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要闻>

纪录片《非遗中国行·走进内蒙古》启动拍摄

2018-05-23 09:32:43 | 来源: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 作者:王慧 | 责任编辑:苏文彦
摘要: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内蒙古非遗资源丰富,蕴含着草原各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文化基因。

5月22日上午,国家级非遗影像背书大型系列主题纪录片《非遗中国行·走进内蒙古》在呼和浩特正式启动。摄制组将通过专家论证和精心选择,在内蒙古选择10个非遗项目进行拍摄,多角度勾勒马背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展现内蒙古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

《非遗中国行》栏目总导演冯慧军在启动仪式上介绍,《非遗中国行》为中央级媒体唯一专为非遗文化打造的固定常态电视节目,用专业电视影像手段为非遗影像背书,用镜头语言和准确的文字解说、同期采访,对全国“非遗”项目进行较为完整的梳理。

内蒙古有着丰富而厚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断挖掘、传承、保护中体现出深远的社会价值,为此,《非遗中国行》栏目2018年全国系列拍摄第一站就来到内蒙古,从这里开启中国系列性全景式的非遗梳理摄制工程。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庚胜在致辞中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标志性符号之一,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蒙古族及其文化在中国和世界文明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内蒙古非遗资源丰富,蕴含着草原各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文化基因。作为非遗工作者,衷心感谢央视等媒体对这项事业的参与和支持。

据了解,《非遗中国行》于2016年启动,是中央电视台首档常态固定播出的国家非遗影像背书栏目,用纪录片的方式对非遗进行客观、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让非遗借助大众传媒走向更广大的人群,通过传播促进传承,用另一种发现方式挖掘非遗的真正内涵,让更多人了解非遗,认识非遗,关注非遗。

近年来,内蒙古在非遗保护、非遗传承等方面通过颁布保护条例、开展“双百保护”工程、实施“千校万户”计划、落实“全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等措施,加大非遗保护力度,取得显著成果。此次《非遗中国行·走进内蒙古》的拍摄,将对内蒙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与传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