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玛沁县细化四项举措打出驻村干部管理组合拳

发布时间:2023-06-13 11:35:00丨来源:中国网丨作者: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为进一步做好国家2022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坚持基层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明确管理方向、找准管理重点、突破管理难点,创新驻村干部管理方式,打出驻村干部管理组合拳,确保驻村干部“驻”出成绩、“助”出成效,不断强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严把“入口关”,确保驻村干部选优配强。坚持从优从严选派驻村干部,严格把好人选政治关、品行关、能力关、作风关,充分考虑年龄、专业、经历、双语能力等要素,组织部门会同农牧、乡村振兴部门开展重点人员考察工作,最终确定35名2023年县级选派驻村干部重点人选。其中,留任9人、新任26人,40岁以下的年轻干部23人,占比65.7%;双语能力较强的干部28人,占比80%;曾从事乡村振兴或农牧行业工作、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30人,占比85.71%。细化明确《学习培训制度》《考勤制度》《工作周例会制度》《汇报考评制度》等7项工作制度,建立起以省级选派管理办法牵头、县级细化制度配合的“1+7”驻村干部管理体系。建立常态化谈心谈话机制,按照分级分类原则,县委组织部长、联点县级领导、乡镇党委书记、派出单位负责人与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谈心谈话,精准掌握干部思想和工作情况,近期开展谈心谈话80余次。

输好“理论液”,确保驻村干部明职知责。充分认识抓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的重大意义,各乡镇党委和各驻村干部派出单位组织专题学习《青海省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选派管理办法》《中共青海省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管理充分发挥驻村帮扶作用的通知》等重要文件,召开专题学习会40余次,通过采取集中学习、专题研讨、印发资料等方式,对文件内容进行深度解读并熟悉掌握。召开业务培训会2次,围绕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和为民办事服务等重点任务,各乡镇细化“周任务清单”,实行“每周一调度”工作机制,责任化、清单化压茬推进各项重点任务,深化驻村干部“政策宣传员、党建指导员、村情调研员、发展推动员、矛盾调解员、群众服务员”六员建设。开设党务工作者“领题主讲”专题栏目,县乡2级分管领导进行政策讲解,实现线上线下双发力、培训教育全覆盖,目前已录制4期、播出2期。

打好“动力针”,确保驻村干部用心用情。召开全县驻村干部调整轮换暨培训会,为新选派驻村干部准备“1个公文包、1张胸牌、1本驻村日志、1本政策文件、1套工作制度”的“驻村工作5件套”,确保驻村干部下得去、干得好。召开驻村干部调整轮换部署会和新老驻村干部座谈会,通过台账交接、信息交接、经验交接做到底数清、情况清、思路清。充分利用“青海省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信息管理系统”加强日常管理,各乡镇党委安排专人,每天对驻村干部出勤打卡、工作日志上传等情况进行监测,确定9名管理员负责驻村干部日常管理工作,各乡镇党委每天下午4点前向县委组织部报送驻村干部打卡情况,对未打卡的做出具体说明。近期,全县51名驻村干部每日打卡率均达到100%。落实政策要求,强化生活保障,将驻村干部生活补助、交通补贴、通信补助、健康体检、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医疗报销、驻村工作经费等纳入财政预算,切实解决驻村干部后顾之忧。截至目前,各驻村干部生活补助已全部发放至2023年4月。聚焦驻村成效,开设“一线驻村一心为民”专题栏目,总结驻村干部帮扶工作的好经验、好模式、好做法,发布“我的驻村故事”系列报道2期,全方位反映驻村帮扶工作成效,激发驻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

兜住“防护网”,确保驻村干部遵规守纪。严格落实“下延一级”管理责任,制定印发《关于在乡村振兴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中实行干部包保责任制的通知》,建立县包乡、乡包村两级督导检查机制,县委组织部、县纪委成立工作专班,开展专项督导,采取不定期“微信共享实时位置+视频连线查岗+实地暗访”等方式,针对“5个是否”重点内容,对6个乡镇51名驻村干部在岗履职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填写汇总《玛沁县驻村工作队在岗履职情况排查表》,做到及时发现先进典型、强化薄弱环节、纠正突出问题。实行驻村干部动态管理,对工作不称职、发挥作用不明显的,及时召回,目前已向上级组织部门申请召回1人。针对驻村干部日常管理薄弱环节,明确《玛沁县驻村干部“十要十严禁”工作纪律》,对工作要求、工作任务、工作作风做出具体要求;细化制定《驻村工作问责制度(试行)》,明确驻村干部、派出单位、乡镇党委3方责任,细化24条具体情形的具体问责举措,做到依规依纪严格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