非躺平,是侧卧,是匍匐,是蓄力,是整装待发。胡杨的年轮多像是唱片啊,一圈绕着一圈,刻录着一年又一年的风声、雨声和心声。


啊,胡杨,一千年不老,一千年不倒,一万年不朽!


想象她康复锻炼时用笨拙的手指捡拾豆子的样子。顽皮的豆子不听话,一次次在她的指尖滑落,狡猾得很。豆大的汗珠一颗颗滑落下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德德玛终于站立起来了,再一次走到了舞台的中央,回到了她须臾不可离舍的广大农牧民之中,开始了她起死回生脱胎换骨的歌唱。此时,她不仅是一位艺术家,是巾帼,是战士。你看,她灵巧的左手从略显僵硬的右手猛地拨出话筒,多像那勇士的战刀出鞘,无畏地冲向沙场!


我们也学着德老师的样子,一粒粒,捡拾她艺术人生播撒的豆子。那一粒粒闪光的记忆,将给我们带来启迪、警醒、智慧和勇气,催生一代又一代有出息的种子,萌芽,破土,长高,成为参天大树!


德德玛的歌声一直被簇拥在鲜花和掌声之中。而在这鲜花与掌声的背后,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风雨、跋涉、荆棘,甚至隐痛……我们追寻她的足迹,感叹她的成功,还需思考:时代赋予了我们什么?我们反哺给了人民什么?今后,脚下的路又应该怎样去走?


不是所有的大漠都能长出胡杨,不是所有的牧场都遍地绿茵,不是所有的夕阳唱晚都注定大器晚成,不是所有的歌喉都能留下感人至深经久不息的回音……


德德玛以其一生的奉献,为我们留下了无数动人的歌声。她的每一部作品都堪称经典,每一首歌曲都有独到的抒情表达,而每一个音符都是她一滴滴汗水与心血的结晶……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时刻准备着听从母亲的声音召唤;她没做过一天领导,担当、责任、使命却时刻铭记于心;豆蔻之年她便登上舞台,但初心不忘总魂牵梦绕一直牵系着养育了她的土地、沙海、戈壁与人民;她几乎没有学历,为了艺术的幼苗不被埋没,她毅然拖着病躯办起了学校;她早已功成名就,本可含饴弄孙坐享其成,却一步步紧随时代,从一座峰峦登上另一座峰峦!


德高望重、德艺双馨、德厚流光,当之无愧。


德德玛心怀大爱,国有大事,民有疾苦,她都会眼热心动,总是第一时间站起来表达她的爱心;德德玛志存高远,起步虽早,原点却算不得高,但她滴水成河铁杵磨针,以其不屈不挠的奋争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人生之路;德德玛不拒细流,海绵一样吸纳,骆驼一样蓄水,哪怕是她的晚辈,只要优秀她都以“老师”相称相敬真诚求教;德德玛从不认输,生命吻之以痛,她却报之以歌。一次次倒下,一次次站起,拼搏,是她生命里一成不变重要的词根!


她一直眷恋着脚下的土地,哪怕蹒跚行走,哪怕崎岖泥泞,也要擦出不一样的乐音……


德德玛艺术学院成立,千里之外锡林郭勒几位朴实的牧人赶着羊前来贺喜。德老师一定请牧民们登上主席台,并带上羊。在台上,幸福的女牧民局促地红着脸一言不发,只是笑,羊们也跟着不好意思起来。这是我所见到的草原羊,最为高光的时刻。


新冠疫情紧张之际正值料峭春寒,德老师连夜赶录抗疫歌曲《雪白的天鹅》。小区保安严防死守,不肯放行,并伴着冷言冷语。德老师轻声说,各有各的责任,大局要紧,要相互体谅。保安一听是德老师的声音,立刻放行。她总是这样低调,从不用高音解决问题。


首届内蒙古音乐节在锡林浩特举行,天逢大雨准备推迟。听闻德德玛演出才从几百里远途而来的牧民们无奈地调转了马头。德老师立刻向领导反映并表示,不能让牧民失望,雨再大也不能伤了牧民的心,我先唱。广播一响,车灯、马灯、手电筒,所有的光柱一齐转向,极为壮观。在雨中,德德玛老师手撑红雨伞连唱三首,青年歌手们紧随其后,这一个雨夜,上演了一场举世无双的天地同音……


德德玛,大地的女儿,人民艺术家,草原的呼吸,百姓怎能忘记你!


如果把人生比作赛场,德德玛的上半场是预赛,下半场才是决赛;如果人生也有四季,那德德玛的春天绿草如茵,秋光里则是遍野金黄;如果把人生比作舞台,德德玛的上半场皆为序曲,下半场才开始她的华彩乐章……


所谓黄金时节,所谓华彩乐章,绝非一挥而就,绝非水到渠成。是品格道德的累积,是毅力意志淬炼而成,包括凄风苦雨,包括难以名状的病痛,包括这烟火人间里的黄沙弥漫迷雾寒潮……


苦难令理想生辉。大病初愈,德德玛的歌唱仿佛获得某种加持,她的歌声更加醇厚、更加饱满、更加从容、更有磁性,更具魅力,更加感人。一根拐杖,让生命多了一个支点,她像探矿一样叩问着人生;轮椅,一圈圈转动着,像细密的黑胶唱片,灌满岁月的风寒,也刻录下一个时代不可多得的妙音……


我们为失去这样一位旷世绝尘的歌唱家感到难过,更为曾经拥有这样一位感天动地的歌者感到自豪,并将长久地获得安慰。她是中华乐坛划时代的骄傲,她是北疆文化一张金质的名牌,她是母亲故乡永远值得自豪的女儿,她是亿万歌迷心目中的女神!


“天上没有不散的云彩,地上没有不朽的年华,岁月不会天长地久,我们要珍惜美好时光……”


德德玛的歌声洒满了北疆大地,像生生不息的牧草,深深扎根在人民的心中。德德玛,你就是一棵时代风雨中的青草,根深叶茂,年年都绿,生生不息。


青草在大雪中萌动,呼吸着天上的风!

(文:阿古拉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