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峡谷中警务室 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

发布时间:2021-04-20 11:41:16丨来源:新华网丨作者:马洪婷丨责任编辑:赵明霞

​夫妻俩,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无私奉献,他们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为群众送来温暖与安宁。

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出发再往东走90多公里,有一个名为寺沟村的小村庄,村庄位于仙米国家森林公园浩门河峡谷深处,门源县公安局仙米派出所寺沟警务室就在这里。警务室不足45平米,小小的警务室是赵延寿田玉秀夫妻二人的办公室,也是他们的家……

4月16日,航拍的寺沟警务室(摄影:新华网 马洪婷)

2012年,年近50岁的赵延寿来到寺沟警务室,承担起守护门源县“东大门”的责任。妻子田玉秀放心不下独自守在警务室的丈夫,也跟了过来,陪着丈夫在警务室安家,一边做好警务室的后勤保障,一边以协警身份协助老赵的工作。

4月16日,在寺沟警务室,赵延寿与妻子田玉秀在吃早饭(摄影:新华网 马洪婷)

寺沟警务室保障着珠固乡东旭村、初麻院村、寺沟村、元树村四个村两千多群众的安全。夫妻吵架、邻里纠纷、喝酒闹事……平日里赵延寿很多时候都做着解决村民“鸡毛蒜皮”的小事,每一起赵延寿都认真对待,不敢有丝毫懈怠,运用自己从警37年的智慧和技巧,将矛盾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

4月16日,在寺沟警务室,赵延寿准备进村提供警务服务(摄影:新华网 马洪婷)

4月16日,赵延寿开车进村提供警务服务(摄影:新华网 马洪婷)

“我们这边距离最远的村子有50公里,这些年来,我加起来跑了七八十万公里,警务室的车都换了3辆。”赵延寿说。9年来,赵延寿风雨无阻,坚持每周至少一次进村服务,掌握社情民意、调节群众纠纷、开展普法宣传,为峡谷深处的百姓排忧解难。

4月16日,赵延寿前往寺沟村东海社巡查(摄影:新华社记者 张龙)

“刚来的时候是冬天,因为警务室背靠大山,所以不见阳光。天寒地冻非常艰苦,做顿饭的功夫,脚都快要被冻伤。手机信号不太好,经常停电,没有互联网,一个人不认识,过来过去只有几辆车,很寂寞感觉会熬不下去。”田玉秀感叹地说。

4月15日,在寺沟景区警务室,田玉秀在准备晚饭(摄影:新华网 马洪婷)

“但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慢慢也就习惯了。加上村民都很淳朴,我们和村民都成了朋友,天气转暖后风景特别美丽,现在都舍不得离开这里。而且来到这里以后我也更加理解老赵的工作,在一起工作让我很放心。现在警务室已经变成我们的家。”田玉秀说。

4月15日,在寺沟警务室旁边的空地上,田玉秀在修剪果树(摄影:新华网 马洪婷)

寺沟村菜、肉、水果都没得卖。夫妻俩只能去20公里远的珠固乡买,一次不能带太多,不然容易坏。“这是我种的花椒树、杏树,这里我种了一些葱和香菜。”田玉秀笑着说。她在警务室旁边开辟了一小块菜地,种了一些蔬菜和果树。

58岁的赵延寿患有高血压、痛风等疾病,4月16日,赵延寿在进村提供警务服务前吃药(摄影:新华网 马洪婷)

4月16日,在寺沟村东海社,赵延寿和老百姓交流了解情况(摄影:新华网 马洪婷)

多年来,赵延寿田玉秀夫妻二人以警务室为平台,尽心尽力地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群众无论什么时间遇到任何困难和问题都会来警务室寻求帮助,小小的夫妻警务室通过与百姓实打实、心交心、真感情的交流共处,逐渐与群众打成了一片,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

4月16日,赵延寿与妻子田玉秀在警务室门前合影(摄影:新华网 马洪婷)

夫妻俩,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无私奉献,他们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为群众送来温暖与安宁。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绽放着属于自己的耀眼光芒。

(作者:马洪婷,原标题:峡谷里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