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光银,陕西石光银治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支部书记。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治沙英雄、全国绿化十大标兵、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全国绿化十杰、全国十大扶贫状元,获得习近平总书记首次亲自颁授的“七一勋章”,并获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杰出林农奖”。
1952年2月,在陕西省定边县海子梁乡,一个小婴儿呱呱坠地,父母为他取名为“石光银”。那时,紧邻毛乌素沙漠南缘的定边县时常被风沙侵扰。
漫天黄沙、狂风呼啸,瞬间便可将房屋吞噬,同时“掠走”屋外玩耍的孩童。在20世纪五十年代的定边县,这样的场景与故事屡见不鲜。
石光银也有着类似的经历。7岁那年,他与玩伴在放牧时偶遇沙尘暴,两个孩子被刮出30多里地。三天后,父亲在内蒙古一位人家中找到了石光银,而同样被刮走的小伙伴却再也没有回来。
随着年龄的增长,石光银发现风沙最可怖的地方不止“吃人”。一场沙尘暴可以让辛苦耕种了一年的庄稼颗粒无收,缓慢移动的沙丘还会淹没村民的房屋。“飞沙走石家无粮,人老几辈住坯房……”。
从那时起,“治沙”的念头便在他心里扎了根。
“跟沙斗争到底”
“跟沙斗争到底”,这是石光银对我们提到最多的一句话。回顾以往,石光银的确一生都在与沙子作斗争。
事实上,从地理位置来看,石光银的家乡榆林市身处黄土高原并非沙漠地区。据记载,历史上由于榆林市生态遭到严重破坏,数千里的森林植被被砍伐。地表黄土露出,和相邻的毛乌素沙漠连成一片,而相接地区的城镇便成为了风沙的直接受害者。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前的100年间,榆林地区有6个城镇、412个村庄、210万亩农田被流沙吞没。
土墙被推倒,羊群被刮散,农田和水井被掩埋……一次次沙尘暴让村民们陷入贫困的黑洞中。石光银讲述,十几年间,父亲带着全家老小总共搬了9次家,最后落脚在毛乌素沙漠北缘的榆林市定边县原海子梁乡四大壕村。3年后,黄沙又逼近家门,本来还想搬,但父亲累垮了,病倒了,实在搬不动了。
“沙进人退、一夜返贫”,这就是石光银幼时的生活常态。因此,石光银心里明白治沙是一个艰难且痛苦的过程。
早在18岁时,他便成为生产队长,去榆林学习了沙漠栽树的技术。20岁那年,石光银担任公社大队队长。那时,石光银便开始带领村民在荒沙里种树,让家乡出现了第一片绿洲。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大风三六九,小风天天有。”——扶贫题材剧《山海情》里这句对荒漠戈壁的描述,也是定边县的真实写照。
“我们祖祖辈辈几代人都吃了风沙的亏,受风沙的害,要拔掉穷根,必须先解决沙漠化问题。”石光银向我们说道。
1984年,国家出台政策,允许农民承包治理“五荒地”。石光银意识到,这是他难得遇到的机遇,必须抓住。
石光银带领村民种树
那时,身为海子梁乡南海子农场场长的石光银,毅然放弃当时被称为“铁饭碗”的职务,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民股份治沙公司——“新兴林牧场”(现为陕西石光银治沙集团有限公司),与乡政府签订了承包治理3000亩荒沙的合同,成为全国首位承包沙地治沙的农民。
为了筹措买树苗的资金,石光银拿出所有积蓄,卖掉家里的84只羊和1头骡子,还四处借贷。最终他联合了7户村民,正式开始了治沙事业。
早出晚归是常态,石光银和他的团队一头扑进工作中。一年间,3000亩荒沙地上种植了旱柳、沙柳、杨树等多种植被。同时,丰沛的雨水让树木成活率达到85%以上。在“治沙”这场斗争中,石光银取到了第一次胜利。
第二年,乘胜追击。石光银又与定边长茂滩林场签订了承包治理5.8万亩荒沙的合同。
治沙规模扩张,石光银又遇到人手不足的难题。这一次,他向村民们发起了“征集令”。
“我叫石光银。我成立了一个荒沙治理公司,要治理狼窝沙……凡有人愿意与我一起治理狼窝沙的,不论民族、不论身份,内蒙古的也行,宁夏的也行,甘肃的也行,咱陕西的也行,一概欢迎……”很快,石光银便组成了一支127户484人的治沙队伍。
这支队伍浩浩荡荡“挺进”了沙漠,但这次天公并不作美。他们栽种的树木没有抵抗住风沙的侵袭,连续十几天的沙尘暴将90%的树苗损毁殆尽。而次年,沙尘暴再次来袭又摧毁了80%的树苗。
怎样才能提高树苗成活率?石光银带着问题四处求教,学习先进的治沙经验。1988年,石光银决定“三战狼窝沙”。他带着村民们用学来的“障蔽治沙法”工作,这年树木成活率突破80%,极大的鼓舞了大家的信心。
初具规模的治沙队伍、掌握先进的治沙经验还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帮扶,石光银的治沙视野开启“快进模式”。
据陕西日报报道,1994年,石光银承包治理了4.5万亩盐碱滩。1996年、1998年,又分别承包治理了县上盐化厂盐碱地7.5万亩。1997年,他承包治理了国营长城林场荒沙地4.55万亩。2003年春,按照“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的标准,一季造林5万亩。到2004年年底,石光银承包的25万亩荒沙、碱滩得到了全部有效治理,并且反复造林面积35万亩,直接资金投入2000多万元。
石光银站在沙漠里瞭望远方的植被
在治沙这场旷日持久的斗争中,石光银不仅联合了当地村民,还将自己的儿子、孙子也纳入其中。在媒体的报道中,至今,石光银已经带领村民在25万亩荒沙、碱滩上种活了5300多万株(丛)乔灌木林,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筑起一条长百余里的“绿色长城”。
同时据遥感监测图显示,榆林市植被覆盖度从2000年的12.04%增加到2018年的46.7%,毛乌素沙漠正在从陕西版图上“消失”,陕西成为中国第一个完全“拴牢”流动沙地的省份。
“治沙就是拔穷根”
“治沙就是拔穷根。”石光银对我们说道,“治沙就是为了要让大家更好的生活,通过治沙,我们也提高了大家的收入,这是关键。”
对于石光银而言,致富始于治沙。“早期治沙的时候需要钱,我们必须要有自我经济支撑。”因此,石光银和他的团队创造出了“公司+农户+基地”的新模式,把治沙与致富结合起来。
数十年来,石光银带领村民“搬”掉了大沙梁,平出2000多亩水地,打了20多眼机井,铺上了地下输水管道,栽上网框林,配上抽水机具。在自己种植出的林地里,石光银大胆突破利用水利工程赚钱。
此外,从1997年开始,石光银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带领定边白于山区最贫困的50户272人逐渐迁出大山,成立十里沙行政新村。
为了让村民们有自我造血能力,他在已承包治理好的沙地上无偿给每户划拨3亩宅基地,带领他们打水井、盖房子、架电线、发展养殖业,逐渐走出了贫困。
“开发利用荒沙,发展荒沙产业,我们让村民赚钱。”石光银向我们讲述,他依托与当地的林草资源,带领村民办起了新兴林牧场,百头肉牛示范牧场,三千吨安全饲料加工厂,千亩樟子松育苗基地,西湖、太阳山、千亩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500亩松柏园,5万亩生态林,狼窝沙项目治理区等经济实体和旅游景点。
2002年时,其沙区人均占有粮年年在1000公斤以上,人均年纯收入上万元。石光银所在的四大壕村被定边县命名为小康村,而村民们也成了那时少有的“万元户”。
石光银与孙子石健阳在脱毒马铃薯基地工作中
“我们吃了一辈子不认字的亏,不能再让娃娃们吃不读书的亏”。石光银说道。治沙只是治贫的第一步,教育成为村民们走向更好生活的重要希望。
数年间,石光银的公司先后投资100多万元,建起了荒沙小学、光银希望小学,解决了十里沙村及周边适龄儿童上学难的问题。
教育、产业两手抓。2015年,石光银成为十里沙村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十里沙村先后完成了自来水入户、村级生产道路建设及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宽带网络户户通实现全覆盖,村民的生活日益改善。自2019年起,石光银又支持当地村民新建了322座移动大棚,大力发展蔬菜和桃果树等经济林种植。
事实上,在石光银多年带领村民治沙、致富的过程中,他的努力得到了许多认可与荣誉。
比如石光银先后被国家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治沙英雄、全国绿化十大标兵、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全国绿化十杰、全国十大扶贫状元等荣誉称号,还两次被邀请出席联合国国际防治荒漠化会议,介绍治沙经验。2000年他获得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的“世界优秀林农奖”,2002年获得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的“世界杰出林农奖”。
此外,2021年6月,石光银还被授予“七一勋章”。当天,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首次亲自颁授“七一勋章”并发表重要讲话。
能够坚持四五十年治沙的人很少也很苦,石光银带领村民们过上了更好的生活,也让毛乌素漫天沙尘不再在当地肆虐。“接下来,我们要跟随时代,利用高科技赋能治沙产业,让治沙工作脱离粗放式管理,不断细化管理方式。”石光银说道,“未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们一定会带领大家过上更好的生活,更好地巩固如今的治沙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