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伊利杯——穿越内蒙古”大型旅游采访活动来到了蒙古马的故乡——中国马都锡林郭勒盟。这里是蒙古族历史文化及民俗风情保留最为完整的地区之一,也是蒙古族人文特色最为鲜明的草原旅游胜地。
锡林郭勒盟府所在地锡林浩特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首都北京正北方,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素有“草原明珠”美誉,是“中国马都”核心区。
景区内建有高标准的多功能看台、马文化演艺厅、骑士酒店、室内外赛马场、马术俱乐部、马术学校、马文化博物馆、马文化商业广场等旅游服务设施,展示精品马文化、繁育优良蒙古马、培育特色马文化旅游产品、开展马文化体育竞技活动、创新研发现代马科技产品,是一个集体育赛事、文化旅游、娱乐休闲、观光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
采访当天正巧赶上赛马比赛,采访团有幸近距离目睹蒙古马的风采。给记者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在一场8000米的耐力赛中,一匹矮小的蒙古马在落后第一名将近1000米的距离。烈日炎炎,骑手和马匹都已大汗淋漓,第一名的马匹已冲过终点,但这匹蒙古马仍然勇往直前,奋力奔跑,直到冲过终点,那一刻,采访团成员都为它呐喊助威,被它的坚毅、执着所感动。这,就是蒙古马精神,吃苦耐劳、一往无前。
随后,采访团又来到了历史上著名的佛教学府、内蒙古藏传佛教四大圣地之一——贝子庙。贝子庙景区,始建于1743年(清乾隆八年),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建有8座大殿,坐北朝南成“一”字型排列,极盛时期寺庙有喇嘛1200余人,是一座凝聚着蒙、汉、藏多民族文化艺术的古建筑魂宝。贝子庙是锡林浩特及周边地区近270年经济政治、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社会风俗和科学艺术的历史见证物,2006年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命名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额尔敦敖包因借了贝子庙的灵气,更加威名远播;贝子庙也因有了额尔敦敖包的庇佑,香客如潮。锡林郭勒大草原众多的敖包当中,额尔敦敖包可谓一枝独秀。远近牧民来贝子庙敬香磕头的同时,也要到额尔敦敖包添石加土,敬献奶食。额尔敦敖包与贝子庙逐渐在牧民心中融为一体,成为神灵的象征。因为祭祀额尔敦敖包的历史久远,又是一种民间民俗活动,所以改革开放以来,它的活动内容已被载入我国新编的《民族大辞典》之中。额尔敦敖包是目前在全盟范围内投资最多、建筑最豪华的敖包群。额尔敦敖包的祭祀活动,一般在水草丰美、气候宜人的初夏进行,即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举行全市性敖包聚会。
当晚,采访团一行在中国马都核心区文化生态旅游景区马文化演艺厅观看了大型室内实景剧《蒙古马》。该剧用14个篇章,以“战争”和“爱情”双线,生动地讲述了年轻的蒙古族战士兀良哈与爱马在战争中相伴相随、不离不弃的情感历程及兀良哈和索伦高瓦男女主角相识相爱、生死分离的凄美爱情故事。
全剧融合了数种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以世界一流的高科技声光电技术辅助,利用震撼的实景舞台、特色民族服装道具衬托,结合多种表演形式,在独具感染力的音乐节奏变化下,战争场面气势恢宏、惊心动魄,爱情戏份纯真热烈、唯美浪漫。本剧共有近400名演职人员和120匹蒙古骏马参加演出,阵容强大,实力空前。
(摄影:闫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