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新闻

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农牧业五年收获五大成果

2016-02-03 10:45:42 | 来源: 锡林郭勒日报 | 作者: 高建祥 | 责任编辑: 许浩成
摘要: “十二五”以来,多伦县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努力在调整产业结构、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有效增加群众收入上下功夫、显成效,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形势喜人。与“十一五”期未相比,农牧业总产值较2010年的6亿元增幅150%,年均增幅20%;农民人均纯收入较2010年的5760元翻了一番,年均增幅14.79%。

“十二五”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努力在调整产业结构、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有效增加群众收入上下功夫、显成效,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形势喜人。其表现在五大方面:

农牧民收入稳步提升。该县2015年实现农牧业总产值15亿元,较2014年增加0.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480元,较去年增加1180元。与“十一五”期未相比,农牧业总产值较2010年的6亿元增幅150%,年均增幅20%;农民人均纯收入较2010年的5760元翻了一番,年均增幅14.79%。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该县粮经饲比例由“十一五”期末的43.7:12.1:44.2调整为2015年的37.6:9.5:52.9。粮油总产由2010年的0.98亿公斤提高到2015年的1.3亿公斤,增幅33%,年均增幅5.8%;饲草料作物种植比重大幅提高,由2010年的33.65万亩提高到2015年的45万亩,增加11.5万亩,增幅34%,年均增幅6%,实现了“十二五”初期定下的“高产高效、稳粮增饲、为养而种,为牧而农”的种植业结构调整目标。牧业年度大小畜存栏29.5万头,其中牛存栏16.2万头;林业收入占农民收入比重近40%。

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五年间,该县新增节水灌溉面积7万亩,达到17万亩;新增蔬菜日光温室1200座,达到1843座;新增塑料大棚1500座,达到2554座;新增马铃薯贮藏窖700座,新增贮藏能力8.2万吨,分别达到770座和9万吨;新增牲畜标准化暖棚63万平方米,达到89万平方米,可满足15万头牛的舍饲养殖要求;新增青贮窖2800座,该县累计达到4520座;新增储草棚3.6万平方米,该县累计达到3.6万平方米;新增各类农机具4000余台套,累计达到近2.5万台套。通过基础设施建设,该县农牧业生产设施化种养水平显著增强,避灾型农业取得全面发展。

生产方式加快转变。五年间,该县合作社数量由95个增加到852个,增幅近8倍,年均增幅55%;合作社注册资金从0.4亿元增加到15.81亿元,增幅近40倍,年均增幅110%。通过合作社所提供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该县农牧业生产更加组织化,农产品销售更加市场化,农民获得各类生产指导及服务的渠道也更加社会化。2015年该县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达22.43万亩,占耕地面积85万亩的26.3%,较2010年增加近15万亩;流转户数8900余户,占农村总户数1.9万户的47.05%,较2010年增加6200余户。该县300亩以上规模化种植面积已达到23万亩,较2010年增加16万亩。

科技支撑和社会化服务保障水平显著提升。五年间,该县测土配方项目共采集土壤样本1900个,开展各类肥效试验22个,年均推广配方肥25万亩,建成控肥增效示范区1600亩;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2%,较“十一五”期末提高10%;高产创建年均示范面积3.2万亩,一批马铃薯、玉米现代高产栽培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优质脱毒种薯覆盖率已达到95%,较2010年提高50%以上。

(特约记者 高建祥 通讯员阿丽)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