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种新型的草方格沙障——刷状网绳式草方格沙障治沙技术在宁夏中卫市治沙林场研发成功,运用了半个多世纪的麦草方格治沙技术再获新突破。该技术将草方格防沙施工效率提高60%以上,治理成本较传统草方格降低10%以上。
工人正在铺设刷状网绳式草方格沙障
工人正在铺设刷状网绳式草方格沙障
刷状网绳式草方格沙障试验示范
4月20日下午,在中卫治沙林场,工人们利用草方格沙障材料专用生产装置(机器)将提前加工好的固结草绳和刷状草帘聚合为一体,制作成多段刷状网绳,之后装上货车运送到位于中卫市西北约5公里的金沙海治沙区。在一片空沙地上,大家两人一组,互相配合,动作熟练地将刷状网绳按照1米×1米铺设和压埋成网绳式草方格沙障。记者注意到,相比以往人工用铁锹将麦草扎进沙地制作草方格,网绳式草方格沙障只固定四周,网绳交叉处则用绳子捆绑固定即可。
刷状网绳式草方格沙障材料制作装置
工人将刷状网绳装上货车运往治沙区
工人将刷状网绳运往治沙区
“难道不怕被风刮走吗?”面对记者的提问,中卫市治沙林场副场长唐希明肯定地说:“刷状网绳铺设后,因为风阻小,加之四周固定,所以不用担心被风刮走,我们已经反复试验过。”
谈起刷状网绳式草方格沙障,唐希明兴奋地说:“采用机械化装备制作刷状网绳草方格沙障,让我们告别了人工背运麦草扎设草方格,不仅减轻了劳动强度,提升了防沙治沙作业速度,还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唐希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过去2人一天最多能扎3.6亩草方格,现在使用新技术,2人一天能扎近6亩草方格。
中卫市治沙林场副场长唐希明向记者介绍刷状网绳式草方格沙障治沙技术
参与此项技术研究的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屈建军介绍说:“按目前300米/小时的生产效率和施工工艺,采用刷状网绳生产装置施工效率比过去人工扎设草方格提高了60%以上,治理成本也随着治理规模的增大而大幅减小。不仅如此,刷状网绳铺设的草方格要比人工扎设的草方格强度高,使用寿命由过去的3年延长至6年。”据测算,运用新技术扎设500亩以上草方格,成本较以往降低10%,扎设1000亩以上成本则降低20%以上。
草方格沙障是国内使用最早、使用范围最广,也是最为简单适用的物理防沙治沙措施。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收割技术的发展,导致麦草秸秆被切碎,无法满足麦草方格扎设对麦草长度的要求,麦草方格的制作面临无料可用的窘境。另外,人工扎设草方格的施工效率较低,无法满足大规模防沙治沙的速度要求。
中卫市沙坡头治沙区
据介绍,目前中国沙化土地面积达172.12万平方公里,仍有30万平方公里未得到有效治理。以目前1980平方公里/年的治理速率,仍需152年才能全部治理,远远达不到2035年完成美丽中国建设的目标,亟待研发系列新型高效率的防沙措施,提高防沙治沙的速度和质量。
从2019年开始,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和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科技先导专项“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工程”专项支持下,中卫市治沙林场联合中国科学院科研人员围绕刷状网绳机械化生产开展了一系列试验。为实现刷状网绳式草方格沙障材料的高效制作,技术人员经过反复试验,研发了由草绳、草帘输入导向装置、转筒装置、牵引装置、轨道装置、草绳托架装置等多组件组合而成的机械化生产装置,实现了固结草绳、刷状草帘、刷状网绳等关键环节的机械化生产,极大地提高了制作效率。“下一步全自动化改造后刷状网绳机械化生产速度将达到1200米/小时以上。”屈建军说。
唐希明透露,刷状网绳式草方格沙障治沙技术已经在中卫腾格里沙漠进行了应用示范,并取得了2项国家发明专利。业界普遍认为,这项技术与传统人工扎制草方格相比,具有铺设方法简单、铺设效率高、节省人力成本和经久耐用等优势,是防沙治沙的又一重大技术突破。
屈建军说,目前研发的刷状网绳式草方格沙障治沙技术只是新型草方格沙障治沙技术的1.0版,在不久的将来,科研人员将研发推出2.0版、3.0版,到那时,机器人将会取代人工扎设草方格,治沙质量和效率也将大幅提升。
宁夏是风沙进入祖国腹地和京津地区的咽喉要道,是构筑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部分。数十年来,宁夏荒漠化治理步履不停。经过几代治沙专家的不懈努力,目前宁夏已形成技术先进、成熟度高和推广应用面积广泛的防沙治沙技术体系,理论和应用水平已经走在世界前列,荒漠化治理取得巨大成就,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沙退人进”的重大转变。“刷状网绳式草方格沙障治沙新技术的发明,必将推动宁夏防沙治沙迈入快车道,并为世界防沙治沙提供借鉴。”屈建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