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果洛州:肩负使命嘱托 书写江源答卷

发布时间:2021-05-11 11:22:44丨来源:学习强国丨作者:王湘琳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时至今日,果洛州生态治理成效显著,环境质量稳步向好。扎陵湖、鄂陵湖面积分别增大74.6平方公里和117.4平方公里,湿地面积增加104平方公里,湖泊数量增加到5849个,三江源再现“千湖美景”。

打开中国植被分布图,西南部的白色冰川与褐色的高山裸岩之间,有一处被大片翠绿色覆盖的土地,无数毛细血管般的溪流自此发源汇集,一路东去。这里就是三江源地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每年输出600亿立方米清洁水。

在青海,美丽而神秘的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河流密布,湖泊、沼泽众多,雪山冰川广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湿地面积最大、河湖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因此,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年宝玉则,水天一色(摄影:李兴发)

果洛藏族自治州地处三江源腹地,生态地位尤为重要。近年来,果洛州立足“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坚持生态立州、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建立健全体制机制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时至今日,果洛州生态治理成效显著,环境质量稳步向好。扎陵湖、鄂陵湖面积分别增大74.6平方公里和117.4平方公里,湿地面积增加104平方公里,湖泊数量增加到5849个,三江源再现“千湖美景”。更值得一提的是,森林覆盖率达到13.4%,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果洛州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高起点规划和实施好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三期项目和长江、黄河果洛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生态治理工程,坚决守护好三江源头、保护好“中华水塔”,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玛多之痛,唤起青海对三江源生态保护的决心

玛多县地处三江源腹地,平均海拔4500米,是万里黄河流经的第一县。上世纪90年代末,因过度放牧、无序开采等原因,导致草场沙化、湖泊锐减、鼠害肆虐。

伫立在海拔4610米的山巅,环望扎陵湖和鄂陵湖,碧波浩渺……

望着眼前的美景,33岁的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管护员尔金仁增黑色的脸庞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听父辈说,40年前这片土地上‘风吹草低见牛羊’,然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因过度放牧生态环境跌到了谷底。作为管护员,现在父亲最期待的就是我将这里每天的变化拍成照片带回去给他看一看。”

2016年,随着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挂牌成立,青海大胆破冰,用改革和担当的精神闯出新路子。

2016年4月,按照山林水草湖一体化管理的要求,为了实现生态保护与牧民整体脱贫双赢,果洛州委制定出台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机制和生态管护员管理办法。截至目前,玛多县已经有近3042名牧民变身“生态管护员”,巡视管护自己的家园。

在黄河源头,呼呼的山风不停地吹着,尔金仁增黑色的脸庞冻得铁青。但是戴着红色袖章,骑着摩托车驰骋在黄河源头扎陵湖边进行草原巡护是他最开心的事情。

说起生态管护员一职,尔金仁增颇为自豪:“巡护工作比起以前放牧,虽然有些辛苦,但是一想到自己脚下的牧草还能再次长得跟羊腿一样高,就很满足。”

尔金仁增说,原本自己是以放牧为生,一年全家收入不到一万元,自从2016年成为生态管护员后,他一个人的年收入就超过了3万元,不仅如此,经过国家和政府的不断努力,尔仁增成为生态管护员以来,在草场的生态保护中没有碰到盗猎、破坏草场的现象,这片草场的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近年来,玛多县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为契机,以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增加群众收入、摆脱贫困、守好源头生态、打造精神高地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实施了“六位一体”网格化管理模式。全县组建了4个乡镇生态管护站、27个村级管护队和190个管护分队,设置生态公益岗位管护人员3042名,并赋予生态管护员六项职能,形成了“点成线、网成面”的管理体系。

三江源的牧民由草原利用者变为生态管护者,积极探寻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平衡点。

重构环境治理体系,“一块牌子管到底”

如今的玛多之变,就是三江源生态治理改革步履不停的缩影。

2005年,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启动,退牧还草、以草定畜、沙化治理、移民搬迁、工程灭鼠等环境治理措施同步展开,一场艰辛的探索拉开帷幕。2015年,一期工程实施10年后,三江源各类草地产草量提高了30%,百万亩黑土滩治理区植被覆盖度增加到80%以上,三江源水资源量增加近80亿立方米。2018年,玛多湖泊数量创下历史新高:5849个。

鄂陵湖畔,碧水接天,飞鸟疾速掠过。

惊艳与震撼,是黄河源头留给许多人的第一印象。但对于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黄河源园区管委会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局副局长马贵来说,这样的场景,实在是来之不易。

2015年底,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根据方案,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黄河源园区管委会组建,玛多县原林业、国土、环保、水利等部门的生态保护管理职责,整合为管委会下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局,同时将县森林公安、国土执法、环境执法、草原监理、渔政执法等机构,整合成管委会下的资源环境执法局。

“一块牌子管到底。”亲历了黄河源头巨变的马贵发出这样的感叹。从建设“天地空一体化”的生态大数据中心,到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马贵担起更多职责,比以前更忙碌了。

治理黑土滩,播种草籽;搭起招鹰架,防止鼠害……为了“绿归”黄河源头,马贵和同事们想了无数办法。他带记者来到一处草滩:大片沙地被石方格沙障划分成若干区域,石方格内,人工补种的披碱草随风摇曳。“看不出来吧?这里以前都是寸草不生的沙土。”说着,他兴奋地搓了搓手,满脸自豪。

如今,当地牧民冬天住在县城,享受更好的教育医疗条件,夏天回到故乡,有序放牧牛羊。部分牧民当起了生态管护员,成为这片土地的守护者。

“自试点以来,通过管护员的巡护监测捡拾垃圾和维护草原的基础设施,扎陵湖、鄂陵湖以及星星海,周边的生态环境比以前更好,尤其是水域面积这几年一直在持续增加,野生动物的数量明显增多。”马贵说。

年保玉则,“休养生息”守护“中华水塔”

盛夏的年保玉则遍地开着金黄色的格桑花,远处的湖水、雪山与蓝天白云相互交映,宛如一幅油彩画。生态管护员肉公手拿编织袋和长长的夹钳按点巡护。

位于果洛州久治县索乎日麻乡的年保玉则山形如莲花,总面积3469平方公里,保存有冰蚀地貌、冰碛地貌、现代冰川等地质遗迹。

“现在可比以前轻松多了,垃圾已基本找不到了,除了当地的牧民以外,很少有人来这边了。”肉公说,家乡的生态也越来越好了。

自上世纪90年代起,随着年保玉则旅游观光、餐饮、住宿等产业的兴起,引得游客纷至沓来,但也因此产生了垃圾,加之牧民过度放牧和中藏药材的采挖,地处三江源核心区的年保玉则生态受到破坏。

为保护水源和草场、维护三江源生态,2018年4月起,年保玉则正式关停。肉公说,他意识到游客增多带来的环境污染,也发现游客踩踏草皮后,格桑花也慢慢开得少了。他便与其他牧民自发在景区周边捡垃圾,尽量维护环境。

随着景区的关停,当地政府为每块土地、湖泊设立了生态管护员,像肉公一样每一个果洛干部群众正式肩负起保护“中华水塔”的责任。

“以前每年夏季是景区游客最多的时候,也是垃圾最多的时候。那时候一夏天能捡100多袋垃圾,光牦牛驮运就得拉50多趟。”肉公回忆道,后来景区关停了,外面的人进不来,垃圾也渐渐没有了。

“近两年,我们在巡护途中,经常与雪豹、棕熊、岩羊、猞猁等珍稀野生动物‘邂逅’,但是以前游客多,基本找不到它们。”肉公说。

如今,年保玉则渐渐恢复生机,遍地盛开着格桑花如金色地毯一般,成群结队的鱼在湖边抢食。

【记者感言】扛起源头责任 守护“中华水塔”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大美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

“青海对国家生态安全、民族永续发展负有重大责任,必须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负责。”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

青海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肩负保护“中华水塔”、涵养水源的重大责任。青海广大干部群众形成了共识,脱贫致富不能拖,生态红线不能碰,发展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这是责任所在。

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中,探索建立牧民参与共建机制,注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准确把握牧民群众脱贫致富与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的关系,在试点政策制定上将生态保护与精准脱贫、群众充分参与、增收致富、转岗就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相结合,充分调动牧民群众保护生态的积极性,积极参与国家公园建设,夯实了生态环境保护的群众基础。

高原上的发展,有高原的特点。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稳步建设,是发展。保护好生态环境,清新的空气、纯净的水源、美丽的自然风貌,生态红利人人共享,也是发展。

三江源国家公园共涵盖12个乡镇53个行政村,涉及牧民7.2万人。记者看到,随着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制度的实施,1.7万牧民端上了“生态碗”,吃上了“绿色饭”,在生态公益“一户一岗”机制下,“一人被聘为生态管护员,全家参与生态保护”的新风正在兴起,牧民群众成为了生态保护最直接利益相关者和最有积极性的保护者。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三江源,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是每个青海人的责任、担当、使命、奉献。一路上采访过的园区干部、生态管护员,生活在这里的牧民群众,在他们身上,无不散发着为人类保护绿水青山、造福全球的高尚精神。

尽管前方道路上还会有许多困难,但是美丽高原上的人们毅然肩负起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坚定发展信心,迈着铿锵的步伐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