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杂多:统筹人畜草三大要素,科技赋能助力特色养殖业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3-10-16 21:23:48丨来源:杂多在线丨作者: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10月13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县长久文带队前往萨呼腾镇多那村实地调研高海拔区域特色养殖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应用与示范工作开展情况。

久文强调,保护生态环境是杂多持之以恒的“国之大者”,而畜牧业是杂多人民赖以生存的“支出产业”,在海拔4300米以上区域实现特色养殖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应用,并且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示范,对高海地区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畜牧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必须不断巩固示范成果,认真对标近期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引导各乡镇进一步扩大特色养殖业关键技术应用范围,着力在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生态环境价值转化、高原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打造等方面下功夫、出实招、求突破、见成效。

2023年3月,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杂多县科技特派团牧草产业组组长、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玉柱教授及其团队成员孙志强博士、张洪瑞等人不远千里来到杂多,克服高寒缺氧,深入苦寒牧区,围绕杂多因受海拔和温度等限制,人工栽培草地生产力严重不足,且普遍存在的优良牧草品种匮乏、牧草高效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牧草减损加工技术水平低、产品品质不高和牧草产业效益低等问题,扎实开展了气候、气象、水文、植被、土壤、遥感与环境等方面信息数据的调研和搜集工作,以调研资料、统计数据为实践依据,首次在高海拔地区(4300米以上)应用旱作技术筛选和应用了若干种一年生优良牧草,引进牧草品种20余个,开展了不同类型及品种的牧草生产力综合比较示范试验,筛选了适宜于高海拔地区种植的燕麦品种2个、箭筈豌豆品种1个、饲用小黑麦品种1个,明确了燕麦和箭筈豌豆混播高产的播种量及水肥条件,优化了人工草地区域配置设计,使牧草产量提升15%以上,牧草营养价值提升一倍以上,示范面积500余亩,首次在高海拔地区加工生产了具有示范意义的裹包青贮产品,大大提高了牧草产业效益,现有的成果可复制性高,具有较高的推广意义。通过科技赋能,大大提高了高海拔地区人工栽培草地的生产力,可以有效解决青海省高海拔地区冬春季节饲草数量不足,饲草供应季节不平衡等问题,加快科学补饲的研制,提高牦牛营养供应,增强体质以稳定遗传,解决因饲草不足引起的繁殖母牛少胎弱胎的问题,增强牦牛的生产性能,同时,缓减草地退化速度和草原生态压力,实现青海高原高寒地区草畜大平衡。

久文对科技特派团的科研成果表示了肯定,对孙志强博士及其团队对杂多用情至深、对工作用心至深表示了感谢。他指出,下一步,要以目前所积累的成果为契机,以生态优先为核心,统筹“人畜草”三大要素,强化科技赋能、提高产业技术,通过牧草生产和牦牛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建立,开展良种选育、健康养殖、合理补饲、综合防疫和产品打造等关键技术的研究集成与示范,按照示范一批、成熟一批、带动一批的方式,推动形成“牲畜四季出栏、群众时时创收”的发展格局,真正走出一条具有杂多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

杂多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扎西东周,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张文号,县政府副县长谢锋敏,县政协副主席、住建局长达哇曲培,县政协副主席、结多乡党委书记曲军乃;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尕松、县农牧和科技局局长文达才仁,各乡镇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各乡镇村两委“一肩挑”、畜牧业合作社理事长参加调研。

(来源:杂多县政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