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文化 “绣”出多彩生活

发布时间:2022-08-17 14:35:00丨来源:中国网丨作者: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蒙古族刺绣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义和塔拉镇注重保护和传承这一非遗文化,将其纳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乡村振兴特色亮点工作紧紧抓在手上,让更多群众依托指尖技艺“绣”来喜人收入、“秀”出幸福生活。

比赛现场,绣娘们飞针走线(摄影:杨贵强)

走进义和塔拉镇沙日花嘎查的蒙古包,一场别开生面的比赛正在进行。来自全镇5个嘎查的56位绣娘飞针走线,她们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特定图纹的刺绣,评委则根据作品的完整性、针法和色彩运用、背面的整洁度等打分、评奖。

参赛绣娘玉兰是沙日花嘎查妇联主席,2021年4月,玉兰领办了“开鲁县蒙高莉布丝瑰蒙古刺绣合作社”,吸纳5个嘎查的96位绣娘为合作社社员。身为党员、合作社理事长的玉兰,积极为社员培训技术、联系订单,让姐妹们足不出户挣到钱。

“我们合作社绣娘已经完成了50个钱袋订单,一个订单纯挣430元,除了订单,我们还利用闲暇时间绣烟荷包、蒙古袍装饰、靴子等作品,通过线上、线下销售,增加收入。”玉兰边刺绣边说。

玉兰在专注地刺绣(摄影:胡建华)

比赛现场,记者见到了蒙古族刺绣县级传承人高娃。高娃说,她十岁时母亲就去世了,没人传授她刺绣手艺,但发自内心的喜欢,总是让她忍不住利用一切机会练习。没有五彩线,她就用黑白线;在家没时间,她就边在山上放羊边绣。多年来,刺绣已成为高娃的生活日常,技艺日益提升。2017年,高娃在通辽市首届“巾帼指尖风采,巧手扮靓生活”女手艺人技能大赛中获得三等奖;2019年,在全市蒙古族传统刺绣技艺比赛中获得二等奖;2021年,在通辽市第三届蒙古族传统刺绣技艺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同年,作品“褡裢、烟袋”入选“绣美新时代——内蒙古刺绣礼物大赛作品展,并被推荐参加国家民委民族文化宫展览。

高娃(右)向镇妇联主席孟祥君介绍自己刺绣的蒙古袍(摄影:胡建华)

如今,高娃有了自己的传统刺绣工艺传承基地,她介绍说:“我带动五六十个姐妹学习刺绣,今年已经做完了70多个钱袋订单。我要带动更多的姐妹学习刺绣,把这个技艺传承下去。”

评委在评选刺绣作品(摄影:杨贵强)

义和塔拉镇政府副镇长、妇联主席孟祥君是本次比赛的评委,她介绍说,为了做大做强刺绣产业、传承非遗文化,义和塔拉镇近年来多次举办刺绣培训班,免费为高娃传统刺绣工艺传承基地提供场地。“我们镇通过举办蒙古刺绣比赛,以赛促学,吸引了更多人学习、传承这项传统的手工艺,同时我们大力扶持非遗传承人的刺绣传承基地和合作社发展,带动妇女姐妹们学习刺绣。在传承传统手工艺的同时,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孟祥君说。

绣娘把自己的得意之作带到比赛现场展示(摄影:胡建华)

(文/图:胡建华、杨贵强、郝丽丽、王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