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国之大者"守好黄河源头:玛多县举办首届黄河源生态教育论坛

发布时间:2022-07-22 10:57:38丨来源:中国网丨作者: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7月20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首届黄河源生态教育论坛在冬格措纳湖畔举办。

7月20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首届黄河源生态教育论坛在冬格措纳湖畔举办。原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青藏高原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华环保联合会常务理事洛桑灵智多杰,青海省委党校副校长、教授马洪波,青海省委党校教授索南旺杰等八位生态领域资深专家从“黄河母亲河”“在国家公园遇见最美的自然,发现最好的自己”等方面作了主题发言。青海原上草自然保护中心负责人阿旺对《黄河源旗舰物种雪豹监测》《黄河乡生态管护员鸟类保护的实践案例》作了讲述。

玛多县委书记丁凤山出席论坛并致辞,他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和省州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玛多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心怀“国之大者”,坚决扛起源头责任和源头担当,致力于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生态为民,致力于创造人民高品质生活,点“绿”成“金”,积极探索“两山”转换新路径,植被覆盖度、湿地面积逐年增加,千湖景观再现,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生态画卷正不断展现在世人面前。

洛桑灵智多杰在发言时谈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和华夏文明的摇篮,黄河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心系黄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我们一定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三个最大”省情定位,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坚决筑牢黄河源头生态安全屏障,讲好黄河源头的故事,宣传好黄河源头第一县,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守护好母亲河。

马洪波在发言时谈到,国家公园是自然人文景观的精华地、是生态经济文化的综合体、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教科书、是人类心灵净化的修炼所,要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使之成为带动经济发展、引导群众致富的重要力量,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源泉。要正确处理好“四种关系”,敬畏自然、保护自然,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阿旺在讲述中说,玛多是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也是黄河源头重要的生态与物种宝库。近年来,雪豹、狼、棕熊、猞猁等肉食野生动物频现,说明玛多的生态环境正在不断改善。要坚定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促进全民共享生态红利 ,守好三江源“东大门”。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打造黄河源自然教育基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索南旺杰发言时说,要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观落实到人的心中,将信念转化为行动,才能带来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要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会发展新局面,积极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丁凤山表示,玛多县首届黄河源生态教育论坛探讨了问题、交流了经验、拓展了思路,取得了圆满成功。站在历史发展的新起点,玛多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保护好黄河源头生态作为忠诚捍卫“两个确立”,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的重大举措,务必以“国之大者”的高度清醒,扛牢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务必以“一抓到底”的坚定决心,打好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役,务必以“久久为功”的恒心韧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质增效,务必以“闯创干拼”的工作作风,凝聚生态环境保护强大合力,以国家公园建设为抓手,坚定不移保护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融入“四地”建设,找准玛多的发展定位和发展路径,奋力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玛多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青海省委第二巡视组副组长张海宁,联络员陈士勇,巡视专员王建楠、郭启龙等同志应邀出席论坛;在县的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各乡镇党委、政府,县委各部委,县直机关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论坛。

(文:张盟,供稿:中共玛多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