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兰察布:以“算力”赋能 草原云谷续航新里程

发布时间:2022-10-17 10:23:38丨来源:乌兰察布日报丨作者:刘超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一条全长400多公里的双回路光缆线路,连接着北京亦庄互联网数据中心和享有“草原云谷”美誉的乌兰察布。

从北京市海淀区的清河站出发,乘高铁前往位于内蒙古腹地的乌兰察布市,全程不到两个小时。而比高铁更快的“中国速度”,就在离轨道不远的地下——一条全长400多公里的双回路光缆线路,连接着北京亦庄互联网数据中心和享有“草原云谷”美誉的乌兰察布。

大数据基地(摄影:段建宁)

2021年5月,《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布局全国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2021年12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同意内蒙古自治区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的复函,仿佛冬日里一缕暖阳照在乌兰察布大地。

复函同意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规划设立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边界为和林格尔新区和集宁大数据产业园,充分发挥集群与京津冀毗邻的区位优势,为京津冀高实时性算力需求提供支援,为长三角等区域提供非实时算力保障。

自此,乌兰察布数字经济整装再出发,踏上了打造算力高质量供给、数据高效率流通的大数据发展高地的新征程。

为什么乌兰察布能够脱颖而出?

那就先要说说“草原云谷”乌兰察布是什么样?回答是“中国草原避暑之都”,是“空中三峡”,是“建在玄武岩上的城市”。乌兰察布夏季平均气温18.8℃,年平均气温4.3℃,数据中心每年有近10个月时间能够使用自然冷源制冷,同等技术条件下可以节约能耗20%到30%,能够极大提升数据中心绿色发展水平;乌兰察布具有地质结构稳定、土地面积广袤等优势,加上处于地震少发地带,是建设大型数据中心的理想区域。

乌兰察布坐拥的大数据产业资源禀赋远不止于此……

这里是四通八达的“枢纽基地”。乌兰察布是内蒙古距离北京最近的城市,240公里的距离,自驾3小时、高铁96分钟、飞行39分钟可轻松直达;是连接华北、东北、西北三大经济区的交通枢纽,也是我国通往蒙古、俄罗斯和欧洲的重要通道。优越的区位、便利的交通为乌兰察布发展大数据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京呼高铁的开通,距离数据服务端口近、人才技术资源辐射强的优势进一步放大。

这里是绿能无限的“风光之都”。绿色能源供应充足,有效风场面积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内蒙古的三分之一。目前,全市新能源总装机达752万千瓦。

优越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能源条件、政策条件相互叠加,注定了乌兰察布是大数据产业的优选之地。

乌兰察布华为云数据中心外景(摄影:高安发)

天时地利还需人和,具备先天优势的乌兰察布打造了坚实的大数据产业基础。

为了打造大数据全产业链,乌兰察布市在硬件建设和营商环境方面也下足功夫。硬件建设方面,乌兰察布建成了基础设施完善的大数据产业园,以察哈尔高新技术开发区大数据产业园为核心,以察右前旗、兴和县为支撑,打造“一核心,两支撑”的数据中心空间布局;乌兰察布直通北京的点对点专用双回路大容量光缆已正式投入运营,光缆端对端传输时延在5毫秒以内,每对纤芯可提供每秒8000GB的电路带宽,可进行毫秒级的业务切换,各项性能指标均已达到业内领先水平,真正打通了到首都的“信息高速公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运营商也将乌兰察布升级为互联网省级交换节点城市。营商环境方面,打造便利的创业环境,最大限度压缩审批时间和工作流程,为企业无偿提供“一对一”贴心政务服务;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在用地用房、生产经营、人才引进等多方面给予企业政策支持;与北师大、北京八中等知名学校合作办学,与北京协和医院、阜外医院开展医疗合作,为企业入驻、吸引并留住科技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出台优惠政策、完善配套服务、加大对外宣传和招商推介力度……乌兰察布全力为大数据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取得了喜人的大数据产业成果。

乌兰察布是面向未来的“草原云谷”。

指示灯飞速闪烁,“嗡嗡”低响声回荡,一台台整齐排列的服务器正在存储、读取和传送着海量数据。乌兰察布大数据产业园内,华为、苹果、阿里巴巴、快手等26个数据中心集聚其中,服务器签约规模达419万台。每一分、每一秒,一张张手机照片、一条条短视频、一份份政务灾备数据等千千万万的数据正存储到“草原云谷”乌兰察布。

数据中心的集聚,吸引了各类产业纷至沓来。

产业链延伸方面,清华同方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建设4条全自动高端装备生产线,可实现年产各类高端装备20万台套,清华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已经落地,填补了乌兰察布高端电子产品制造产业和科学工程仿真计算的空白;中弘紫晶投资的“内蒙古政务云大数据灾备中心”和蓝光光盘生产线投入运营,该项目是国内目前最大的自主可控的蓝光存储和光盘生产项目;安恒信息技术的网络安全防护中心及人才培育基地项目已签约落地;以百度为代表的孵化平台,已成为创业创新的“绿色直通车”,现在孵企业达70余家。

服务外包方面,以博岳通信等为代表的呼叫服务外包、以梧桐木为代表的地图数据编辑及处理等项目相继入驻并投入运营。全市大数据服务外包企业已达到13家,提供2000人的就业空间。

同方智能制造基地投产(摄影:唐璇博)

“从云到端”的全产业链加速成形。

乌兰察布还拥有着广阔的大数据发展前景。

乌兰察布大力培育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典型经验做法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获得“最适合投资数据中心的城市和地区”“数据中心产业发展示范城市”“中国数据中心新基建先锋城市园区奖”等称号及行业知名奖项,“南贵北乌”的大数据发展格局已经形成。

2021年12月,“科技创享云谷 英才智汇草原”2021数字经济发展与人才培养峰会举行,举办乌兰察布市数字经济发展协会成立仪式和乌兰察布市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基地签约仪式。

2022年5月,乌兰察布市政府与中金数据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约,与北京中弘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约,与上海华怡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约,累计项目计划投资近200亿元,承载服务器约160万台。

2022年6月,乌兰察布市政府与上海德衡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约,项目计划投资40亿元,分两期建设,包括绿色能源算力中心项目和空间信息云计算中心项目。

从大数据聚集,到大数据运用,再到高端研发,乌兰察布奠定了“南贵北乌、草原云谷”的新产业基础,草原上升起了顺应数字中国建设的“大数据”云。

“草原云谷”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