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市以生态文明建设重塑发展内涵

发布时间:2023-08-21 11:10:00丨来源:内蒙古日报丨作者: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35年前,一名叫做席宝力皋的15岁少年,坐在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白音他拉苏木满都拉呼嘎查的一片沙坨子上,看着牛羊在贫瘠的土地上艰难觅食,望着村里人家搬走后留下的一地荒芜,暗下决心,要让这片沙坨绿起来。

沙子里种树,1次活不成,就种5次、8次,10棵里总能活下来1棵。3年里的反复栽种,席宝力皋家房后的70亩树苗终于成活。

1997年之后,席宝力皋开始组织全村60户人家种树,3年完成4000多亩。

到2023年,这个数字变成了8万亩。

这是通辽人驱风逐沙的一个缩影。

如今,俯瞰辽阔的通辽大地,一派绿意葱茏。

“四个千万亩”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基本完成,“三区三线”划定成果落地应用,四级“林(草)长制”“河长制”体系全面建立……

2066万亩严重沙化土地、900多万亩水土流失土地得到有效治理,草原植被盖度提高到64.86%,全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2.9%……

山川起翠屏,秀水作蓝带,装点出一幅幅天蓝水碧、地绿人宜的美丽画卷。

在这里,为了让家园重新染绿,人们与风沙搏斗的脚步从未停歇。

通辽市地处科尔沁沙地腹部。历史上,科尔沁曾是游牧民族逐水而居、逐草放牧的天堂草原。清末民初,东北军阀与当地王公大肆开垦放荒,科尔沁草原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科尔沁区域内,天然林仅存378万亩,森林覆盖率只有2.9%。科尔沁沙地横跨内蒙古、吉林、辽宁三省区,沙地面积7760万亩,其中,通辽市境内有4086万亩,占科尔沁沙地面积的52.7%,占通辽市总面积的44.5%,全市有近200万人口生活在“无风三尺土”的恶劣环境中。

1978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风沙危害、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建设“三北”防护林工程,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人工生态林带建设由此开启。

40多年的光阴走过,一道惊艳世界的绿色长城在北疆崛起。

通辽市是“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地级示范市。作为全市生态建设重要支撑工程,自1978年“三北”工程启动实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北工程建设做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严格遵循自然科学规律,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乔灌草、造封飞相结合的原则,采取人工治理、自然修复等综合措施,持续推进工程建设。

2014年通辽市实施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双千万亩”工程,在气候持续干旱的不利条件下,该市依托“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坚持保护与治理相结合,造封飞、乔灌草相结合的原则,全市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2134.51万亩,以年均综合治沙200万亩的速度持续向前推进。建成国家级森林乡村30个,有3000多个村屯实现绿化全覆盖。

2018年,通辽市确定了“南治沙、中节水、北保护”的生态布局。完成人工造林1962.69万亩,封山(沙)育林486.31万亩,飞播造林80.2万亩,退化林修复37.5万亩。

经过多年的坚持不懈努力,科尔沁沙地在全国四大沙地中率先实现了良性逆转,林草植被盖度逐年增加,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全市林草植被盖度增加,山、沙“两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不少地区通过治山、治沙,依托建设养畜、发展林果业,使农牧民走上了致富之路。平原区通过农田林网建设,使1000多万亩农田得到有效保护,粮食产量净增20%以上。生态区位重要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通过收缩农牧业生产活动、搬迁转移农牧民,生态得到有效保护,植被得以休养生息。

2023年6月17日,世界第9个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国家林草局发布的一条消息引起全国轰动:经过“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生态工程的持续建设,中国最大的沙地——科尔沁沙地实现了全区域绿化速度高于沙化速度。

在这里,坚持“量水而行”以水定需,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辽河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作为西辽河主要流经地,保卫母亲河,守卫好东北、华北、环渤海生态防线,是通辽必须肩负的重要责任,也是保障通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2022年6月,通辽市委、市政府印发《通辽市量水而行“以水定需”行动方案》,以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坚持“四水四定”、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等为指导思想,确定了全市近期水资源配置利用总体目标及相关配套措施。

强化用水总量管控,完成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按水源类型分解落实到行业、嘎查村、取用水户工作,完成9条跨旗县河流地表水水量分配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取用水管理专项整治活动。推进实施农业取水许可管理。

对西辽河干流苏家堡水利枢纽至总办窝堡水利枢纽段河道主河槽进行分段生态清淤疏浚,确保河流生态流量下泄顺畅。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已建浅埋滴灌高标准农田工程607万亩。推进再生水利用及工业水源置换,全市工业项目已配置再生水5982.4万立方米。

通过水量调度,2023年西辽河干流入境水量达到6503万立方米,水头近25年来首次到达通辽城区规划断面,实现干流过水长度135.15公里。

在这里,全面发力,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科尔沁沙地“歼灭战”。

党的二十大报告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部署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提出“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这就需要从思想、法律、体制、组织、作风上全面发力,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努力打造全域生态安全格局。

通辽市把国土绿化工作和全市重大生态保护工程项目的实施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双组长,相关副市长任副组长,各相关单位为成员的通辽市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生态保护和修复建设,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的通知》,从工程规划、组织实施等全过程加强组织领导,高位推动工程建设,真正把生态保护和修复建设纳入全市发展总体布局中加以谋划实施。

严格遵循自然规律,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努力探索、推广、应用先进的科学防沙治沙技术。在多年防沙治沙生产实践中,确定了“两结合、两为主”的生态治理方针。总结推广了“两行一带”、生物经济圈、植物再生沙障、沙漠锁边林等12种综合治沙模式,以及机械钻孔造林、控根造林等10余种抗旱造林治沙技术。在国土绿化中大力发展节水高效林业,坚持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配置,尽可能选用杨柳榆、樟子松、五角枫等抗逆性较强的优良乡土树种。

坚持治理保护并重,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开展森林资源清理整顿工作,完成无立木林地恢复造林300多万亩;划定并实施公益林补偿面积1089万亩,占全市森林面积的51.8%,每年15.7万户,59.2万农牧民直接受益。

通辽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的决定》《通辽市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建立自然保护区66个,1000万亩,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8,其中,国家级2个、自治区级4个;建立森林公园10个,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3个,国家沙漠公园2个。实施了罕山、大青沟、乌斯吐、老哈河南岸沙带、乌旦塔拉5个生物多样性示范区建设,促进了全市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快了生态文明建设步伐。2023年3月,《通辽市沙化土地治理条例》正式实施,坚决制止和打击乱垦滥牧、乱征滥占、乱捕滥猎、乱采滥挖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

(文:郭洪申、许媛媛,原标题:科尔沁沙地在全国四大沙地中率先实现了良性逆转,西辽河干流水头近25年来首次进入通辽城区通辽以生态文明建设重塑发展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