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青藏高原依旧残留着冬的气息,迁徙的候鸟为尚未返青的草原带来勃勃生机。近日,生态志愿者才项南加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尕巴松多镇巴曲河边拍摄到20余只蓑羽鹤集体现身的珍贵画面。它们时而优雅漫步,时而展翅翩飞,为草原带来别样灵动。
据才项南加介绍,此前,青海省泽库县、河南县、西宁市等地均曾出现过蓑羽鹤,但多为一两只,拍摄到蓑羽鹤群还是首次,这群蓑羽鹤出现在同德县已经有半月之久,预计还会在此停留半个月左右。
蓑羽鹤属鹤形目、鹤科,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由于喉部和前颈羽毛极度延长成蓑状悬垂于前胸,故此得名。因体型娇小玲珑、举止娴雅脱俗、性情羞怯柔美,如大家闺秀一般,蓑羽鹤还有一个美称“闺秀鹤”。蓑羽鹤是地球上为数不多能飞越世界之巅的鸟类,每到秋末便要长途迁徙,飞越珠穆朗玛峰前往印度北部过冬。作为一种对生态环境要求很高的鸟类,从一两只到成群结队,蓑羽鹤每次现身都是对当地生态环境的肯定。
【摄影师简介】
才项南加,生活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是河南县的一名生态环保志愿者,10年来,他用镜头记录充满诗意的家乡,分享生态美景。
2013年,才项南加首次拍摄到三江源腹地的雪豹,并经过专业培训后进行雪豹动态监测,走上了他的生态环保志愿者之路。他风餐露宿、爬冰卧雪,行走于高山荒野,远遁烟火之外,家乡的山林、湿地、草原、湖泊……处处留下他的脚印,用镜头记录下秃鹫、白尾海雕、猎隼等野生鸟类250余种,野生动物50多种,高原植物900余种,充实了河南县动植物资料库,为河南县境内雪豹的分布区域、生存状态、种群数量以及雪豹的行为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才项南加,是青海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鸟网国际生态摄影师、青海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会员、青海省野生动植物摄影协会会员。
(摄影/视频摄制:才项南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