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草原牧民的新“幸福密码”:人富草青

发布时间:2021-05-13 08:41:35丨来源:中新网丨作者:张林虎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草原要增绿,牧民要增收,保护好生态环境才是真正护住了牧民的饭碗。

最近一段时间,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扎鲁特旗图布信嘎查的牧民洪格尔巴特尔总是喜笑颜开。不久前,他饲养的300多头牛产下了160头牛犊,单项收入就能达到200万。

这一切得益于洪格尔巴特尔几年前的一个“冒险”决定。

2014年,洪格尔巴特尔联合哥哥、姐夫组建了生态家庭牧场,一次性投入400多万元建起了棚圈、饲草料库、青贮窖等基础设施设备。“我们3家的草牧场在一起,联户经营能节省人工,使用机械也有保障,有很多的好处。”洪格尔巴特尔说。

联户发展的经济效益逐年显现,洪格尔巴特尔开始改变经营理念。此时,面对草原生态保护和牧民增收的双重压力,扎鲁特旗开始实施“减羊增牛”政策,发展优质良种草原黄牛产业,打破“一羊独大”的局面。

就在别的牧民观望的时候,洪格尔巴特尔毅然决定卖掉家里的上千头羊,采取科学养畜、小畜换大畜、退牧还草、品种改良等措施,使畜牧业由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

“羊吃草多,且刨草根,草场压力大,而牛只吃草尖,不影响草生长。大牲畜数量少,耗费的人力物力也少。”洪格尔巴特尔说。

洪格尔巴特尔通过少养精养实现了经济、生态双赢。“同样一片草场,以前养了1000只羊和300头牛,一年的毛收入140万左右,但草不够吃,光买草料就需要近百万,而现在养牛的纯利润就能达到200万。”洪格尔巴特尔说。

如今,洪格尔巴特尔的家庭生态牧场建设秩序井然,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13700亩的优质草牧场,3000余平米的现代化标准棚舍,养殖规模已达到繁殖母牛300头,育肥牛年出栏600头。

2019年,洪格尔巴特尔与北京一家公司合作成立富硒牛养殖基地,弥补了当地富硒牛肉产品的空缺,开发出富硒牛肉、富硒牛肉酱等富硒系列产品,价格比普通牛肉贵出一倍。

与此同时,依托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区位交通优势,洪格尔巴特尔在牧场搭建蒙古包,做起了牧区旅游产业,吃上了“生态旅游饭”,年接待游客上万人,走上了多种经营发展的新路子,2020年旅游收入达到20万元。

在距离洪格尔巴特尔牧场约160公里的兴安盟科右前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白晶莹带着2.6万名“草原绣娘”走出了一条“刺绣脱贫”的新路子,她带领289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年收入提高2000元,绣出了乡村振兴美好前景。

2016年,白晶莹结合当地173个嘎查的贫困情况,制定了刺绣培训扶贫规划,打造了刺绣基地—产业村—绣工团队—志愿者团队—草原绣娘工作链条。

“金牌绣娘”梅荣说,以前带着母亲四处打工,如今刺绣让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订单越来越多,一年收入6万元不成问题,我相信只要踏实肯干,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我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城里买房。”

科右中旗哈吐布其嘎查地处科尔沁沙地腹地,土地退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成为脱贫致富的一大瓶颈。

当地牧民白吉林白乙拉家里共5口人,母亲患病加上两个孩子上学,2015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在易地搬迁、教育、医疗等一系列政策帮扶下,白吉林白乙拉如今住进了新房,还依托扶贫产业资金养起了肉牛,并被聘请为生态护林员。妻子刘孟兰则通过蒙古族刺绣技能培训,成为一名一级“绣娘”,靠巧手致富,全家年收入超过5万元。

如今的白吉林白乙拉,种着地,养着牛,当着护林员,房子宽敞明亮,孩子大学毕业。

在他看来,草原要增绿,牧民要增收,保护好生态环境才是真正护住了牧民的饭碗。“生态林造好后,不再黄沙满天,养牛也省心好卖,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好生态带来的好生活。”白吉林白乙拉说。(文:张林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