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草原健儿逐梦想

发布时间:2018-11-27 11:18:19丨来源:中国网草原频道丨作者:王雪莹丨责任编辑:阿艺思

“ 800多平方米的训练馆里,冬天没有暖气,点着一个大铁炉子,40多名摔跤运动员在这里训练。两三个人轮流穿一件跤衣,跤衣被汗水浸透后冻硬了,脱下来放在火炉旁烤,干了接着穿……”这是宝音图当年在盟民族体校摔跤专业学习时最深刻的记忆。

宝音图(左一)在射箭馆指导学生训练    

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草原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为民族体育事业奉献着青春和汗水,锡林郭勒职业学院体育学院搏克、射箭教研室主任宝音图就是其中的一位。

“ 800多平方米的训练馆里,冬天没有暖气,点着一个大铁炉子,40多名摔跤运动员在这里训练。两三个人轮流穿一件跤衣,跤衣被汗水浸透后冻硬了,脱下来放在火炉旁烤,干了接着穿……”这是宝音图当年在盟民族体校摔跤专业学习时最深刻的记忆。宝音图说:“那时候真是艰苦,冬天训练,脚经常冻伤,而且场地小,互相碰撞很容易受伤,你再看看现在的摔跤训练馆,宽敞明亮、温暖如春。”

对于锡林郭勒盟民族体育事业40年来的飞速发展,宝音图是参与者,也是见证者。1980年,宝音图进入锡林郭勒盟盟民族体校学习中国式摔跤,1983年到1987年间代表自治区多次参加比赛,获得过5次全国冠军。由于成绩优异,1987年,锡林郭勒盟盟文体局将他送到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系进修,毕业后他便回到盟民族体校工作,这一干就是30多年。

回忆起上世纪80年代自己作为运动员外出参赛的情景时,宝音图感慨万千:“记得那年是去保定比赛,总共700多公里的路程,我们走了整整3天。那时候坐的是解放牌大班车,当时已经算是条件比较好的了,我们就走到哪儿住到哪儿。现在我们的运动员出去比赛都是坐飞机、高铁,国内的比赛一般都是当天到达,再不用经历路途颠簸了。”回忆起一件件往事,宝音图由衷地赞叹着时代的进步给民族体育事业发展所带来的便利。

2009年1月,锡林郭勒盟盟民族体校并入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整合职业学院原有体育教学资源组建成立了锡林郭勒职业学院体育系,2015年6月体育系正式更名为体育学院。如今学院的体育中心总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7万平方米,建有一场七馆,体育馆外观设计精美、气势宏伟,内部设施完善、功能齐备,课程也由单一到多元,教学越来越专业化、系统化,优越的场馆环境让学生们的训练劲头十足。

体育馆的建成,不只为培养专业运动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且也造福了爱好体育的市民,“这里不但可以充分满足体育学院800余名学生的日常训练,而且在课余时间还要对外开放。如今,这里已经成为锡盟人的体育活动中心,为促进锡林郭勒盟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宝音图面带欣喜地说。

在体育馆里,举办了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当时有12个盟市的1328名运动员在这里参加了13个竞赛项目和8个表演项目的比赛。比赛举办得非常成功,不但对外宣传了锡林郭勒,而且对锡林郭勒盟的民族体育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除了硬件设施的完善,体育学院还特别重视师资力量的充实。学院一直实行开放办学,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从全国各地乃至国外聘请了体育专业的资深专家、教师为学生授课。由于办学政策有优势,办学理念超前,加之学院在设立专业方面做了充分的全国性调研,现在,体育学院报名人数逐年增加。除了本地生源,还有其他盟市、其他省市,甚至国外留学生慕名而来。在政府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下,锡林郭勒盟民族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突飞猛进,为自治区和国家竞技体育培养和输送了大量的优秀后备人才,为基层单位、中小学、俱乐部培养了大批体育师资力量,并代表锡林郭勒盟盟参加全区各类运动会,成绩斐然。

在宝音图看来,民族体育事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体育学院搭载着草原儿女的梦想,将乘风破浪,一路追逐,必将为锡林郭勒盟的民族体育事业续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

(来源:锡林郭勒日报、作者:王雪莹、原标题:草原健儿逐梦想 ——记锡林郭勒职业学院体育学院搏克、射箭教研室主任宝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