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群人,他们长年奔波在青海湖畔,与青海湖里特有的小精灵——湟鱼为伴。他们风餐露宿,顶烈日冒严寒,只为可爱的小精灵安全成长。
1
数九寒天,青海湖畔寒风凛冽。枯黄的牧草在风中摇曳,不远处的牛羊身上裹着天然的“棉被”,悠然地觅食,草丛中飞起的鸟儿,在风中转了一个弯飞向早已冰封的青海湖湖面。
“今天我们的巡湖任务分3组进行,巡查范围分别为沙岛、湖东和青海湖湖面。各组在巡查过程中发现情况第一时间汇报,同时注意安全,现在出发。”1月14日,张万洪布置完任务后,巡湖队员们开始了一天的巡湖任务。
张万洪是海北藏族自治州农牧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的临时负责人,当天他带领其中的一队,前往青海湖湖面巡查,检查非法放置渔网捕捞湟鱼的情况。
泡面就是执法人员的午餐(摄影:祁晓军)
“今天天气不错,能看见太阳,但是下午可能会刮大风,所以我们要抓紧点。”长年的巡湖,让张万洪练就了观天识天气的本领。
在张万洪的带领下,经过20多分钟的颠簸,他们到达了所要巡查的地方。
张万洪和同事们确定了巡查范围后,将一辆小型的水陆两栖车从拖挂车上卸下。
“这辆车是前几年配发给我们的,帮了我们不少忙,巡湖效率提升了不少。”张万洪脱下身上的皮夹克,将一件橘红色的棉衣套在身上。
其他巡湖队员,也将棉衣棉裤穿在原本就很厚的衣服上面。两条棉裤,厚厚的棉衣,加上棉帽,巡湖队员将自己裹得十分臃肿。
“湖面上的温度,要比岸边低很多,所以一定要穿厚一点,要不然很容易冻伤。”张万洪说。
看着大家准备妥当,张万洪将围脖往上一拉遮住口鼻,和同事们先后钻进了这辆水陆两栖车。
车缓缓驶向青海湖深处,即使穿得这么厚实,但寒风袭来时,巡湖队员们依旧被冻得直哆嗦。
“这几天,我们掌握了一些线索,有一些非法捕捞人员,在冰面上凿洞设网,非法捕捞湟鱼,我们今天主要的任务就是找到并清除这些渔网。”张万洪说。
“那里好像有一个记号。”同事宋国锋指着前方说。
宋国峰和张万洪共事多年,由于视力好,能发现一些细小的线索,所以同事们给宋国峰起了一个外号“鹰眼”。
在“鹰眼”的带领下,车辆停在了一个被冻在冰面上的塑料瓶附近,在湖面上的可视条件下,这样一个记号很难被发现。
下车后,张万洪和同事们仔细观察了一下,确定这就是一个非法捕捞湟鱼的下网点。
“一般下这种渔网都会在冰面上凿两个冰洞,来固定渔网两端,所以附近肯定还有一个固定点。”张万洪让队员们分头寻找。
检查湖面情况
经验丰富的队员们很快就找到了另一个固定点,由于冰洞在低温下已经重新结冰,所以他们只能用电锯将冰面锯出一个冰洞。
拿出电锯,张万洪和队员们轮番上阵,冰碴夹杂着湖水飞溅,不一会儿,队员们的手套和袖子上结了一层冰,他们小心翼翼地锯开了两个冰洞后,奋力将渔网拽了出来,然后扔进了车里。
“还好这张渔网上没有湟鱼。”张万洪面露喜色。
2
在张万洪带领的巡湖队里还有两名女队员胡春红和孔繁敏,当天她们没有跟随张万洪进入冰面巡查,而是在岸边做起了后勤工作。
同事们前去巡查后不久,她们也开始忙碌起来,为队员们准备“丰盛的午餐”——泡面。平常再简单不过的烧开水,在寒风凛冽的青海湖边却异常艰难。
“湖边风太大了,普通的煤气灶都不能正常使用,所以我们自己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炉子,配合这个煤气罐,就能烧热水。”胡春红从车的后备厢里拿出了一个用钢筋和铁管焊接的简易炉具。
以前巡湖时,张万洪和同事们只会带一些馒头和矿泉水,但是等到要吃的时候,已经冻成冰疙瘩了,所以他们只能将馒头和矿泉水揣在怀里。
“现在好多了,回来还能喝一口热汤,吃一口热面。”胡春红笑道,在这寒冷的地方,幸福已经变得很简单。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巡查队员们还没有回来,岸边的孔繁敏有点着急,不时拿出望远镜望向湖面。
“一般一个多小时他们就回来一趟,今天可能发现了新线索。”孔繁敏说。又等了十几分钟,胡春红拿起对讲机询问张万洪什么时候回来。
“正在巡查,一切正常,一会儿就回来了。”听到这句话,孔繁敏和胡春红安心了一些。
十几分钟后,冰面上出现了一个个橘色的小点。“他们回来了。”胡春红指着远处说。
看着队员们返回,孔繁敏和胡春红拿出水壶,倒满水,点着火,开始烧水准备泡方便面。
张万洪和队员们回到岸边,孔繁敏和胡春红迎了上去,简单询问后,就招呼大伙儿吃午饭。虽然只是一碗泡面,但大家吃得津津有味,他们的脸上渐渐红润了起来。
“一会儿还要去其他几个点看看。”吃过午饭后,张万洪让同事们稍作休整,稍后继续出发。
车辆陷入沙地,执法人员全力推车
张万洪和同事们每隔几天,都会在青海湖巡查一次,每次巡查,他们都要往返300多公里。
“这几年,由于执法力度加大,加上生态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非法捕捞湟鱼的情况逐年减少,青海湖水域环境也越来越好,希望所有人都能参与进来,共同保护湟鱼这个高原精灵。”望着广阔的青海湖湖面,张万洪感叹道。
为了保护湟鱼,恢复青海湖生态系统,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省通过加强救护体系建设、持续开展人工增殖放流、加大行政执法监督检查等行之有效的措施,青海湖裸鲤资源量稳步恢复。
截至目前,青海湖裸鲤已恢复到10.04万吨,是保护初期的38倍,达到原始蕴藏量的31.3%。青海湖以鱼净水、以鱼养水、以鱼抑藻的功能逐步显现,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和栖息地面积实现双增长。
风愈发大了,张万洪和同事们收拾完装备,抖了抖身上的碎冰碴,开着车继续向保护湟鱼的另一个“战场”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