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林文苏:玉树草原的暖心“调解大师”

发布时间:2021-06-21 11:43:55丨来源:青海日报丨作者:于瑞荣丨责任编辑:赵明霞

1984年参加工作以来,成林文苏以耐心和细致开展调解工作,以“发现一起就解决一起”的工作决心,将大量矛盾化解在基层,以自己的真诚之心,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爱戴

不忘初心,用实干践行使命

下拉秀镇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西南部,与玉树州囊谦、杂多两县和巴塘乡、上拉秀乡、小苏莽乡接壤,214国道横穿全境,距结古镇86公里。

参加工作以来,成林文苏始终不忘自己的职责,不管哪里有纠纷,不管何时发生纠纷,只要他知道了,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尽心尽责及时化解。在牧区,许多矛盾纠纷往往是由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引发的,如果调处不及时,很可能就会让矛盾激化,酿成更大的矛盾纠纷,因此他总说“牧区老百姓的事没有小事”。

近年来,司法所的工作走上正规化轨道,同时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同解决影响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在人民调解工作中按照“四化”(即:调解工作制度化、法律法规通俗化、调解程序规范化、回访制度经常化)制定各项调解工作制度,并按制度操作,做到有章可循。为使一些调解常用法律法规通俗易懂,人民调解委员会制作张贴了藏汉双语的宣传单,达到了一目了然的法律宣传效果。人民调解委员会按照调解程序制作了调解程序流程图,使当事人按照调解程序主张权利,调解程序规范化。为确保调解工作得到较好的执行,人民调解委员会实行了调解回访制度,对调解成功的纠纷在十五日内进行回访,做到了调解工作有始有终。

勤学苦练,岁月打磨出的“调解大师”

为了切实做到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实实在在为民办实事,有效化解居民间矛盾纠纷,成林文苏先后自学了《人民调解工作程序》《合同法》《婚姻法》以及人民调解的一系列法律法规,通过不断学习积累,他的业务本领不断提升,逐渐成为了一个能够熟练化解各种矛盾的行家里手。群众愿意把与其他牧民的纠纷向他讲,哪家有什么困难也愿意同他谈,他因此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暖心“调解大师”。

有一年,成林文苏了解到下拉秀镇白玛村牧民扎某在同他人争执过程中被打伤后,打算回家后召集亲戚朋友进行报复。得知这一情况,成林文苏主动上门做工作,分析利害关系,并积极为他申请法律援助,劝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通过他的耐心劝说,扎某终于放弃了采取极端手段解决问题的念头,而是选择将对方起诉到法院,并且获得了胜诉,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有效避免了一场刑事案件的发生。

这仅是成林文苏调解工作的一个缩影,在三十几年的矛盾纠纷调解中,诸如此类的案例还有很多,他的工作因此得到群众的认可,上级党委和领导同事对成林文苏的工作给予肯定。

调防结合,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最细微处

在牧区,基层问题错综复杂,牧民群众矛盾千变万化,仅靠调解解决不了所有问题,成林文苏就带领村调委会成员把工作重点放在“防”字上,认真摸索研究各类纠纷的特点和发生规律,采取得力措施,防范到位,抓早抓小抓源头,对可能诱发群体性事件的苗头性问题及时化解,确保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第一道防线”作用。

同时,在发现矛盾纠纷后,立即组织力量进行有效化解,做到早发现、早解决。多年来,无论是入冬迁户、还是牧民邻居间的矛盾纠纷,成林文苏始终做到认真履行职责,坚持严格调解与灵活处理相结合,努力做到小事不扩大,大事不激化,力争给每个当事人一个公正公平的说法和交待。

一次,玉树市下拉秀镇苏鲁村与杂多县昂赛乡,因虫草采挖区域划分发生了纠纷。成林文苏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宣传政策、法规,经过两天的耐心劝导教育,苏鲁村在场村民全部返村等待相关政府部门沟通和解决,成功化解了一场恶性的群体性纠纷。

时间回到2014年3月的一天,尕玛村四社的十六户牧民来到镇司法所要求解决他们多年的草山纠纷。成林文苏了解情况后,立即到实地进行勘察,并到市档案局翻阅了纠纷地区历来的草山证,同时,在多次与村社干部进行协商,详细了解了情况原委后,将十六户牧民再次召集到一块分析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协商、调解,十六户牧民最终达成了一致。事后,村民对这次调解工作非常满意,还特意做了一面锦旗送到了镇司法所,表达了十六户牧民心中的感激之情。

[人物档案]

成林文苏,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下拉秀镇司法所所长,同时兼任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负责维护基层治安稳定和矛盾纠纷调解工作。自1984年参加工作以来,以耐心和细致开展调解工作,以“发现一起就解决一起”的工作决心,将大量矛盾化解在基层,以自己的真诚之心,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爱戴,先后受到司法部、省、州、市表彰,2015年下拉秀镇司法所获司法部“全国先进司法所”荣誉称号;2016年个人获省司法厅“全省最美人民调解员”荣誉称号;2017年获司法部“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荣誉称号。

(作者:于瑞荣,原标题:玉树草原的暖心“调解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