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环保志愿者王瑞和团队成员:追逐8年,只为读懂一只蝴蝶

发布时间:2021-05-11 13:28:24丨来源:新疆日报丨作者:赵梅丨责任编辑:赵明霞

他们用自己对大自然执着的爱,为保护新疆生态环境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羲和绢蝶是一种稀有物种。环保志愿者王瑞和团队成员历经数年,找到了羲和绢蝶幼虫栖息地,摸清了它的生长规律,为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

4月下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附近的荒山上,早春植物才长出几厘米,一种周身黑色、背部排列有对称红点的毛毛虫就已进入化蛹期,“90后”环保志愿者王瑞和团队成员正在调查了解它们的化蛹过程,旨在为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作出贡献。

“它们是一种数量比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物种阿波罗绢蝶还要稀少的物种羲和绢蝶的幼虫。”石河子人王瑞说,今年,已是他和团队成员“追蝶”的第八个年头,然而,羲和绢蝶在化蛹、产卵和越冬方面的谜底,依旧等待他们去破解。

王瑞(左)和团队成员王影(右)在羲和绢蝶栖息地调查(2020年6月摄,来源:王瑞供图)

找到幼虫栖息地

“今年我们新发现一小片羲和绢蝶栖息地,陆续发现了122条羲和绢蝶的幼虫。”4月21日,记者电话采访王瑞时,他兴奋地说,“和菜粉蝶等普通蝶类不同,羲和绢蝶极少聚集,数量也很少,往年,我们在延绵几十公里的地方也只能发现几十条幼虫,还东一只、西一只地分散在植物群落里。”他说,今年是这些年发现幼虫数量最多的一次,眼下,这些幼虫都长达四五厘米,已进入化蛹期,他期待着后期的调研能有新突破。

王瑞与羲和绢蝶的结缘很偶然。2010年6月6日,还在上高一的王瑞和同学在石河子市附近的荒山游玩时,无意间发现了一只奇特又美丽的蝴蝶。“它体型比普通菜粉蝶大三倍,翅膀洁白又半透明,上面还点缀着黑红相间的圆点。”王瑞回忆说,因为从没见过这样的蝴蝶,从小就喜欢动物的他,随手给这只蝴蝶拍了照片。

直到3年后,王瑞将这张图片发给刚认识的蝶类爱好者云天起时,才知道这是国内稀有蝶类——羲和绢蝶。这一意外的收获,让他对羲和绢蝶产生了极大兴趣。

羲和绢蝶幼虫周身黑色,背部排列有对称红点(来源:王瑞供图)

他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羲和绢蝶属于凤蝶科绢蝶亚科的蝶类,绢蝶亚科的蝶类几乎都是珍稀的高海拔物种,羲和绢蝶却是它们中比较独特的种类之一,它们生活在干旱的低海拔山区,新疆仅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阿拉套山有少量分布,石河子市附近的荒山可能是它们在新疆少有的栖息地之一。

王瑞想了解羲和绢蝶更多的信息,但国内现有资料对它的记载太少。他去那片荒山寻找这种蝴蝶,因为对它们了解太少,去了多次,他都一无所获。

2014年初,正在上大学的王瑞认识了石河子大学昆虫教研室主任王少山,在和王少山说起羲和绢蝶时,王少山给他看了一张羲和绢蝶的幼虫照片,“周身黑色,背上两道对称的红色斑点”,王瑞看完才发现,这幼虫竟然是他少年时在荒山游玩时看到的毛毛虫。

当年春天,正值羲和绢蝶幼虫孵化成长季节,王瑞赶忙约上伙伴来到少年时游玩过的荒山,奔波了几个小时,他们终于在一片长满合景天植物的土坡上找到了羲和绢蝶的幼虫。“它们栖息在合景天植物上,栖息地是一片很不起眼的小土坡。”王瑞回忆说。

摸清生长规律

也就是从那年春天开始,每年4月至6月中旬,王瑞和他的伙伴们便开始漫长的“追蝶”过程,“我们想了解它孵化、成长、化蛹、羽化的过程。”王瑞说。

其间,为了解它,他们曾把羲和绢蝶的幼虫连同合景天植物一起移植到了家里,“把合景天种植在花盆里,把合景天连同幼虫一起放进通风的玻璃缸里,每天观察记录它们成长的过程。”他说,终于,他们看到了幼虫化蛹和成虫羽化、产卵的过程。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观察,他们发现,每年4月初,当山谷的合景天植物开始泛绿时,羲和绢蝶的幼虫便开始出现,“它们似乎仅寄生在合景天植物上,经过3周左右的暴饮暴食,身体从1厘米迅速长到四五厘米。”王瑞说,到4月末,合景天开出粉色的花朵时,它们停止进食。大约两个星期以后,也就是5月中旬,成虫破茧而出。

“成虫的生命仅有一个月,在这一个月里,它们唯一的使命就是寻找配偶,繁育下一代。”王瑞说,到6月初,大多数羲和绢蝶完成繁育后代的使命后,便悄然殒命。

6月中旬,随着山谷中的早春植物凋谢,羲和绢蝶也随之消失。

“第二年4月初,它们又开始上演一年的生命轮回。”王瑞说。

多年的调查研究,王瑞和他的团队虽然对这一物种的生活史有所了解,但对它们的化蛹、产卵、越冬情况依旧不是很了解,“它们在野外化蛹、产卵的过程都很隐蔽,我们调查了多年,一直没有找到它们的蛹和卵,它们是以卵的形态越冬,还是以幼虫形态越冬,我们寻找了多年,也没有结果。”

建议被政府采纳

2016年,王瑞和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创建了“野性石河子”团队。他们的“追蝶”队伍也由几人逐步扩大到十多人,最多时有几十人。

那一年,恰逢石河子市启动荒山绿化项目,“羲和绢蝶的栖息地也在荒山绿化规划范围之内,如果它们的栖息地被破坏,这一珍稀物种在这里的种群就会消失。”王瑞说,那片山谷周围还生活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白尾海雕,二级保护动物燕隼、红隼等,“这些物种的生存都可能受到影响。”他们和石河子大学等单位向石河子市政府递交了一份建议书,希望能将羲和绢蝶幼虫栖息地及周边保留下来。没想到,他们的建议很快被石河子市政府采纳,羲和绢蝶的生存环境被保留下来了。

“政府对我们的肯定,给了我们很大鼓舞。”王瑞说,自此,他和团队成员开始长期致力于石河子地区物种多样性调查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周边山区、荒漠区的雪豹、北山羊、石貂、野猪、赤狐等野生动物,都成为他们关注、拍摄的对象。2020年初,他们还在石河子市附近的山区布设了两台红外相机,通过红外相机采集雪豹、野猪等野生动物的影像。

为向当地人科普羲和绢蝶、雪豹等珍稀物种知识,倡导人们保护生物多样性,王瑞和团队成员已在当地学校、机关等单位陆续进行了46场野生动物植物专题讲座。

王少山介绍,目前,国内羲和绢蝶种群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王瑞等人在疆内发现的羲和绢蝶分布地,对人们研究这一珍稀物种的分布规律、生活习性等都有重要科研价值。而他们对羲和绢蝶长期的研究,也为以后的科研提供了重要材料。

今年,为破解羲和绢蝶化蛹、产卵、越冬谜底,王瑞等人准备在羲和绢蝶化蛹、产卵的季节,扎帐篷住在山谷,跟踪观察幼虫化蛹、成虫产卵的过程。

绢蝶是地球上栖息海拔最高的一种蝴蝶,多生活在人迹罕至的高山雪线附近,也有少数家族生活在低海拔谷地,它们是中国蝴蝶家族中最为珍贵的成员之一。近年来,绢蝶属的所有种(包括羲和绢蝶)均已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新疆分布有20余种绢蝶,占世界绢蝶总数的二分之一,属于绢蝶重要的分布地。

【记者手记】执着守护 家园更美

高个、圆脸,27岁的环保志愿者王瑞笑起来有点腼腆,但聊起野生动植物保护来却滔滔不绝。

因为从小就酷爱野生动植物,大学英语专业毕业后,王瑞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一个和野生动植物相关的职业,回到新疆给“荒野公学”团队做起领队,“这份工作,一方面可以接触自己喜欢的大自然,给学生科普野生动植物知识;另一方面也能赚到一点钱,补贴生活开支。”他说,只要有份工作,能经济独立,跟喜欢的动植物在一起就很满足。

王瑞说,其实自己最初决定走上环保志愿者这条路时只有他一人,后来走着走着,发现身边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这些伙伴有和他年龄相仿的大学生,有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野生动植物发烧友,也有从事野生动植物研究的专家、学者。

“我们除了喜欢野生动植物,有着同样的追求,也想通过自身行动,影响更多人像我们一样了解野生动植物,喜爱上它们,并参与到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中来。”王瑞说,在环保志愿者这条路上追逐多年,如今,他已经把这份喜好变成了自己乐此不疲的事业。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新疆涌现出越来越多像王瑞团队这样的环保志愿者团队,如长期关注并保护新疆鸟类的新疆观鸟会、长期从事雪豹保护公益项目的荒野新疆志愿者团队、守护白头硬尾鸭的百鸟汇志愿者团队、致力于新疆野骆驼保护和救助的新疆野骆驼保护协会等。他们用自己对大自然执着的爱,为保护新疆生态环境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新疆地域辽阔,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专业调查力量有限,民间力量的加入,不仅是对科研单位力量的补充,促进野生动植物研究和保护,还会进一步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作者:赵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