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业“土办法”走出乡村振兴“快步子”

发布时间:2022-02-24 14:45:00丨来源:中国网草原频道丨作者: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棚外寒风料峭,棚内春色满园。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大沁他拉镇刘家堡村设施农业大棚里,层层叠叠的绿叶下,草莓个个硕大、饱满、鲜红,绿波轻漾的香瓜秧苗、挂满枝头的黄瓜等反季蔬菜郁郁葱葱,长势喜人,于春寒料峭中平添一份春的暖意。

“我们村位于城区南缘,每年开春,游客就会渐渐多起来,大棚里的草莓吃在嘴里香甜,闻着有浓浓的奶香味,蔬菜都是用的农家肥,纯绿色无公害……”正月里,党支部书记乔玉存每天都早早地来到大棚里接待来往的游客,并向游客介绍着各种成熟可采摘的果蔬。

超大超甜入口即化的草莓和新鲜绿色无公害的蔬菜是怎么种出来的?

“我们用的全是‘土办法’!牛粪是天然的有机肥,富含草莓生长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加上一定量的草灰土,基本上草莓就是长在牛粪上的草莓,再通过光合作用,长出来的草莓个头大、品质高、口感好。”采摘园负责人张振阳向记者介绍了种植草莓的独特之处,2021年冬,草莓采摘园共使用了260立方米的牛粪,全部来自农户家,在提高草莓品质的同时,农户也有了每立方米45元的收入。

“地下”有了保障,张振阳又在“地上”做起了文章。

一走进张振阳的草莓大棚中,就听见一片嗡嗡的蜜蜂声,一只只蜜蜂在淡白色的花丛中飞来飞去,忙碌不停。张振阳欣喜地说:“这些‘雇请’的蜜蜂不是为了采蜜,而是给草莓花授粉。通常,由于塑料大棚通风,草莓花难以授粉。每个棚放置两个蜂箱,为的是给大棚草莓授粉,这可是我在实践中摸索出的‘生物工程’。”

不远处的蔬菜大棚内,一垄垄绿油油的瓜苗在春日里显得生机盎然。乔玉存自豪地告诉记者:“蔬菜大棚比其他大棚地温高6℃,蔬菜秧苗睡在‘电褥子’上,不愁秧苗成活率。”

乔玉存说的“电褥子”是以玉米秸秆为资源,通过加热恒温提升地表温度,提高秧苗成活率的同时,也达到了节约秧苗成本的目的。“以前农户们购买秧苗都是去外面买,拿豆角苗来说,一棵豆角的苗就6毛钱,现在农户们都采取‘土办法’给香瓜、豆角插上‘电褥子’,虽说土但这种方法投入小、见效快,成本下来了,一棵才2毛钱。”乔玉存说。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刘家堡村坚持生态立业,推动设施农业绿色发展,整合产业扶持资金622.6万元,建设了16栋1.7万平方米高标准温室大棚,通过以产业带休闲、以休闲促产业,成功打造出“村集体+家庭农场+农户”为经营管理模式的特色休闲采摘园,村集体经济增收30万元,农户获得“租金+薪金+分红”的三重收益,农户运用“土办法”发展设施农业热情空前高涨,走出了乡村振兴的“快步子”。

(文: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