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草原儿女> 草原骄子

其其格:草原就是我的家 见习记者 张国欣

2015-10-22 11:03:21 | 来源: 乌兰察布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许浩成
摘要: 被风沙吹拂的黝黑紫红的脸膛,荡漾着真诚的笑容;一道道皱纹里,写满生活的沧桑。”  因为养母的细心照料,其其格这个身世空白的“上海孤儿”,品尝到了家庭的温暖和超越血缘关系的亲情。

被风沙吹拂的黝黑紫红的脸膛,荡漾着真诚的笑容;一道道皱纹里,写满生活的沧桑。坐在记者面前的其其格,在草原上已经生活了近50个年头,举手投足间无不彰显着“草原人”的地道气息。

在达茂旗牧区的“上海孤儿”其其格家中采访,这位曾经的“上海孤儿”十分健谈,举手投足间全是对草原的热爱,对“蒙古人”身份的自豪,以及对已经谢世养母的浓浓思念……

“除了生日,我的记忆里只有草原和阿妈!”

1963年,和其他的“上海孤儿”一样,其其格从几千里之外的江南水乡,来到了大草原。从那时起,她便和草原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是45岁的母亲(指养母)把我从集宁接回家的。那时的我大概有三四岁,印象有些模糊,记不清确切的时间了。从那时起,我就有了现在的名字──其其格,这在汉语中是‘花朵’的意思,养母希望我能够像草原上的花朵一样灿烂地成长!”

一无所知的身世,使其其格的童年记忆里,只有青青的草原、成群的羊羔和慈爱的养母。因而,她对草原和养母有着深深的依恋。她说:“除了生日,我的记忆里只有草原和阿妈!”

“阿妈是我最亲的人!”

“我的母亲叫邦都日得,她连一个亲戚都没有,是一个纯朴善良的牧民,我从六七岁开始,就跟着母亲学放羊了!”每当提到自己的养母,其其格的眼眶里总是湿湿的,“她是个内心纯朴的人,从不愿意说一些违心的假话!母亲的教育很严格,以身作则,自强不息,爱藏在心里不说出来,我们母女俩一直相依为命,共同生活了40多年,她是我在世上最亲最亲的人!”

因为养母的细心照料,其其格这个身世空白的“上海孤儿”,品尝到了家庭的温暖和超越血缘关系的亲情。她说,母亲在81岁的时候,不小心摔断了腿,在医院整整躺了半个月,她又心疼,又着急,“因为陪床的时候,没有兄弟姐妹可以商量,一个人咬牙独自扛着,恨不得能替阿妈担下病痛!”

“阿妈把我养大成人,帮我成家立业,我怎么说也要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其其格说,母亲从出院回家后,身体一直不好,加上年事已高,生活难以自理。她忙前忙后精心照料,一照顾就是6年,每天变着花样为养母做爱吃的饭菜,直到2004年母亲去世,“我相信,再苦的生活也是付出多回报就多。”

“孝顺就是积德。”其其格说。母亲腿脚不好,肺也有毛病;因为自己家没有车,所以每次领母亲上医院检查身体时都很辛苦,但她从不叫苦叫累,还直呼有个“好帮手”──“我丈夫也是老实人,对我很好,这么多年一直陪着我共同孝顺母亲,才让老人家有了个幸福的晚年!”

“还是草原最亲切!”

在宝日敖包的大草原上生活了近半个世纪,如今的其其格,一直以蒙古人自居。她说得一口流利的蒙语,住的蒙古包,穿的是蒙古袍,和其他的牧民一样,在大草原上纵马牧羊,勤恳度日。当记者问起当前的生活,她很是满足,“我现在有三个孩子,养着500来只羊,日子过得还不错。大儿子在内蒙医院当大夫,二儿子是牧民,女儿在呼和浩特念的大学,今年刚毕业。对现在的生活,我已经很知足了!”

问起她对出生地的印象,其其格坦言:“在大草原上呆了大半辈子了,还是草原最亲切。”尽管,有时她也想回去看看出生地;尽管,每次参加“上海孤儿”聚会时,见到其他的“上海孤儿”,她也有亲切感。但是,“感觉就像亲人一样,因为毕竟我们的命运都一样。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是大草原养育了我们,这里才是我们永远的家!”

“对于他们的善良,我将永远记在心里!”

说起“上海孤儿”的身世,其其格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不管是什么民族,我们都是国家的孩子。”

采访中,其其格反复地说起“感恩”,言语里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尽管我们这些‘上海孤儿’和草原父母没有血缘关系,但是蒙古族的阿爸额吉们都能无怨无悔、含辛茹苦地抚养我们长大。对于他们的善良,我将永远记在心里!”

“抚养我们这些‘上海孤儿’长大成人的阿爸额吉们,他们才是大草原上真正的英雄。”其其格说,“他们这种超越了血缘和民族的精神,才是真正的人间大爱!值得我们晚辈学习,敬仰!”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