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联声上世纪80年代初期在鄂温克猎民中采访
董联声签字赠书
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
董联声在敖鲁古雅猎区采访调查
董联声在东北农村采访调查《扎兰屯风物志》:填补试验区建设空白
一米八的个头、黝黑的脸庞、结实的身板,他行走在内蒙古的崇山峻岭,足迹踏过小溪河流,不分寒风酷暑,采撷着一朵朵精神浪花。董联声弃商从文,执着著书,被业界称为“草根学者”“高产作家”,以铁笔耕四季的韧劲成就了有价值的人生,为社会奉献了一道道文化大餐。
1985年3月,在额尔古纳左旗(今根河市)工作了10年之后的董联声叶落归根,回到阔别十余载的故乡扎兰屯市。弹指一挥间,他已是知天命之年了。
重返阔别十几栽的故乡土地时,董联声既为家乡深刻变化感到吃惊,同时也为家乡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勇于拼搏的精神感到振奋,更为家乡如火如荼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情形激动。然而,当董联声准备寻找一部系统介绍家乡概况的文字资料时,不禁感到愕然:已被国务院列为对外开放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试验区的家乡,尚无一本国家出版社正式出版的书籍。于是,董联声决心写一部较全面介绍扎兰屯市基本情况书籍的想法油然而生。
每年发表大批新闻稿件与文学作品却毫无任何写书经验可言的董联声,在既无文字资料可参考,也不熟悉家乡基本情况,更没有出书经费的困难情况下,踏遍扎兰屯的山山水水,走访多个部门,遍访自然地理专家学者,开始了艰难的写作。1988年盛夏,书稿历时两载,数次修改增删,终于问世——《扎兰屯风物志》由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
“墨香一点出扎兰”,这部图书是董联声图书创作的处女作,稍显稚嫩粗浅,纰漏不少,现在看难免会贻笑大方,但却饱含着董联声对家乡赤诚的爱,流淌着面壁著书而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2015年8月,董联声将《扎兰屯风物志》扩充再版,保留了经济体制改革时期令人引为荣耀、辉煌一时的扎兰屯市的国营工业、国营商业,补充大量旅游、物产、民间传说等全新内容。正如董联声在再版自序中说:“社会发展迅猛无常,一日千里。许多当年的状况已经物是人非,旧迹难寻,《扎兰屯风物志》中所记载的部分景物和史实已经消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扎兰屯市已经荣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后改称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革命老区等一系列金牌称号,与撰写《扎兰屯风物志》的年代自然已经不能同日而语。再版这部图书,记载扎兰屯市的崭新面貌,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愿望……”
受命困难之中担任《扎兰屯市志》主编:硕果颇丰
90年代初期,中国大地出现第一轮修志高潮,呼伦贝尔盟(市)多部志书已经完成初稿或进入评审阶段。作为刚刚由布特哈旗改称为扎兰屯市的修志工作却落后他人,仍处于零阶段,还没有起步。扎兰屯市人民政府决心迎头赶上,董联声被任命为扎兰屯市史志办主任兼《扎兰屯市志》主编,同时与市人民政府签署2年完成《扎兰屯市志》编纂任务的军令状。就这样,没有资料积累,没有专业人员,没有专项经费,一切从零开始,董联声开始了步履艰难的《扎兰屯市志》主编之旅。
董联声带领工作人员北上海拉尔,南下长春、沈阳、哈尔滨,遍查历史资料;深入基层单位,指导修志编史;伏案疾书,撰写志稿。在约定的2年之内,他如期完成了《扎兰屯市志》的编纂任务,180万字的《扎兰屯市志(1993年版)》在1993年6月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扎兰屯市的第一轮修志工作搭上了呼伦贝尔市修志工作的末班车,《扎兰屯市志》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志书。
这一历史时期,扎兰屯市出现修志高潮。作为编史修志的主管部门,不仅指导部门修志,全市编写部门志、行业志一百余部,董联声还应邀担任主编,主编了六十余万字的《扎兰屯商业志》、50万字的《扎兰屯粮食志》、50万字的《扎兰屯市文化艺术志》以及党史系列丛书《布特哈旗土地改革志略》《扎兰屯市党史大事记》《困难与考验》等。
炼狱般生活的史诗记载:《知青40年·砺练》
上世纪60年代末期,来自天津、上海以及满洲里、海拉尔等地的“老三届”毕业生,积极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伟大号召,来到布特哈旗(今扎兰屯市)插队落户,以“知识青年”的身份,度过了几年农村生涯。历史转瞬间就进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40年的2008年,为纪念这一历史事件,中共扎兰屯市委、扎兰屯市人民政府决定举办大型纪念活动,并编写《知青40年·砺练》一书,主编一职再次落在董联声的身上。
天津知青是来到扎兰屯市插队落户知识青年的主体,到扎兰屯市插队落户的天津知青多达近三千人之众。上海知青虽然人数不多,却涌现出许多时代英模人物。来自本盟各地知青也遍布布特哈旗各公社、生产队,为家乡建设流血流汗,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
为尽快编辑出版记录知青们炼狱生活的图书《砺练》,2008年春天开始,董联声精心编辑这部特殊内容的图书。知青们送交的书稿质量参差不齐,董联声不仅一篇篇修改加工,而且由于相当一部分书稿质量太低而不能入书,董联声还要在书稿的基础上推倒重来,重新编写,使入书的书稿篇篇精彩流畅……仅仅不到一年时间,这部饱浸着董联声心血和汗水、总字数82万字的书稿脱稿,2008年12月由远方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书分为磨砺篇、风采篇、文献篇、大事记4个篇章,共收录八十余名各地知青的回忆文章以及大量文献典章、通讯、报告文学和消息,是一部如实记录昔日特殊年代知识青年炼狱般生活的史诗。如今,这部特殊内容的国家正式出版物已被国内大部分出版社、各大图书馆收藏。
两次机缘巧合:出版《中国·东北方言》与《东北方言词条集成》
董联声走上四十余年始终不渝地搜集、整理、研究东北方言之路,却源于两个非常偶然的机会,或者说是机缘巧遇。
1975年春节过后,度过了4年军旅生涯的空军某部战士董联声,告别了陕西汉中军营,踏上了返乡之路。旅客列车将董联声载到了东北枢纽站齐齐哈尔附近的昂昂溪车站。春节刚过,东北大地依然天寒地冻。火车站里,候车人熙熙攘攘,人声鼎沸。候车的人们身穿大皮袄,头戴狗皮帽子,脚蹬毡疙瘩、棉靰鞡,操着浓重的东北话大声喧哗、吵嚷,呛人的旱烟烟雾缭绕。董联声向一位中年汉子打听列车进站时间,中年汉子朗声反问:“你到哪疙瘩去?在哪疙瘩下车?” “我回扎兰屯!” “唉呀妈呀,听说那疙瘩风景贼拉美!” 粗犷、豪爽的东北话,使听惯了关中陕南话而多年未听到东北话的董联声感到十分陌生而又新奇。原来家乡东北话这么粗鲁,这么野性十足,这么粗犷却又这么极有特点。这给多年听不到家乡东北话的董联声以极大刺激,由此产生了搜集、整理东北方言的念头。谁知这种决心一下,竟历经四十余个春夏秋冬。
每当同学、同事、朋友雅会相聚、举杯相邀、酬酢杯影之间,滔滔不绝、醉话连篇之际,也正是董联声搜集东北方言的绝好时机;赶车老板夜宿大车店、言语交锋、信口胡侃、土得掉渣的东北方言,尤其是诙谐幽默、妙趣横生的东北歇后语如妙语连珠、山泉流水般汩汩流出,董联声飞速记录……
常年担任行政管理者的董联声,在工作之余,时刻不忘调查、采访、收集东北方言,这成为他的最大业余爱好。
2008年7月,已经退休的董联声乘飞机飞往度过几年军旅生涯的故地陕西省西安市旧地重游。旅游途中,董联声在一个购物点偶然买到一本《关中方言趣解》,虽然仅百十页,却地方气息浓郁,妙趣横生——一个纯粹的东北人,却因在陕西当兵服役几年而对陕西尤其是陕南方言情有独钟,仔细读来,倍感亲切。掩卷之余,充满地方特点的关中方言,却使董联声浮想联翩——蓦然间,一个念头突然在董联声脑海间闪现:多年收集的厚厚的东北方言记录本尚静静地睡在橱柜中,正在等待主人发掘利用。查遍书店、网络,尚无东北方言专著问世。岂不是天赐良机?董联声决心将四十多年收集的东北方言词条整理、编著成书,准备出版东北方言专著。
在呼伦贝尔学院资助和多名教授、讲师的帮助下,86万字的《中国·东北方言》由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这部东北方言专著收录了东北方言词条1.2万条,创收集载入东北方言词条数量最多,他不经意间成为了对万条东北方言词条详细注释的第一人、对万条东北方言词条全部加注汉语拼音的第一人、将东北歇后语载入东北方言词条的第一人。
2015年初,北京线装书局出版社从网上得知董联声出版有关东北方言图书的消息后,立即电话联系、网络交流,准备出版他的改进版《东北方言词条大全》。几经改版修订,8月,《东北方言词条大全》4卷精装版出版,选入东北方言词条一万一千余条。
2014年12月,董联声应邀到广州暨南大学参加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十四届年会暨国际研讨会。由于与会者都是具有教授、研究员等学术光环的专业工作者,只有董联声一人是退休行政官员,因此被称为“草根学者”。
40年调查研究的心血结晶:《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
大兴安岭西北麓额尔古纳左旗(今根河市)境内敖鲁雅河畔密林深处,居住着一支民风独特、充满神秘色彩的古老民族——被称为“使鹿部”的鄂温克猎民,每年都吸引着大批客人参观游览和考察。客人中既有国外客人,也有国内客人;既有高级行政官员,又有专家学者和新闻工作者。作为地方宣传文化的领导机关,旗委宣传部责无旁贷地肩负着陪同客人的责任,而这种责任,很大部分也责无旁贷地落在担任额左旗旗委宣传部新闻干事董联声的肩上。正是这种责任和历史机遇,使他有机会了解和接触这支充满神秘色彩的古老民族。
这支狩猎民族的古老民风和神秘历史,不仅吸引着国内外客人不远千里前来观光探秘,更吸引着初识这个民族却对民族历史调查研究一无所知的新闻工作者董联声。他暗下决心,深入他们之中,潜心调查,探个究竟。始料不及的是,这个决心一下,调查研究工作便一发而不可收拾,时间竟长达40年之久。
在此后的几十年间,董联声无数次采访杰什克、阿力克山德拉、阿力克谢依、瓦劳佳、玛克辛姆等无数鄂温克族老猎民和青年猎民,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期,在长达40年的历史长河中,各鄂温克族猎民狩猎点、驯鹿养殖点频频闪动着董联声采访、调查的身影。通过多年的调查、采访,董联声获得了一大批极其鲜活而又弥足珍贵的民族历史口碑资料。经过几年的潜心研究、整理,董联声取得“使鹿部”鄂温克人历史上的人口变化及定居后人口现状研究、大兴安岭西北麓“使鹿部”鄂温克语地名研究、“使鹿部”鄂温克人四大氏族近代族谱研究等一批国内绝无仅有的弥足珍贵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挖掘、挽救了一批行将淹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掀开“使鹿部”鄂温克人神秘历史冰山一角,也为后代子孙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2007年10月,饱浸董联声调查、研究汗水和心血的“使鹿部”鄂温克人民族历史研究专著《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由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其中包括《“使鹿部”鄂温克人四大氏族近代族谱》长卷和大兴安岭“使鹿部”鄂温克语地名手工绘制图。2015年8月,作为“使鹿部”鄂温克猎民下山定居50周年献礼图书,经过大量补充调查、充实、修改,董联声将《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再版印刷。这部完全由民族史料构成的专著,得到学术界的高度赞扬和首肯。
连续5次再版的《扎兰屯旅游》
扎兰屯市气候宜人,风光秀丽,历史上就有“塞外苏杭”的美誉。21世纪初期,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和不断升温,扎兰屯市将旅游业列为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应扎兰屯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和旅游局领导之邀,为配合热度不断升温的旅游业需要和对外开放城市宣传需要,2000年5月,董联声编写并出版《扎兰屯旅游》第一版。此后,连年再版。至2014年6月,《扎兰屯旅游》先后5次再版,总印刷量超过1万册。
2002年5月,扎兰屯市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后改称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3年12月扎兰屯市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旅游城市。为适应快速发展的旅游宣传需要,2003年5月,扩版后的《扎兰屯旅游》第3版由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总字数扩充为22万字。2002年后,扎兰屯市的旅游增加春季杜鹃节、夏季漂流节、秋季采摘节、冬季滑雪节以及每年举办绿色食品节等全新内容。根据旅游市场宣传和推介的需要,2004年6月,天马出版公司出版《扎兰屯旅游》第5版,董联声将《扎兰屯旅游》大幅度扩编,增加旅游节日、旅游黄金路线、新开辟的旅游景区景点等众多全新内容,总字数达近60万字,包括自然地理、历史沿革、地名考释、风光名胜、民族风情、旅游路线、旅游节日、文物古迹、地方风味小吃、土特山珍、民间传说等栏目,并增加几十幅彩页图片,使这部旅游专著更加丰富多彩。
大型画册《董联声资料性摄影作品集》:“非遗”的珍贵记录
董联声是资深的摄影家,在从事新闻写作、文学创作、文史与民族史研究的同时,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便开始从事业余摄影,曾经是呼伦贝尔盟摄影协会常务理事、扎兰屯市摄影家协会主席,至今已坚持业余摄影四十余年。他虽然已经年逾花甲,却一直活跃在呼伦贝尔市摄影舞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董联声主要从事新闻摄影。后主要从事资料性摄影,略有艺术摄影,他拍摄了大量资料性图片,摄影触角涉及到各个领域、多个行业。从民族风情到生产生活,从自然风光到土特山珍,从大型文艺演出到大型庆典,无不涉猎。
2015年,董联声66周岁,也是他从事摄影40年。他决心将四十余年拍摄的资料性图片汇集成册,自费出版印刷《董联声40年资料性摄影集》大型画册。40年间,董联声共拍摄资料性摄影作品近万张,其中包括自然风光、民族风情、旅游景区景点、大型庆典与文艺演出、计划经济时期的扎兰屯市国营工业、国营商业、文物古迹、土特山珍等。董联声从中选出多幅各类摄影作品,加工、编辑成册,2015年8月印刷完成多达150页的画册《董联声资料性摄影作品集》。摄影作品集所刊登、入选的图片,大部分完成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期。
扎兰屯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众多的民族在扎兰屯这块广袤而肥沃的土地上创造了灿烂而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以及多元素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曾经辉煌灿烂、主宰这一地区文化艺术的民族文化渐渐淹没或濒危,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挖掘、挽救“非遗”需要一个历史过程。董联声的摄影作品集所刊登、选载的图片内容,其主体正是“非遗”的内容。他将历史上拍摄的大量“非遗”内容摄影作品加以梳理,补拍了部分民族图片,将其印刷成册,用这种方式展示和记录曾经灿烂辉煌而如今逐渐消亡或濒危的民族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