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呼和浩特5月26日电(记者李泽兵)鄂伦春族学者孟松林新作《成吉思汗与蒙古高原》近日面世,被研究《蒙古秘史》的专家学者认为是蒙古学及蒙古秘史学研究中的一部力作。
《蒙古秘史》是一部用汉字注音的独特方式保存下来的蒙古民族史诗,其中大量有关成吉思汗及其家族的历史谜团,至今仍吸引着全世界蒙古史学者去寻求真相。
出生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草原的鄂伦春人孟松林就是其中的一位。53岁的他,大学毕业后从医10年,现任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统战部部长、政协副主席。近年来,他曾30多次穿越中蒙两国闯荡蒙古高原,实地考察成吉思汗的历史足迹。
其间,他的脚步从蒙古祖先圣地额尔古纳河、铁木真的出生地、大蒙古帝国兴起的斡难河、成吉思汗征服蒙古各部的古战场,到成吉思汗魂归草原的六盘山,考察成吉思汗成长和征战的历史印记,用生动的文字和优美的图片剥开层层迷雾,记录下一个追慕者的虔诚足迹。
在考察过程中,孟松林与蒙古国学者结下了深厚友谊。苏和巴特尔是蒙古国成吉思汗大学副校长,著名地理学家和历史学家。年近七旬的他多次陪同孟松林进行考察,一起爬冰卧雪、风餐露宿,与这个钟情于成吉思汗研究的中国鄂伦春族兄弟情同手足。
然而,对于《蒙古秘史》的解读,两人有时也会产生激烈争论。比如,苏和巴特尔等蒙古国历史学者认为,成吉思汗第六次攻打西夏途中狩猎受伤的“阿尔不合”之地,在蒙古国戈壁省布尔干苏木境内。而孟松林认为,那里与西夏国相隔千里,成吉思汗受伤后不可能在这么遥远的地方指挥数十万大军集结休整、攻打西夏。
孟松林说,经几次考察后,他认为成吉思汗受伤地应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阿尔巴斯阿尔寨石窟附近,或者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额尔布盖苏木。而这些学术观点的争论丝毫不影响他与蒙古学者的深厚友谊。
台湾著名作家席慕荣说,她始终梦想着,循着先祖的脚步,带着一本《蒙古秘史》走进蒙古高原去一一踏勘。读了孟松林的大作,让她“美梦成真”,极为欣慰。
著名蒙古族歌词作家克明说,作为一个森林之子、鄂伦春人,孟松林为人们解读《蒙古秘史》勾织出一个阔大的历史坐标系,给我们带来了一份珍贵的礼物。