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沙源如何变为绿屏障?郑福田建议加强“贺狼缺口”生态廊道建设

发布时间:2022-03-05 20:12:04丨来源:中国网丨作者: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全国政协委员郑福田建议做好绿色产业文章,把风沙灾害源头变为绿色生态屏障,保障国家的生态安全。

中国网3月5日讯(记者 王金梅) 内蒙古是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关系华北、西北、东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在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长城”上,有一条长约180公里的自然地理缺口,俗称“贺狼缺口”。这道“缺口”关联着一条南北宽约400公里、东西长约800公里的大风通道——“西风输沙通道”,严重影响祖国北疆生态安全。 

3月4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在北京开幕(摄影:新华社记者 鞠鹏)

来自内蒙古,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民进内蒙古区委会主委郑福田向大会提交了一篇“关于支持‘贺狼缺口’生态廊道建设的提案”,建议做好绿色产业文章,把风沙灾害源头变为绿色生态屏障,保障国家的生态安全。

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民进内蒙古区委会主委郑福田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

大兴安岭、阴山山脉和贺兰山逶迤相连,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从东到西构筑起了一条天然生态屏障,既是我国400毫米等降水线,也是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林地与草地的天然分界线。在这条地理生态屏障的贺兰山北部与阴山山脉尾部的狼山之间,存在一个长约180公里自然地理缺口,俗称“贺狼缺口”。

该地区气候干旱少雨多风,年平均降水量102.9毫米,蒸发量2258.8毫米。由于季风气流沿新疆、河西走廊东侵,经中央戈壁等低地“狭管效应”加速,沿线没有高山阻隔,自然形成了一条西起天山走廊东部、东至“贺狼缺口”,南北宽约400公里、东西长约800公里的大风通道,被称为“西风输沙通道”。

受风前区域风力减速效应影响,形成了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齐四大沙漠和毛乌素沙地,总面积达15.77万平方公里,占内蒙古自治区国土面积的13.3%,且沙漠化呈逐年向东蔓延趋势,对阿拉善高原以东、以南的河套平原等商品粮基地以及华北平原、京津冀等广大地区构成了不同程度的风沙危害,严重影响祖国北疆生态安全。 

乌兰布和沙漠

位于“贺狼缺口”的乌兰布和沙漠,地处西风输沙通道的核心位置,又是黄河内蒙古段的重要流经区域。一直以来,乌兰布和沙漠与黄河沙水相连,在风力作用下,以每年8~10米的速度东进南移,沙漠边缘由黄河西岸的阿拉善盟扩展到东岸的乌海市,每年约有1亿吨黄沙侵入黄河,已经成为黄河内蒙古段沙害的源头,严重威胁黄河内蒙古段河道和水利枢纽安全。

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是我们必须肩负起、履行好的重大政治责任。加快实施“贺狼缺口”生态廊道建设和保护工程,对于治理沙漠、保护黄河,构建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内蒙古阿拉善盟群众在乌兰布和沙漠种植梭梭

为此,郑福田委员建议:

首先,国家将“贺狼缺口”地区的生态安全廊道建设列入《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北方防沙带》专项规划,启动实施以推动构建黄河上游沿线生态廊道的建设和保护工程,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连片修复、长期坚持,实现风沙灾害源头变为绿色生态屏障,保障国家的生态安全。

其次,国家以“贺狼缺口”生态安全廊道建设重点工程为抓手,加大项目支持、资金投入,依托林业、草原、水保生态工程,继续扩大沙漠锁边成果,确保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建立生态保护建设多元投入机制,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保护建设,鼓励支持绿色公益组织和农牧民参与植树造林,做好绿色产业文章,为当地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星空下的光伏电站(摄影:孟和朝鲁)

第三,国家加大对“贺狼缺口”地区产业发展政策支持、科技创新支撑力度。一是大力支持因地制宜发展沙生林草产业、特色产品精深加工业、沙漠旅游业、清洁能源产业和创新服务业等不同的产业类型;二是依靠科技进步推动沙漠产业转型升级,聚焦以水定产、生态环保、防沙治沙、植被恢复等方面培育和延长产业链,大力推进光伏发电与荒漠治理相结合的“光伏治沙”等新技术示范应用,打造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三是加快沙漠、戈壁地带大规模新能源开发规划布局,充分利用“贺狼缺口”地区土地广阔、风光热资源丰富的独特优势,建设“亿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开展电解制氢和氢能储运,打造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国家级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示范区,实现“贺狼缺口”地区生态安全、产业兴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