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榆林:北纬38°线上的防沙治沙样本

发布时间:2023-07-07 10:21:13丨来源:中国绿色时报丨作者: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当飞机进入陕西省榆林市上空时,陕北说书《刮大风》的曲调又回响在记者耳畔,演唱者贰强用略带苍凉的嗓音唱说着榆林当年的风与沙……

榆林——这座位于北纬38°线上的塞上名城,曾饱受荒漠化和沙化之苦。如今,榆林已治理的沙化土地面积占沙化土地总面积的93.24%,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固定或半固定,实现了生态环境向“整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的历史性转变,不仅为陕西成为我国首个“拴牢”流沙的省份和全省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作出重要贡献,还为全国防沙治沙提供了宝贵的榆林经验。

合理确定治理模式:从100多天到10天左右

到达榆林,记者选择步行作为熟悉这座城市的方式。

记者从榆林人民大厦出发,然后沿明珠大道至朝阳路步行。走到一个露天广场时,记者看到有不少人正看一群孩子在教练的指导下学习轮滑,于是借问路之机与丁先生聊了起来。

家住塞维利亚小区的丁先生,退休前是榆林第十二小学的数学老师,得知记者第一次来榆林时他说:“过去榆林的风沙特别大,春秋季节大风卷着沙尘,嘴里都是土,‘不吃土’成了榆林人的梦想。经过几十年治理,生态环境好了,榆林还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现在的孩子幸福,不会像我们那样‘吃土’了。”

绿色为榆林增添了更多的魅力。今年5月,榆林入选了中国“十大秀美之城”,良好的生态环境已让榆林成为了宜居之城。

建设宜居之城,榆林付出了很多。

新中国成立之初,榆林仅残存60万亩天然林,林木覆盖率仅0.9%,流沙越过长城南侵50多公里,形成“沙进人退”的被动局面,每年因水土流失入黄泥沙5.13亿吨,脆弱的生态环境成为影响榆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难题。

为改善生态环境,榆林市历届党委、政府坚持“北治沙、南治土”,以“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精神坚持不懈推进防沙治沙工作。榆林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推广营造林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创造了网格固沙、飞播治沙、樟子松套笼栽植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治理模式,植树种草、防沙治沙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防沙治沙成效显著,与榆林根据不同区域立地条件确定治理模式密不可分。

在风沙草滩区,榆林在全面保护沙区原有林草资源的基础上,建设以乔灌草合理搭配的林草植被,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在黄土丘陵沟壑区以小流域为单元,在25°以下坡耕地因地制宜推进经济林建设,25°以上及荒山荒地则营造水保林草。在黄河沿岸土石山区,重点实施沿黄公路西岸山体和道路绿化,并对红枣经济林实施低产园改造。在白于山区25°以上梁峁坡实施退耕还林(草),重点栽植混交林,扩大林草面积,涵养水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榆林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先后开展“三年植绿大行动”“林业建设五年大提升”“‘塞上森林城’提质增效行动”“国土绿化五年行动”等造林绿化活动,全力打造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目前,榆林市林木保存面积达2360万亩,林木覆盖率达36%,建成总长1500公里的长城、北缘、环山、灵榆4条防风固沙林带,农田基本实现林网化。黄土丘陵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万平方公里,年入黄泥沙量由5.13亿吨减少到2.9亿吨。榆林中心城区外围已建成90公里环城绿化圈,每年沙尘天气数量从100多天下降到10天左右,榆林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持续改善。

生态红利随之而来:从千座沙丘到打包“卖空气”

榆林人无法忘记这样的场景。

沙丘起伏、黄沙漫漫。在阳光的炙烤下,小纪汗区域大小连绵的千座沙丘反射着刺眼的白光,阵阵热浪令人喘不上气……在距离榆林中心城区16公里的榆阳区小纪汗十万亩樟子松林基地,人们无法想象这里曾是威胁榆林城区的主要风沙口。

在小纪汗十万亩樟子松林基地举目四望,四五米高的樟子松在风中微微摇动,沙柳、沙地柏牢牢束缚着沙地,不时有鸟群在林中飞起飞落……该基地不仅让千座沙丘成为历史,还成为学习的样板——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它在榆林主城区以北筑起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

为治理小纪汗区域的沙丘,新中国成立后,榆林釆取“先搭障蔽、再种草灌、后植樟子松”分步实施的固沙方法,组织动员沙区群众和社会各界开展治沙运动。小纪汗林场党委副书记王建东向记者介绍,2012年以来,在流沙基本固定的基础上,榆林采取全民义务植树、“三北”四期、京津风沙源治理、碳汇林等项目集中治理模式,大力推广障蔽固沙、容器大苗、抗旱深栽、浇水覆膜、围栏封禁、生物防虫的“六位一体”造林技术,集中连片栽植以樟子松为主的10.9万亩防风固沙生态林。目前,基地内的樟子松已从50厘米高的小苗长成4—6米的大树,初步形成针阔叶混交、草灌乔结合的稳定防护林体系。

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生态红利随之而来。

榆林首宗林业碳汇项目就落地小纪汗十万亩樟子松林基地。2021年12月30日,榆阳区林业局向小纪汗林场首批发放3张林业碳票,林场与3家企业完成5747吨碳汇交易,涉及金额14.4万元。

今年5月31日,榆林市榆阳区与中海油电力投资有限公司签订林业碳汇增汇量交易合作协议,交易林业碳汇量20万吨,交易额1000万元。目前,该区林业碳汇累计交易量达20.57万吨。据了解,榆阳区计划利用5年时间,集中连片建设碳汇林业示范基地20万亩,实现沙地治理和储碳固碳双重目标。

广大群众也享受着治理荒漠化的生态红利。

距榆林中心城区西北7公里的榆林沙地森林公园始建于2006年,其是榆林城区防护林带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建设初期,公园域内是一片半固定沙丘,林草覆盖率仅18%。近年来,园内栽植以樟子松为主的树木50多个品种约140万株,已逐渐成为榆林沙区植物的基因库。目前,该园林木覆盖率提高到65%,林分质量得到很大提高,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效果已显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市民,一个夏天游客量就超过10万人次。

生态循环利用:从防沙治沙到护沙用沙

“苦,可是值得!”

在榆林神木市锦界镇沟掌村毛乌素治沙造林基地,神木市生态保护建设协会会长张应龙对记者说:“当年,神木市毛乌素沙地圪丑沟流域每平方公里还不到0.5个人。”

不毛之地如今变了模样。

经过20多年治理,张应龙在近300平方公里的无人流动沙地累计承包治理荒沙42.8万亩,栽植人工林38万亩,管护森林50万亩,先后组建了林场、建了苗圃,逐步实现了农林产业循环发展,榆林最大的一块无人沙地变成绿洲,林草覆盖率从3%提高到65%。

治沙开始时并不顺利。

为此,张应龙四处走访西北干旱地区专家学者和治沙能手,结合自身实践逐渐总结出“乔灌草三步走”立体治沙模式。第一步,先把沙蒿种成“草方格”。这些活的草方格不仅能把流沙分成小块,还能保住表面的干沙,有利于减少蒸发量;沙蒿本身还在生长可以继续固沙,刮来的草种也能在草方格里扎根。第二步,在沙蒿形成的草方格中种紫穗槐。紫穗槐能够固氮,提高土壤养分。第三步,保水保肥后,栽种樟子松等适宜的乔木。

生态植被恢复仅是第一步,张应龙对记者说,只有形成“防沙治沙-护沙用沙-生态循环利用”,让沙漠绿地产生经济效益,才能更好地为群众从治沙中找到一条生态致富路。

经过多年的实践,张应龙发现一种叫长柄扁桃的灌木兼备生态与经济特性的树种,其根系特别发达,抓沙固土和适应能力更强,其存活期长达百余年,一旦成林能够长期发挥生态效益。于是,张应龙在治沙基地划出长柄扁桃与紫穗槐的混交林、长柄扁桃营养钵大苗等多处实验林地,他还利用毛乌素沙漠天然形成的“新月状”沙丘,试验种植葡萄、花楸、蓝靛果等经济作物。从2010年开始,张应龙加大林农产业研究应用推广力度,种植长柄扁桃生态经济林10万亩,成功开发出扁桃壳制备生物活性炭等产品;引进树莓等浆果植物,成功开发出系列饮料产品。张应龙还帮助周边村民改良耕地,发展苗木产业、荒地林果种植业、扁桃采摘业、林下食用菌种植业,实现农林牧协调发展。

据了解,张应龙的治沙基地农林业年产值超过4000万元,基地附近村民户均年收入15万—30万元,使区域农民生产方式和收入结构根本改变,昔日的黄沙变成群众致富增收的“金沙”。(文:苑铁军 赵侠 马志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