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草原儿女> 草原骄子

朝鲁—把科尔沁长调融入歌剧的第一人

2015-08-27 10:12:51 | 来源: 正北方网-内蒙古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许浩成
摘要: 这首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的北朝民歌《敕勒歌》,作为描写草原美景的经典名句广为流传。朝鲁永远忘不了这个日子,2010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为他颁发了“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长调民歌代表性传承人”的证书。

遇恩师王府增和李双江

在一次排练中,选用歌唱家李双江的歌曲作为学习伴奏,朝鲁被李双江的歌声深深吸引住了,连连夸赞,他梦想着自己也能跟李双江老师学习唱歌,可对于一名普通歌手的朝鲁来说,这愿望是遥不可及的,他把这个梦深埋于心,默默努力。

1978年朝鲁在吉林省文艺汇演中获优秀表演奖,之后连连在全国各类演唱比赛中获得重要奖项,1979年又在哲里木盟乌兰牧骑汇演中获演唱一等奖。朝鲁的歌声慢慢被大众接受,他的歌唱水平也在渐渐提高。

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1985年朝鲁被调入内蒙古民族剧团,成为一名歌剧演员。这一年他来呼和浩特演出,无意间从报纸上看到一条信息,中央音乐学院的老师正在呼和浩特招生,看到消息的朝鲁内心一直无法平静,他等待多年的机会终于摆在面前,可是自己没有上过几年学,也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中国最权威的音乐学府,能为自己打开梦想的大门吗?经过一夜的思想挣扎,梦想战胜了全部顾虑,朝鲁壮着胆子参加了初试,简单的几首歌,就让面试的老师认准了这个朴实的蒙古族小伙。没过多久朝鲁就收到中央音乐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他满怀希望来到北京,开始了真正的歌唱生涯。

在中央音乐学院的日子,现在谈起来朝鲁还感慨万千。朝鲁的汉语基础很差,导致学习很不顺利,上课很吃力,老师讲授的知识他不能理解。倔强的朝鲁没有轻易向困难低头,他利用一切机会学习,每天沉没于书本之中,晚上宿舍熄灯了,他就到校园的路灯下接着看书,一直到深夜。第二天清早5点再爬起来,接着学习,这样不知疲倦地刻苦学习,没有多少人能长久坚持,可是朝鲁做到了,因为他太珍惜这个机会了,他“不能容忍自己在最好的学府里,接受着最好的教育,却碌碌无为”。

82331381455562109

“在这里遇到了我人生的两位伯乐,教育家王府增和歌唱家李双江,他们像是草原夜空上的明星,为我指引了人生的道路。李双江老师给我讲了很多专业的乐理知识,对我帮助很大,他告诉我表演时应该抱着怎样的心态,怎样把内心的情感,用歌声传达出来,他的第一堂课就是让我明白,歌该怎么唱?唱什么?唱给谁?”提起音乐学院的老师朝鲁念念不忘,他说:“由于我汉语基础不好,又怕影响学习,我就把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请教老师,老师指导后我再抄一遍,温故而知新。”李双江被这个勤奋好学的学生深深感动,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为朝鲁补课。李双江告诉朝鲁,一个真正的歌唱家,必须有文化,有学识,朝鲁一直铭记在心。

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的4年里,朝鲁的汉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如今他可以用汉语演唱很多歌曲,让他的艺术道路不只停留在演唱传统蒙古族民歌上。经过不断地艺术探索,朝鲁试图创造出一种新式的演唱技巧,他大胆地将科尔沁长调和西方美声唱法相结合,让演唱更赋有戏剧性。声乐理论家原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王府增这样评价:朝鲁作为新时期涌现出的优秀科尔沁长调歌手,将民族唱法用美声加以处理,将西洋唱法“中国化”、“本土化”,使原生态的科尔沁长调增加了力度,丰富了民族音乐的创作力、表现力。民族声乐教育家金铁霖称:朝鲁是从艺术上将民歌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

在校期间,朝鲁参加了1987年全国少数民族青年歌手声乐比赛获得二等奖、获得1988年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民族唱法一等奖,并被中央电视台聘为特邀演员。

1989年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的朝鲁面临去留的两难抉择,是留在北京发展,还是回到内蒙古老家。“我是草原的孩子,来自大草原,作为民族歌唱家,家乡才是我创作的源泉,我的根在草原。”朝鲁放弃了北京的优越条件,毅然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调回到内蒙古歌舞剧院。

1991年朝鲁应邀参加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一曲《酒歌》让观众感受到草原人的淳朴、豪爽的民族情怀;1997年获得全区“金秋杯”声乐大赛一等奖;1997年、1999年两次获得全国少数民族“孔雀杯”艺术电视大奖赛金奖。他演唱的保留曲目有歌剧《托斯卡》、《玛农莱斯库》、《啊,我的太阳!》、《重归苏莲托》、《大黄河》、《船工号子》、科尔沁长调《走马》等,还参与创作了《敕勒川》、《牧人的胸怀》、《八千八百八十八头红牛》、《蒙古汉子》等。1999年庆祝香港回归两周年,朝鲁应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家精英艺术团邀请,参加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举行的《情系香江》歌舞晚会,与关牧村、宋祖英等著名歌唱家同台献艺。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