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自然怀抱里的生态教育"课堂"!冬格措纳湖畔共话黄河源保护

发布时间:2023-08-16 14:32:38丨来源:中国网丨作者: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16日上午,一场在大自然怀抱里的生态教育“课堂”在美丽的冬格措纳湖畔开幕。

中国网8月16日讯(记者王金梅)黄河,奔腾浩荡5000多公里,哺育华夏文明,在这里发源;玛多,千湖汇聚“中华水塔”,1.6万各族儿女扛起“源头责任”。

玛多县第二届黄河源生态教育论坛在冬格措纳湖畔举行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

玛多县第二届黄河源生态教育论坛现场,嘉宾发言

16日上午,一场在大自然怀抱里的生态教育“课堂”在美丽的冬格措纳湖畔开幕!玛多县第二届黄河源生态教育论坛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学者汇聚一堂,各抒己见,共话黄河源保护。

果洛藏族自治州州委常委、宣传部长、总工会主席蒋亚琼致辞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和华夏文明的摇篮,黄河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各领域专家学者通过专业分享、精彩演讲,以全球视野、全局眼光,战略思维提出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综合性、创新性的观点见解,为“天上玛多”绿色高质量发展献策,为青海打造生态文明建设高地建言,为“母亲河”保护谋划蓝图。

玛多县第二届黄河源生态教育论坛现场

近年来,玛多县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各项任务,形成了“全方位推动、一体化管护、系统化治理、全民共参与”的成功经验,植被覆盖度、湿地面积逐年增加,千湖奇观再现,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的美丽画卷正在河源大地徐徐铺开。

生态学博士、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讲师宋昌素在论坛上发言

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河源儿女”像爱护生命一样爱护生态环境,让母亲河源头和谐、宁静的生态美景长驻,让河源大地山青水碧。

延安市延安精神研究中心首任主任、教授郝凤年在论坛上发言

玛多藏语意为“黄河源头”,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是青海省海拔最高的县,生态地位十分重要,位于“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腹地, 黄河流域年总径流量的47%在玛多县汇集,是亚洲和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生命之源”,是青藏高原重要的生态屏障,是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的发源地和黄河上游最大的水源涵养区。玛多县河流密集、湖泊众多,有5849个大小湖泊,素有“黄河之源”“千湖之县”“中华水塔”的美誉。

青海省委党校副校长、教授马洪波在论坛上发言

玛多县通过举办黄河源生态教育论坛,汇聚各领域专家学者,为生态文明建设把脉支招,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加强交流合作,共商绿色发展大计,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融入重大国家战略中体现新担当、展现新作为。

玛多县第二届黄河源生态教育论坛现场

初秋八月,冬格措纳湖微雨濛濛,美得像人间仙境,这是河源大地各族儿女共同守护的成果,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地生根的“风景”。

雾雨濛濛的冬格措纳湖畔









(摄影:中国网记者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