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草原“四库”功能:草原具有粮库重要功能

发布时间:2022-06-13 10:41:49丨来源:中国绿色时报丨作者: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从粮食安全到食物安全,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也要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草原不仅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对保障食物安全也具有重要作用。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

从粮食安全到食物安全,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也要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草原不仅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对保障食物安全也具有重要作用。

草原是草食畜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人均口粮消费逐渐减少,肉蛋奶等畜禽产品消费逐渐增加。

2017年,我国居民人均口粮消费比1981年下降了44.6%,而肉蛋奶等动物性食品的消费量比1981年增加了5.3倍。同时,在动物性食品中,猪肉消费比例呈持续下降趋势,而牛肉、羊肉等草食畜产品消费比例不断提高。

据农业农村部统计,2020年全国人均猪肉消费比例为52.6%,比2016年的62.8%下降了10.2个百分点;牛羊肉人均消费量从2016年的13.0%增加到2020年16.3%,提高了3.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草食畜产品在居民食物结构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在保障食物安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居民膳食结构的改变,口粮消费占粮食总产量的比例逐渐减少,而饲料粮消耗则逐年增加, 保障粮食安全的压力更多是保障饲料粮安全的压力。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大米、小麦的自给率分别为99%和98%,虽然玉米产量到2030年将大幅增加,但玉米和大豆的供需缺口将进一步扩大。在饲料粮缺口变大的情况下,饲料进口量大增。2021年,我国进口大豆1亿吨,进口干草199.24万吨。

草原是我国草食畜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中国畜牧业年鉴》显示,我国牧区、半牧区县牛羊肉供给量占全国的比例大幅增加:2020年,我国牧区、半牧区牛存栏量占全国牛存栏量50%,比1998年提高了32.8个百分点;牛出栏量占全国牛出栏量26.4%,比1998年提高了12.5个百分点;牛肉产量占全国牛肉产量39%,比1998年提高了27.5个百分点。2020年,我国牧区、半牧区羊存栏量占全国羊存栏量38.1%,比1998年提高了10.8个百分点;羊出栏量占全国羊出栏量30.4%,比1998年提高了2.1个百分点;羊肉产量占全国羊肉产量35.1%,比1998年提高了13.9个百分点。2020年,我国牧区、半牧区提供的奶产品产量占全国的20%左右。

草原牧区提供的畜牧产品为满足我国畜产品需求增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强草原保护修复,提高草原生产力,提供更多优质牧草,促进草食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对减少饲料和牛羊肉进口依赖、更好保障国家食物安全意义重大。

发展农区草业有利于保障食物安全

我国传统农业以收获作物籽实为目的,农作物必须完成整个生育期,在生产中受气候、地域、季节差异影响较大。而牧草生产则以收获营养体为目的,不需要籽粒成熟,不需要完整生育期,能够更充分利用气候和土地资源,生产出更多的有机质产品。

从饲料利用的角度来看,如果以单位面积营养物质产量核算,同样气候条件下,全株青贮玉米的营养物质收获量是单纯玉米籽实的1.5—2倍。据测算,如果利用全国10%的中低产田种植优质高产牧草,可增收牧草干物质8750万吨;如果利用我国农闲田的10%新增用于种植高产优质牧草,可增收牧草干物质956万吨;如果在10%的疏林地、茶园地、果园地中种植高产优质牧草,可增收牧草干物质724万吨。以上三项合计可增收牧草干物质约1亿吨。按照平均10公斤牧草干物质转化为1公斤牛羊肉计算,可增加生产约1000万吨牛羊肉。

我国草原是重要农作物和栽培牧草野生近缘种的基因库

目前,人类栽培的作物有2300余种,栽培作物均起源于野生植物,其中粮食作物大多来源于草原野生植物。我国草原上分布的植物种类多样,其中许多植物是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的野生近缘种。这些野生近缘种普遍具有抗旱、耐寒、耐瘠薄、抗虫、抗病等优良抗逆基因。有效保护和充分挖掘这些优良基因,用于改良和培育农作物新品种,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许多栽培牧草的野生祖先在我国草原上也有广泛分布。充分利用这些野生种质资源来改良和培育栽培牧草品种,提高栽培牧草品质和抗逆性,对促进草业发展也十分重要。

(原标题:草原具有粮库重要功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有关负责人阐释草原“四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