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税体验好不好?营商环境优不优?市场主体最有话语权。
今年以来,内蒙古通辽市税务局坚持换位思考、换位体验,聚焦办税实际体验的细微之处,从小事抓起、从基础抓起,从小切口入手破解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大课题,助力地区经济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双提升。
首问责任制,人人都是营商环境
“税务部门工作人员全程跟进服务,热情、耐心、细致,让我感觉到办证缴费不再难……”一封来自纳税人的感谢信送到了科左中旗税务局。
原来,内蒙古民族大学创业培训指导教师赵玉岭到办税服务厅办理回迁房办证缴税业务,导税人员在核对信息时发现纳税人提供的资料中缺少回迁协议,经询问得知回迁协议原件已经丢失。“有回迁协议的安置房办理房产证享受免征契税的优惠政策,您可以联系住建部门的回迁办,跟他们要一份回迁协议的复印件。”在税务人员的提示下,赵玉岭拿到了回迁协议复印件,顺利办理了房产证,节省了6000余元契税税款。
近年来,全市税务部门以强化导税服务为抓手,不断探索完善文明规范服务、依法依规办理、跟踪问效承办等工作制度,并将涉税业务办理、涉税业务咨询、纳税服务投诉和税收工作建议等纳入首问责任制工作范围,充分了解纳税人需求,做到及时办理、有效指引。
一次性告知,小举措解决实际问题
“我想知道的信息都在这张纸上面,清清楚楚。”科左后旗查日苏镇八方缘牛肉面店法人代表曹金革到办税窗口办理涉税申请,却漏带了一份资料,原以为要再跑一次,没想到不仅提前办好了业务,还收到了一次性告知单。“从我们镇到旗税务局,来回需要将近5个小时,没想到现在能邮寄补报资料,不需要再跑一次,太好了!”
税务部门根据纳税人申请办理事项,将办税资料清单、办理方式、办结时限、注意事项等内容制作成一次性告知单,在纳税人咨询时,窗口工作人员根据具体咨询内容勾选相应选项,详尽告知纳税人所需的资料要件。对于非关键材料暂缺或有误的纳税人,提供容缺受理服务,极大地缓解了纳税人办税“来回跑”“重复跑”“多次跑”之苦。
当日办结,用提速增效赢得纳税人满意
“从5个工作日提速到当日办结,我们切实感受到了税务机关办事的便利和高效。”刚刚收到600万元退税款的通辽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财务人员杨国亮说道。
为优化营商环境,缓解出口企业资金压力,降低企业资金使用成本,全市税务局部门切实加强出口退税审核、审批、退调库、风险评估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联动,做到征退税环节无缝衔接,确保退税高效落实、提质增速。对于单证齐全,不存在疑点的生产企业,实现出口退税申报当日办结。
协同机制,高效服务获纳税人点赞
“这样的效率真出乎我的意料,帮我们挽回了这么多损失。”奈曼旗某大型企业财务负责人张女士对税务部门的办事效率赞不绝口,同时也有些小激动。
张女士是新任职不久的财务人员,由于不了解农产品扣除政策,在家自行对增值税进行申报时,连续2个月误将农产品扣除金额填错。随着疫情的缓解,3月征期张女士到办税厅办理申报,导税人员在对其进行辅导时,发现了这个问题,涉及税款近30万元。办税人员第一时间在税费征管问题协同工作平台上提交工单,征管部门迅速流转,税政部门主动联系纳税人辅导政策并更正申报,不到半天时间,就帮助纳税人解决了问题,挽回了损失。
今年以来,全市纳税人通过电子税务局办理各类涉税事项63万余笔,占全部业务量的74.62%。同时,市税务局与9个旗县市区税务局通过税费征管问题协同工作机制“会诊”解决问题137个,通过分析“5C”指标数据发现22项征管薄弱环节,认真制定规范管理举措,堵塞征管漏洞。
(文:苏杭 王妍 王银波 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