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见证,科尔沁的春天绿了

发布时间:2021-05-17 13:45:00丨来源:中国环境报丨作者:张春燕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十四五”开局的第一个春天,草原上再没有沙随风舞的光景,火红的萨日朗一夜盛开,草群互相攀比着长高。草原儿女的心房,就这样被暖烘烘的、充满朝气的、满怀希望的春风忽然闯入了。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以下简称科右中旗)的春天,是什么时候来的呢?

在护林员眼里,是又长高几公分的沙棘林;

在摄影发烧友眼里,是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翩翩起舞的白天鹅;

而在牧民的眼里,是牛羊交易市场成交了好价钱后心中的喜悦。

每个人的眼里,春天都有不一样的出场方式。

2021年的春天,“十四五”开局的第一个春天,草原上再没有沙随风舞的光景,火红的萨日朗一夜盛开,草群互相攀比着长高。草原儿女的心房,就这样被暖烘烘的、充满朝气的、满怀希望的春风忽然闯入了!

一次饱含深情的嘱托

科右中旗地处科尔沁草原的南部、大兴安岭南麓。这里曾有原始的泉河,原始的植被,白云般绵延的羊群,随着草原牧歌散落在科尔沁。300多年前,一个蒙古族王爷要修建王府,他长途跋涉后,遇到这块宝地,便觉得眼前一亮:东高西低,靠山面水,平坦辽阔,北靠五头山、南视代钦哈嘎湖。王府便建造在其间的平坦之地。

多年前这里水草丰茂,几百年后,人进草退,过度放牧、垦伐使草场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贫困于是如影随形。由于长期受制于自然地理条件和整个区域发展环境,位于内蒙古东部的科右中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贫困人口多、贫困面积广,始终难以摆脱欠发达的局面。1988年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旗;2011年,被列入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水资源紧缺、土壤沙化、草场退化、自然灾害频发,农牧民靠天吃饭、入不敷出,堪称贫中之贫、困中之困。2004年公开数据显示,全旗沙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26.32%。

科右中旗政协副主席、扶贫办主任陆拾玖一声叹息,“我记得大概自己15岁左右(上世纪70年代)以前,我们这里的生态是可以的,雨水比较正常,气候宜人。待我15岁之后,草场退化比较严重,渐渐地开始‘十年九旱’,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陆续发生。”

2016年6月15日,5年前的这个日子,依然清晰地印刻在陆拾玖的记忆里。

那是惨痛的记忆。“2016年,这一年先是旱灾,总算到了6月15日这一天,好不容易下雨,却等来了水灾,辛苦种下的庄稼都涝了,8月三伏天成大旱天,偏偏9月秋收前下雨。一下雨,我的心就焦虑,我知道老百姓的收成又不好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都没了,金山银山还守得住吗?

2017年6月23日,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在北京召开,科右中旗作为深度贫困旗县也参加了会议。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情又沉重,他说“看到一些地区还很落后、群众生活还很艰苦,大家感到心里沉甸甸的。”

总书记又说,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需要找准导致深度贫困的主要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脱贫攻坚举措。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县、贫困村,致贫原因和贫困现象有许多共同点。比如,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深度贫困地区往往处于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同经济发展的矛盾比较突出。还有一些地方处在地质灾害频发地带,“十年一大灾、五年一中灾、年年有小灾”,实现脱贫和巩固脱贫成果都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实践证明,深度贫困并不可怕。只要高度重视,思路对头,措施得力,工作扎实,深度贫困是完全可以战胜的。”这样的话,掷地有声,激荡人心。总书记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深刻体察、科学判断,道出了科右中旗生态致贫的“病根”,也指明了脱贫攻坚的方向。

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站起来!因生态致贫的穷根,就要将它狠狠地拔起。科右中旗党委政府党员干部立下决心:向贫困宣战。

举全旗之力,啃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这块“硬骨头”,关系到科右中旗贫困群众的福祉,关系到几十万草原儿女的未来,也关系到全自治区乃至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为此,科右中旗严格按照五级书记抓扶贫和“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责任制,全面推行“四包”责任制,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排除万难,历尽艰辛,在祖国北疆大地上展开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生态扶贫决战。

2015年,科右中旗人均年收入不足4000元。仅仅过去4年后,2019年4月18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科右中旗退出贫困旗县序列。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内8366户、21780人全部达到脱贫标准,重点贫困嘎查(即行政村)全部出列。2020年更上一层楼,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实现14670.3元,同比增长17.9%。

一段与风沙抗争的历程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科右中旗人都记得,春天总是和风沙如影随形。

“4月,出门一趟,耳朵、嘴里都是沙。”风沙大,苗也栽不活。“头天种上,第二天就被刮走了。连天风沙,经年无收。”科右中旗牧民白吉林白乙拉一说三叹。科右中旗的春天,并不总是春光烂漫。

2015年,中宣部开始定点帮扶科右中旗。

心中有多少深情,脚下就有多少泥土。中宣部组织调研组风尘仆仆而来,用了3个月时间踏遍科右中旗的角角落落。最后,一份沉甸甸的调研报告《吃生态饭、做牛文章、念文旅经——科右中旗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调研》出炉。报告不仅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牧民贫困的现状,也勾勒出如何重建绿水青山收获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

这份极具智慧的调研报告成为科右中旗“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战略规划,点亮了草原深处的蝶变之路。

科右中旗是自治区兴安盟唯一的牧业旗,牧民几千年游牧生活形成了放牧牛羊的生活方式,而不加控制的超载放牧是草原退化、风沙四起的主要根源。

科右中旗南部沙区3个苏木、扎赉特旗北部山区8个苏木被称之为“南三北八”,是兴安盟深度贫困的缩影和代名词。“南三苏木”更形成沙化集中连片区,沙化土地面积一度占据全旗沙化面积的37.5%。“南三苏木的土层非常薄了,羊、牛在草原上走,蹄子走过去,沙子就被搅上来了。”科右中旗副旗长邹小舟这样形容。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宣传部部长黄坤明带队到科右中旗调研,来到高力板镇,走在一片茫茫草原上,远远地看到一个牧民放牧的集中点,牧民经营的草场范围全部沙化,寸草不生。草场紧挨着道路,路的另一侧,草原植被茂密。以道路为分界线,对比鲜明:一边是碧绿的大草原,一边是沙土地。草原破坏是怎样造成的一目了然。黄坤明俯下身,抓起一把沙,细细端详。“沙子里还有土,一定不能再让沙化持续恶化。”他语气坚定,“全旗要下定决心采取措施,走生态优先的道路。”

按照“吃生态饭”的战略,恢复草场生态是第一要义。科右中旗下决心实施“三禁”:禁牧、禁垦、禁伐。

科右中旗按照全年和半年制定禁牧范围,以“每日必巡查、早晚必突击”的方式,依法惩处偷牧、夜牧等行为。成立“三禁”联合执法工作组,长期对各苏木、保护区及林场进行联合执法。“决不能让制度规定成为没有牙齿的老虎”,科右中旗党委、政府围绕“三禁”实行最严格的处罚、最严厉的责任追究,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和政府有关监管部门各负其责,形成合力、追责到底,形成有力震慑。

2018年,中宣部协调社会力量在科右中旗实施防沙治沙项目,覆盖7个苏木和3个国有林场,共完成柠条、沙棘栽植面积2.85万亩。中宣部机关共捐款100万元,在哈吐布其嘎查种下1500亩沙棘苗木,成活率均达92%以上,让科右中旗筑起绿色生态屏障。

在“吃生态饭”的战略指引下,科右中旗走上一条生态治理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的“生态扶贫”之路,为“绿色发展、生态优先”写下了生动注解。

“全旗611万亩沙化土地中,有效恢复540万亩,恢复比例达到88.4%;森林覆盖率从2014年的15.43%提高到18.05%;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从2016年的35.17%提高到63%,天然草原草群平均高度高出同期14.62厘米;2016年以来,有沙天气较历年同期平均减少21天。”邹小舟说,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治理,草原往昔的大美风光,回来了!

一场“两山”理论转化的生动实践

2020年10月,科右中旗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生态环境部组织专家来现场核实。专家下了车,一眼望去,湛蓝的天空、绿毯般的草地,金灿灿的阳光穿过白云。再转个身,远方成片的松林昂首挺胸、此起彼伏。

这里原先是沙地啊。

专家大吃一惊,拿着手里的卫星图片仔细比对,“短短几年,卫星图片上黄色的部分已经转绿了”。看了数据、现场,确认无疑。

可以说,科右中旗的生态扶贫,就是一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

面对“生态保护”和“脱贫攻坚”的双重挑战,在加强生态修复、留住绿水青山的同时如何带动群众脱贫?中宣部此前制定的发展战略里有答案:做“牛文章”。

科右中旗在落实“三禁”工作时,大力推行舍饲圈养,建设人工草地和饲料基地,优化畜牧业结构,采取了“从散养向规模化养殖转型”“从放牧向舍饲养殖转变”两大方向转变,减羊增牛,缓解生态环境承载压力。“通过三四年时间,扭转了牧民散放散养的习惯,现在路边已基本上看不到放牧的牛羊了。”科右中旗委常委、副旗长白洋介绍说。

“好的改良牛品种,下个牛犊就能卖1万块钱。老百姓手里有牛,就有了底气。”白洋进一步解释,科右中旗通过产业政策扶持,将一二次产业资金以奖补的形式补贴给建档立卡贫困户买牛。贫困户有了牛,就有了新生活的希望之种。

种子要想茁壮成长,离不开肥沃的土壤——2020年5月1日,科右中旗鸿安现代肉牛交易中心大庙牛市开市。

内蒙古鸿安牛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书会,在锣鼓喧天、张灯结彩之际,心中热潮涌动:这一切来之不易。

鸿安牛业是一家肉牛养殖交易的龙头企业,在中宣部的协调下,赵书会带着经验、资源、激情来科右中旗二次创业。千里迢迢、抛家舍业,还遇到了2020年初的疫情,回不了青岛的家、也进不了科右中旗城区内,在牛市的施工场地度过了难熬的时光。回想寒冬腊月的孤独,再和老百姓脸上洋溢的幸福比,他觉得“值”!

开业当天,来自代钦塔拉林场的吴巴根,仅用一上午就售出70多头牛;内蒙古甘华农牧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甘瑞宇果断出手,以每头13500元的价格一举购入53头牛,且对牛品质高度认可;来自广东创五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振华,一直关注着科右中旗的肉牛产业,实地考察后给予“三个有利条件”的高度评价:“一是天时,政策非常好;二是地利,人气够是做‘牛文章’的基础;三是人和,市场人群火爆。我非常看好这里的发展。”

2020年5月开业,至2021年4月,大庙牛市交易额突破13.2亿元。

“牛市起到产业链中的关键作用。过去老百姓交易牛,要到200多公里外的通辽牛市,交易成本高,现在足不出户在家门口就能交易,省下一大笔费用。”

“我们鸿安集团进驻后,亿利源集团、华阳集团等其他知名肉牛产业龙头企业也接踵而至。今后要把这里打造成覆盖蒙东、辐射东北的现代化肉牛交易基地。”赵书会说。

“中宣部的对口帮扶,解决了科右中旗农牧产业发展的难题,增牛+改饲+农牧一体化,形成了肉牛产业‘种养加销’的绿色生态农牧业产业链,发展日新月异。”白洋说。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生态处一位同志对此评价说:科右中旗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农牧民”“合作社+农牧民”“协会+农牧民”“企业+协会+基地”等企农合作实现转化的方式,使科右中旗的主要产出源于第一产业的生态农牧业,又高于第一产业的叠加效应,实现了产业延伸的提升。

一次以生态文旅促乡村振兴的探索

如果说生态治理打下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发展牛产业是牵住经济增长的“牛鼻子”,那么打造文旅产业则是激活一个地区内生动力的点睛之笔。

科右中旗发展壮大文旅产业,这个题眼抓得稳、准、妙。

民族特色书写浩荡历史——作为我国北方历史活动的主要区域之一,匈奴、东胡、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留下浓墨重彩的历史足迹……

壮美风景展现自然瑰丽——绵延6.2万公顷的五角枫自然保护区,与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翰嘎利湖、蒙格罕山相连,形成18公里的扇形生态旅游景区,是“京津冀吉辽”黄金旅游线的重要地理节点……

牧马文化跑出草原风情——“立足草原、放眼世界”,依托科右中旗浓厚的马文化背景,以“国际速度马大奖赛”为牵引,丰富草原生态旅游形态……

蒙绣底蕴绣出美好生活——植根于本地的刺绣文化底蕴和坚实的群众基础,旗里扶持自有品牌产业,创办刺绣基地、培训绣娘。通过“协会下订单、免费供原料、绣工接订单、计件算收入”模式,让妇女巧手致富,成为脱贫的又一道亮丽风景线。

好生态孕育好风光,好风光吸引天下客。

“生态恢复了,来自北京、沈阳甚至广州地区的摄影爱好者近年来逐年增加。为了适应拍摄团队需求,科右中旗政府提出旅游的五大定位,并制定了营地制度,在不影响候鸟迁徙习惯情况下,于较远的地方设立野营基地,供游人拍摄。”科右中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巴达拉胡介绍。

在中宣部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图什业图亲王府景区正式挂牌“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科右中旗影视外景基地”,擦亮了影视文化旅游的金字招牌;电视连续剧《枫叶红了》在央视一套播出,再现了科右中旗扶贫干部的感人故事;引入文旅产业的龙头企业华侨城,编制文旅产业发展规划,有效整合了图什业图亲王府、翰嘎利湖——五角枫自然保护区、莱德赛马场等旅游景点;建设大剧院,通过举办各种大型活动,把科右中旗的知名度打得更响亮……

“你看,这是五角枫旅游项目的产品规划,我们已和华侨城达成合作模式,他们派经营团队经营,也投入一部分资金,把先进的运营理念注入进来。我们要进一步开拓市场,华侨城进入后,我们的市场将面向全国。”巴达拉胡说。

“华侨城会采取主题公园的运营模式,讲好我们的本地文化故事。比如,图什业图亲王府设计开城仪式,穿着蒙古族服饰的士兵骑着战马走出来。王府的主院陈列百年历史,西院讲述‘绣满时光’的蒙绣艺术,东院结合本土艺术人才,在演艺大厅唱响王府大戏。王府园林结合3D灯光秀、水上光、墙上影,再现当年的繁荣盛况。”巴达拉胡手指着文旅规划示意图,讲述自信而又激昂,一张生机勃勃、充满无限可能的文旅发展蓝图,在他的描述中清晰了、具体了、生动了。

当宾客自四面八方集聚科右中旗时,文化自信提升,老百姓更有获得感。

“我是科右中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者,我叫娜荷芽。”留着短发的娜荷芽,流利轻快地介绍着志愿者工作,“2017年,科右中旗展开农牧民素质提升工程,这个工程覆盖农牧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旗、苏木、嘎查三级带动推进,让脱贫典型故事分享进村、文艺志愿服务进村、励志主题电影展映进村,促进广大群众形成自强自立、争先脱贫的精神风貌。”

在科右中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文明”一起抓,一手抓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和农牧民素质提升。“群众的思想观念不断转变,生态理念不断增强,通过脱贫攻坚的主题宣讲,他们意识到党的政策真心好。” 娜荷芽说。

一场闪耀着党性光辉的接力跑

生态扶贫讲的是政治、干的是民生、体现的是大局、反映的是党性。

这是一场誓在消除贫困的决战,“扶贫是压倒一切的第一任务。”党性修养激荡着党员们的一腔热血,体现在一切为了群众的初心中。

王超,中影集团的一名党员。2019年11月,当看到集团招募科右中旗哈吐布其驻村第一书记的信息后,他主动报名,“作为一名党员,我真切地想投身于国家这一伟大的事业中。”

当他来到嘎查任职后,虽然脸生,每每走村串户,老百姓都热情地招呼他,用当地话反复说两个字“来啊”,意思是“常来、欢迎你”。

这是他的上任驻村第一书记谭安东留下的宝贵财富。

谭安东来之前,哈吐布其许多村民买粮、米都要靠赊账,等过年卖了牛羊才能还债。王超接任时,“嘎查里的老乡们已经能实现生活需求的财务自由了。”

此般今昔对比不胜枚举。

“谭书记来的时候,哈吐布其村委会还在烧炉子,现在都装上暖气片了。”

“之前村外的沙屯子一片荒芜,黄沙漫天,现在已被防护林固定住,中宣部捐资种植的1500亩沙棘林,已有1米多高了。”

谭书记任职期满,人离开哈吐布其,心还在。“他对我影响很大”,王超说,“我也经常就扶贫问题向远在北京的他请教。”

两人交接工作时住同一个宿舍,每天都聊至深夜。这不仅是一个党员对另一个党员的传道授业,更是一种精神的传递,一种责任的托付。

“扶贫工作的政策一定要接续下去,一定要守护好我们种下的1500亩沙棘林啊。”谭安东嘱咐。

1500亩沙棘林,每年都长高一点点。脱贫户包额尔敦仓是护林员,每天要巡护沙棘林。他因患病致贫,2015年年收入还不到4000元,现在护林员工资加上自己养牛的收入,年收入能超过10万元。

以前,哈吐布其作为科右中旗20个深度贫困嘎查之一,有291户88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4户334人,贫困发生率为37.7%。现在,全村成功脱贫,家徒四壁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男人放牧、女人刺绣,这曾是科尔沁草原蒙古包里的幸福图景,而今赋予了新时代的意义。走进脱贫户春英家里,明亮的采光、洁白的地砖、整齐的布局,紫色丝线在春英手里翻飞着,一朵朵渐变紫色的花瓣悄然绽放。

“绣完这幅作品,能挣5000元。”春英的眼中神采奕奕。以前她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好在聪慧、能悟,靠着一双巧手成为一级绣娘,养牛闲暇时接个定制单,年收入稳定在万元以上。

几年来,科右中旗将传统的蒙古族刺绣打造为重要产业扶贫项目,刺绣带头人白晶莹培训绣工1.6万人次,带领2895个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年收入提高2000元。

在短短几年间,无数的党员、干部为了扶贫事业奉献着、奔波着、奋斗着。

不能忘记:

扶贫办主任陆拾玖不打欠条借给两户贫困户4万元买牛……

脱贫户包额尔敦仓家里,至今把谭安东的指导员联络卡贴在墙上……

大庙牛交易市场规划初期,赵书会在办公区专门留出党员活动室……

巴达拉胡把一个贫困员工送去上海培训,希望他有更好的发展……

上百人自发在村口送别驻村第一书记,流着泪说:再见了……

还有:

2017年6月起开展的新时代农牧民素质提升工程,创新性提出“一学一带两转三改”的工作重心,用蒙汉双语将“冒着热气”的政策精神送到基层一线,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乡村百姓家”;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两委”成员、农牧民党员等成立“带动人”队伍,实现结对带动农牧户全覆盖,一些贫困户“等靠要”懒汉思想不复存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每周召开“双书记周例会”,驻村第一书记和嘎查书记一起,及时解决联系群众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更好地做好扶志、扶智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工作……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必须用意志、信念、奉献、责任穿越枪林弹雨。

科右中旗全体党员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践行着“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庄重承诺。

2021年3月8日,在科右中旗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科右中旗旗长郭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告——

“十三五”期间,科右中旗累计下派315名第一书记、947名驻村工作队员、5271名结对帮扶干部,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8.64亿元,因人因户、精准施策,实现脱贫产业全覆盖,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实现15101元,是“十二五”期末的3.2倍,21780名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高质量退出贫困旗序列,农村牧区面貌、农牧民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无数的艰难、困苦,不尽的汗水与泪水,诠释了一个执政党的信念,一个国家的意志,一个只有在神州中国的大地上才会实施、才会成功、才会实现的扶贫奇迹!

(文:张春燕,原标题:大兴安岭见证,科尔沁的春天绿了——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生态扶贫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