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蔬菜大棚内建起温控锅炉

发布时间:2020-12-31 10:32:57丨来源:经济日报丨作者:余健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内蒙古各级农牧部门结合农牧业生产情况,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切实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确保农牧业生产安全。

12月29日上午,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鲜农万亩设施农业产业园区里,农民们正冒着严寒加覆棚膜,加盖草苫,以减少寒潮天气带来的损害。“气温骤降对我们设施农业影响特别大,今早的棚温只有7到8摄氏度,对蔬菜种植非常不利。以黄瓜为例,正常情况下一个棚一天产700多斤,寒潮天气只能产100 多斤。”园区负责人崔敏告诉记者,为应对寒潮,在当地农牧部门的指导下,园区组织购买了一批暖风机,此外还在探讨安装锅炉等其他方法,降低不利影响。

受强冷空气影响,连日来,内蒙古自治区大部分地区降温明显,多地气温下降8℃以上。据气象部门预报,12月30日,全区大部分地区最低气温将降至零下20℃以下,部分地区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以下,设施农业和畜牧业可能受到低温冷冻害影响。为此,内蒙古各级农牧部门结合农牧业生产情况,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切实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确保农牧业生产安全。

在通辽市,由于11月已经出现过大范围暴雪天气,广大农牧民正在紧张开展生产自救,检查和修缮损坏的圈舍,截至目前已修复受损圈舍85000余平方米。同时,当地农牧部门加强对农牧民在饲养管理方面的指导,帮助农牧民做好接羔保育工作,确保仔畜成活率达到90%以上;针对部分养殖户草料储备不足的情况,帮助协调饲草料货源,及时解决缺草缺料的困难,截至目前已调运3万吨饲草料。

在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兴安村,大棚草莓种植户宫占伟为了应对寒潮,在棚内建了两座温控锅炉。“天气太冷,草莓结果就会延后,赶不上最佳上市时期,价格也会受影响。如今有了温控锅炉,有望平稳度过寒潮了。”宫占伟说。得知寒潮到来,突泉县聚美恒果四季采摘园的负责人刘淑辉并没有紧张,原来为了防止果蔬受低温影响,采摘园通过自动控温系统为大棚种植提供增温保墒效果,确保低温下果类及蔬菜根系发育正常。

内蒙古自治区经济作物工作站副科长张称心介绍,为切实降低暴风雪、强寒潮天气对内蒙古设施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工作站在要求各地提前做好防灾减灾预案的同时,加强设施蔬菜生产管理和技术指导服务,组织基层干部群众投身设施农业生产防灾减灾工作。此外,加大农业政策性保险的宣传力度,加强农民投保意识,有效防范和化解农业风险。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了解到,为了应对强降温天气,各级农牧部门加强与气象部门沟通会商,及时发布天气预警预报信息,落实科学防御措施,针对降温幅度大、基础设施薄弱的重点地区,组织农牧系统干部和技术人员深入基层一线,加强对农牧民生产指导。提前加固棚膜棚架、畜禽圈舍,加厚覆盖物,配备人工增温设施,增强保温抗寒能力。落实幼仔畜禽保育、饮水设施防冻及饲草料储备调运措施,指导养殖户适当增加能量饲料配比,提高畜禽抗寒能力。

据介绍,内蒙古自治区各级农牧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应急值守和调度工作,一旦发生灾情,及时核实统计上报,并协调保险公司尽快开展查勘定损理赔工作。组织专家深入受灾地区,指导农户因地因苗落实好防寒抗冻措施,对于已受损的设施进行恢复抢修,做好受冻作物清理及动物防疫工作,积极开展恢复性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