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草原儿女> 草原骄子

安·巴特尔:让祖传膏药为更多人解除病痛

2015-09-14 15:37:41 | 来源: 正北方网-北方新报 | 作者: 许浩成 | 责任编辑: 许浩成
摘要: 一项独特蒙古膏药的制作技艺让73岁的安·巴特尔成为了自治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作为贡布扎布的门徒弟子,斯晔在瑞应寺的“满巴拉桑”(蒙藏医校)学习过程中,学习到了这种独特的膏药的制作方法。

继承人稀缺

学习了多年蒙医知识后,安·巴特尔最终成为了一名药政干部。1976年,安·巴特尔被安排到内蒙古药品标准办公室工作。1981至1990年间,内蒙古卫生厅组织全区蒙医药工作者到新疆、青海、西藏、云南等地考察当地民族医药发展情况,安·巴特尔作为考察团成员,遍访了西藏、青海等少数民族聚集地。经过几年的实地考察,考察团对全国民族医药的发展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尤其是对蒙医和藏医之间的关系及区别有了一定的了解。

这次考察让安·巴特尔和同行们更清楚地体会到了当时的蒙医届,乃至整个民族医药界都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药材的命名和使用没有统一规范化的标准。同样一种蒙语名字的药材,在这位医生手中是使用的这种植物,到了另一位医生手中,可能就是其他的药材了。只有规范蒙药材的标准,才能促进蒙医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这是当时很多蒙医药行业专家学者的共识。1984年,安·巴特尔参与和组织编写了《内蒙古蒙成药标准》,1987年又参与编写了《内蒙古蒙药材标准》。至此,流传了几百年的蒙医药,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标准。

蒙药材标准的制定,让安·巴特尔制作蒙药的技艺更加规范。虽然从事的是医药行政方面的工作,但安·巴特尔从未放弃制作止痛膏药。多年来,安·巴特尔制作止痛膏药仍保持着最传统的手工制作方式。每年的春秋两季,让熟知多年的药材商按照他的标准,分不同的时节和成熟度采摘药材,有些特殊药材,他还要亲自到药材产区与药农一起采摘。在制作过程中,安·巴特尔逐渐体会到了现代社会中,传统蒙药制作技艺面临的种种问题。例如,正品药材濒危。近些年来,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一些野生药材的生产地受到了污染和破坏。而目前,蒙药材专营、蒙药材组织采购供应的单位较少,造成制药需要的部分品种的原材料紧缺,影响了治疗效果。同时,传统制作方法需要的生产用具也越来越少,药碾、陶罐、酒膏、漏罐等物品都很难寻了。而最严重的问题则是,继承人才的稀缺。制作这种膏药,在药材采集时间上,要鉴别药材成熟期的采集季节,需要有一定的经验和技艺。而在炮制加工过程中,则要根据时间、色泽和粉末的细度,严格控制制作方法。这些技艺的掌握,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目前,能熟练掌握这些技艺的人,寥寥无几。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