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香缭绕,唤醒“古老”的草原

发布时间:2021-01-05 16:05:00丨来源:中国工商报丨作者:郭晓玲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如今,通辽当地奶制品美食正越来越多地走向现代都市人的餐桌。

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有一片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草原,起伏跃动,绵延千里,她就是闻名遐迩的孝庄文皇后故里——科尔沁草原。从商周至秦汉,再至辽金、明清,经历过金戈铁马、鼓角争鸣的世代更迭,这片草原一直伴着乳香诉说着繁盛的过往。

通辽市地处科尔沁草原腹地,是全国蒙古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蒙古奶酪、黄油、奶皮子、奶豆腐……这些细润洁白、味道醇香的奶制品,是蒙古族人民的敬客食品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美食。

近年来,通辽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要下决心把乳业做强做优的指示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奶制品质量安全的部署要求,在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指导和支持下,加大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扶持力度,全面构建工艺传承、生产加工、技术创新、推广销售的发展体系。如今,当地奶制品美食正越来越多地走向现代都市人的餐桌。

“乳香驿站”走出困境

位于通辽市扎鲁特旗的嘎达苏种畜场居住着800多户牧民,年产优质鲜乳1万多吨,制作生产的民族传统奶制品远销全国各地,被誉为草原上的“乳乡驿站”。然而几年前,这种取材天然、全靠手工技艺生产的传统美食,因为加工条件落后、设施环境不达标而受人冷落,产业发展也处于困境。

“我原来最怕市场监管局的干部上门了,他们一来检查,我的小作坊就要停产整顿。但是现在奶制品质量有保障了,我发自内心地欢迎他们来检查指导。”忙着翻晒奶豆腐的牧民格日乐笑着说。这一变化源自扎鲁特旗对辖区内小作坊进行的全面整顿。

2016年,扎鲁特旗市场监管局按照“因地制宜、一户一策”的模式,对嘎达苏种畜场奶制品加工作坊进行整体改造。从设计布局到环境卫生,从挤奶、储存、发酵、熬制、定型,到包装、销售,全部统一规范,让当地众多小作坊面貌焕然一新。目前,嘎达苏取得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证的加工坊有78家,形成了集群发展的传统奶制品加工园,每年可生产各种奶制品1600余吨,成为了当地的支柱产业。

传统奶制品促农增收

今年37岁的宝力格是扎鲁特旗嘎达苏种畜场的致富带头人。“她家以前是贫困户,一边做奶豆腐,一边照顾孩子。如果能帮助解决生产加工问题,就能让她早日脱贫。”扎鲁特旗市场监管局局长张玉志说。

将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与推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带头作用,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是通辽市为决胜全面小康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

近年来,扎鲁特旗市场监管局多次组织机关党员干部进驻嘎达苏,对各奶制品加工户进行指导和帮扶,不断规范加工坊,提高产品质量,拓宽销路。“现在我们每天能加工700多公斤鲜牛奶,从中提炼出220块奶豆腐、50多公斤乌日莫,这几年还陆续上线了奶糖、奶皮等系列奶制品,一年养殖和加工收入能达到20万元。”宝力格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品牌培育增强竞争力

去年以来,面对疫情影响,通辽市市场监管局全面贯彻落实“六稳”“六保”工作部署,鼓励有条件的小作坊增加检验项目,对民族传统奶制品商标注册及产品包装设计进行技术指导。目前,全市已有20户加工坊申请注册民族传统奶制品商标,帮助奶制品经营户扩大产品销路,支持设立民族传统奶制品销售专区专柜,努力拓宽电商、微商销售渠道。

据了解,未来三年,通辽市将重点建设1个民族传统奶制品加工园,申请认证2件地理证明商标,规范3家民族传统奶制品生产企业,提升5家食品检验机构对民族传统奶制品的检测水平和服务能力,打造8个奶制品加工坊示范店,形成南示范店、北加工园的发展格局。

目前,通辽市已登记民族传统奶制品加工坊132户,用工高峰合计不低于1000人,大多数加工坊年销售额已突破百万元。“我们会大力支持帮扶符合条件的传统奶制品加工小作坊发展,让他们名正言顺地进入市场、扩大销路、形成品牌。”通辽市市场监管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孙树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